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故障与对策分析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故障与对策分析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k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大作用就是及时发现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故障,维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本文开篇先深入分析了继电保护出现故障原因,随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故障解决方法,激发继电保护装置最大应用价值,推动电力系统以及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对策分析

引言

电力系统想要稳定运行就必须依靠继电保护装置强大保护功能,尤其是电力系统发生运行故障之后,会通过继电保护装置将故障线路进行快速隔离,避免事故发生扩散,保障电力系统其余部分正常运行。现阶段,由于部分电力系统没有有效运用继电保护装置,导致运营过程中出现大量安全隐患,例如局部电网失压等,产生经济损失同时也对电网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因此,科学运用继电保护能大幅降低电力损耗,稳点电力系统供电效率。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原因

1.1电流互感饱和导致的问题

电力系统保护当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电流互感饱和,其对继电保护运行会产生一定影响。当系统设备终端负荷容量极具增加,会导致设备线路出现短路,从而产生较大电流,增加了安全隐患。当配电系统与终端设备距离较近时,如果发生短路现象,电流就会增大,并且会远大于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电流本身含有巨大能量会在输送过程中导致设备受到严重损伤[1]。

1.2分散漏电的问题

分散性漏电也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过程中会发生的一种现象,尤其是针对某些密度较高、工程量较大的大型系统电力,发生这种现象时往往会阻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状况,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降低漏电事故发生概率,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分散性漏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线路和设备绝缘水平较低或网络绝缘被损坏。当漏电情况发生时,要快速查找线路和设备,通过仪器检测其是否出现故障,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工作人员认真寻找漏电地方,管理人员要与技术工作人员积极合作,对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查,检测是否存在发生分散性漏电隐患,避免出现突发情况。

1.3触点问题

继电器触点是继电器核心构成部分。其性能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比如触点材料、电压及电流值负载类型、工作频率、大气环境、触点配置及跳动等等。如若其中任意因素不能满足预定值,可能会导致触点间金属电积发生触点焊接、磨损、以及触点电阻快速增加等问题。如果无法有效缓解此类缺陷,将会大幅降低继电器稳定性,阻碍电力系统平稳运行[2]。

1.4开关保护设备的问题

电力系统在进行继电保护过程中,部分操作人员对设备使用规范并不能熟练掌握,这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继电保护工作顺利开展,降低了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稳定性。尤其是配电密度高且集中的区域,这些区域多采用变电所、开关站以及配电电压器供电模式,一旦继电保护开关没有达到自动化水平,可能会导致运行过程中出现负荷情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无法发挥其原有作用。因此,应将继电保护与开关设备有效融合,促进电力系统平稳运行。

2、继电保护故障检测方法介绍

2.1参照法

检测继电保护装置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检测方法是参照法。在使用这种检测方法对继电保护故障进行检测时,必须以其正常数据作为参考,并对继电保护装置内部参数进行深入分析、对比,准确寻找到发生故障具体位置与引起故障的主要因素。一旦发生接线问题时,一般情况下利用参照法对故障进行及时检测,保障以最快速度排除故障。同路改造是电力系统经常面对的工作任务,通常是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更换。但是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同路接线困难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按照参照法进行故障排除处理。在检测过程中,若是检测出来数值和继电保护装置标准数值之间误差较大,将无法准确判断继电保护装置所存在问题,应对其他元件进行检测并综合分析。在处理问题过程中,确定继电保护装置属于同一回路是一项重要任务。如果检测结果真实可靠,而且确信装置存在问题,就要及时进行更换处理[3]。

2.2分段法

分段法也是继参照法之后又一种被电力行业普遍接受的检测方法。使用分段法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测时,首先要对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划分,按照顺序对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并找出故障。在检测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高频保护收发机检测,其检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第二,检查接收信号情况。一般情况下会对收发机和大型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测,检测之前必须确保通道通暢,在通道通畅情况下接入相应负载。完成以上工作以后再结合通道情况对继电保护故障进行初步判断,找出故障存在具体位置,并采取科学手段进行处理,确保电网运行安全性[4]。

2.3替换法

在继电保护装置实际检测过程中,还存在第三种检测方法,即替换法。这种方法比较容易理解,当保护装置里某个元件出现故障时就找相同元件替换,然后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通常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将元件替换之后,系统运行逐渐转为正常,这种情况说明问题出在元件上;第二,将元件替换之后故障依旧存在,这种情况说明问题不是出在元件上,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所以要要继续查找故障位置。与前两种检测方法相比,替换法检测方法比较简单且易操作,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相对广泛。但是这个办法也有明显的缺点,就是查找故障比较浪费时间,导致故障不能及时排除。

总结

在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当中,要想保障电力输送稳定与安全,提高社会秩序稳定性,就必须确保电力系统健康运转,及时排除继电保护装置所发生的故障。同时,电力管理部门应在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促使工作人员能充分掌握电力设备维护与保养技能,降低故障发生概率,推动电力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电力行业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艺成,钱景.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故障与对策分析[J].电子技术,2021,50(09):184-185.

[2]冯建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故障与对策分析[J].智能城市,2021,7(16):61-62.DOI:10.19301/j.cnki.zncs.2021.16.029.

作者简介:孟庆中,(1973年3月),男,汉族,吉林省双辽市,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摘要:我国数字化转型是以各种数字化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作为经济生产要素,以各种信息技术为经济驱动力,以信息网络创新为经济载体的一种经济行为。我国电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则主要是企业依托各种数据技术资源、利用各种数字化信息技术等来实现商业创新的一种商业行为。基于此,本文就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提高电网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关键词: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引言: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电网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模式以及运营技术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大数据以及在数字化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我国社会
期刊
摘要:道路照明工程,是城市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道路照明系统的状态是否理想,既关系着市容市貌的良好展现,同时也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的运行安全。合理的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城市景观建设、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为基本参照,对当前国内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展开探析,秉承节能环保因地制宜的主要原则,提出优化策略,以供城市建设相關单位参考。关键词: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优化策略引言: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同时面临着新城区扩建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学位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