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支点

来源 :人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惟邦本,民生问题是一个国家根本性的问题。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受人民委托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大工作必然要体现和代表本行政区域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意志和要求,“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人大履行职权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验人大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就目前来看,“民生”无疑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因此,人大职权履行得如何,工作做得怎样,重要的是要看在民生问题上做了些什么、做得如何,人民群众是不是满意、高兴。可以说民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支点,人大工作和代表履职都要关注民生、服务人民,推进和督促解决好民生热点、难点问题。
   2010年11月召开的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十八次会议,许多议题都是民生问题或者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听取和审议关于种子法、关于食品安全法的执法检查报告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依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客观需要,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是树立良好执政形象、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促进全省食品安全工作,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把对食品安全法的执法检查列为2010年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食品安全法实施仅一年多,省人大常委会就对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这充分反映了常委会对这部法律的重视程度,体现了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切实关心。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先后对平凉、张掖、武威、兰州、白银等5市9县(区)进行了重点检查;召开座谈会4次,听取了各市县贯彻落实法律情况的汇报,实地查看了60多处餐馆、学校食堂及食品加工、生产经营和流通场所;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代表及新闻媒体,对兰州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另外,三农问题也是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多年来持续关注的问题。2010年省人大常委会对甘肃省贯彻实施种子法和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的情况进行了检查。执法检查组赴庆阳市、武威市、定西市及其所辖的6个县区、12个乡镇,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农户、座谈交流和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重点检查;还委托兰州市、酒泉市、张掖市、平凉市、天水市、陇南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情况进行自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民生问题履行职权,开展监督,做了大量的工作。事实证明,人大工作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心系人民,致力于解决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保证制定的法规和作出的决议决定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民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艰巨复杂,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不发达的省份,解决好民生问题的难度可想而知,需要我们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更加积极地作为。一段时间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对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成体生活影响较大。这些问题受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参加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十八次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价格问题和居民生活保障问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除此之外,在民生方面我们还要面对其他诸多困难和严峻形势,诸如怎样扩大就业渠道,特别是为大专院校毕业生进一步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创业环境;怎样实现农民收入增长,改变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全国后位的状况;如何保证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尽快改善民族地区农村的民生;如何推进保障性住房和安居工程建设,确定适合我省的廉租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及城市住房工作政策措施;怎样进一步做好扩大内需工作,尤其扶持中小企业、重点产业和新型产业的工作,等等等等。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围绕这些重点曾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民生问题依然突出,难点依然很多,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的任务依然艰巨。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全省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民生工作作为开展工作的支点,认真履行职责,适时制定符合实际的地方性法规、作出决议决定,并监督“一府两院”扎扎实实解决民生问题,让全省人民满意。
  (作者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主编)
其他文献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情况说明”大量存在并直接运用于个案。这种通常由控方出具的书面说明材料,不仅在立法上没有依据,而且它本身的证据力一直备受质疑。虽然“两高三部” 于2010年5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细化并规范了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设置,但其中关于“情况说明”的规定,不仅不是它的准立法依据,反
期刊
一、疑问:法院工作报告通过率与民意调查得分大相径庭是一个问题吗?  材料一:2011年11月份,湖南省统计局民意调查中心公布了湖南省法院系统民意调查得分情况。全省14个中级人民法院中,民意得分最高分为79.11分,最低分为72.08分;125个基层人民法院中,最高分为82.83分,最低分为68.62分。据湖南省统计局民意调查中心介绍,调查内容涵盖了“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公开、司法便民、司法廉洁
期刊
甘肃省实施监督法办法规定:“市(州)和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听取和审议本行政区域内负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省以下垂直领导部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审议意见涉及重大问题的,报请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同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这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实施对垂直管理部门单位的监督工作提供了法规依据。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强化对垂直管理部门法律监督工作谈一点粗浅认识,供商榷。  
期刊
2011年2月21日上午,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现有代表505名。出席这次全体会议的代表有494人,符合法定人数。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大会期间,代表和列席代表考勤情况将首次向媒体通报。2010年8月通过的《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确保常委会会议质量的意见》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会议考勤制度作出了规定,“非因生病、预先安排的出访、参加中央或省市的重要会议(公
期刊
一、没有发展的增长——法律之表达与实践的背离     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1],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从数量观之,法律法规及其配套性立法不可谓不蔚为壮观,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
期刊
我国的相关法律虽然赋予了地方人大常委会有决定重大事项的职权,但这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客观上制约了地方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现实中,一些地方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往往是地方政府“自导自演”,地方人大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力被地方政府所侵占,地方人大却成了“旁观者”,既“缺位”又“错位”。这一公共决策现状显然不利于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不利于提高地方重大公共决策的质量。为改变这种公共决策现状,必
期刊
对地方性法规进行立法后评估,是地方人大为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做出的一种新探索,采取的一种新形式。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后评估工作非常重视,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法规跟踪评估制度。在随后的5年具体实践中,逐步探索了四种形式:一是2004年在有关业务部门的配合下,对《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甘肃省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进行了首次评估探索,并根据评估意见于2005年对《甘
期刊
时政新闻可谓党报新闻报道的“门面”、“大梁”,而人大新闻是时政新闻的“重头戏”之一。随着社会各方对形势、大局的关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日益频繁地介入人大新闻报道,形成竞争纷起的格局。可以说,人大新闻报道已不再是党报的“专利”,以往“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人大新闻的“市场”开始细分,表现手法“百花齐放”。这一切,都使党报人大新闻报道的主导地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样的态势下,党报人大新闻
期刊
不应将形式监督与实质监督完全绝对化、对立化,或者将“形式和实质”想当然地理解为“程序和实体”,又或者将形式监督机械地理解成“监督的形式主义”。     一、形式监督与实质监督问题的提出     (一)监督研究的价值范畴之一:形式与实质   监督起源于社会生产和分配中的契约活动,后引用于公共治理之中,从字面理解即是一种察看并督促的行为,最简单的定义可表述为,一方主体对另一方主体是否行为或行为是否符合
期刊
2011年3月31日,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审议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的专题报告。甘肃省林业厅、农牧厅、水利厅、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环保厅等相关方面负责人公开应答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现场考问”。 在近两个半小时的联组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审议,轮番提问;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一一解答,反复阐述。联组会议上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