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污染环境罪中的因果关系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989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污染环境罪是《刑法修正案(八)》对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正后确立的罪名。该罪实务操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在于认定污染行为、污染物质两者间的因果关系。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该罪的因果关系证明与其他刑事案件因果关系证明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证明程度。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染环境罪案件,应适用不同因果关系学说和方法。
  关键词: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疫学证明法;间接反正法
  中图分类号:D9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6-0203-01
  如庞德所言,诉讼实务中因果关系的证明是个难题,而相教于一般刑事犯罪的因果关系证明,污染环境犯罪中,污染行为的隐蔽性,污染结果的潜伏性等特点使得该罪的因果关系更是难以认定。[1]因果关系往往难以认定因此该罪因果关系证明上到底存在哪些难题?与其他刑事案件在证明上又有何不同?这些问题的解答对最后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证明方法的确定有重要的意义。
  一、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证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证明上的难题主要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难以弄清原因物质和污染经由,一方面由于在具体实践中,被排放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不一,在其被排放进环境系统之后,可能经历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反应,又形成其他次生物质,导致最初的排放物与造成最终污染的物质之间的认定非常困难[2]。另一面有些物质是否能引起危害结果,如何引起在科学上尚无法证明。有些被告掌握这些事实情况,但自认的情况极少。二、传统的证明方法无法完全适用于污染环境犯罪。刑事诉讼中传统的证明方法以逻辑推理和经验法则为主,逻辑推理中,大前提小前所退出的结论必须是有确凿证据证明的,可以排除合理怀疑的。经验法则中的经验则是众所周知或被普遍认可的。而污染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证明中,原因物质和污染经由的证明常常无法达到事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并且由于环境犯罪是在工业化以后出现的新型犯罪,可作为判案的经验也是寥寥无几。因此对一些因果关系复杂的污染环境犯罪,传统证明方法无法适用。
  该罪的因果关系证明与其他刑事案件因果关系证明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证明程度。以人类现有的认知水准和科学技术水平,对环境污染的损害后果和真实原因不一定能被完全认识,因此该罪的因果关系证明能够达到的证明程度低于一般的刑事犯罪因果关系证明所能达到的程度,但也不可适用英美法上基于“优势证据”证明标准理论衍生出的盖然因果关系[3],因为此种因果关系一般适用于民事环境侵权案件中,其只需被害人证明此种污染行为导致污染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0%即可。这样情况下由于不能明确肯定存在因果关系,直接进行刑事判决,会违背疑罪从无原则。二、因果关系证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路径
  正是由于污染环境犯罪面临上述困难、拥有上述不同,在证明该罪的因果关系上,出现了多种学说和方法,如疫学证明法、间接反证法、事实证明理论等。这些学说相对于传统证明方法而言是一种推定证明法式。所谓推定,即从已知事实退出未知事实的一种证明方式。那么是否接下来的问题是环境污染罪应该选取哪种(些)证明方法呢,实则不然。其实,由司法判例提出并由学者予以引申总结的各种因果关系证明之学说,并非所谓因果关系学术流派的分歧与不同,而是针对具体案件所适用的不同的因果关系证明方法[4]。换句话说,每个证明方式都有自己所适合的特定类型案件。如江苏盐城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重大环境污染案例,其因果关系证明方式适用的就是逻辑推理中的演绎推理。如日本著名的富山骨痛病案,其采取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如云南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其适用的就是间接反证法。并且,逻辑推理、经验法则、推定三种证明方法在具体的案件中往往是交叉运用的,其共同的目的都是减轻原告证明责任,化解证据偏在。如日本著名的新泻水俣病案中就是既适用了疫学因果关系理论,也运用了间接反证法。
  因此,由司法判例提出并由学者予以引申总结的各种因果关系证明之学说,正如胡学军所说:并非所谓因果关系学术流派的分歧与不同,而是针对具体案件所适用的不同的因果关系证明方法。[5]
  [参考文献]
  [1]吴亚芸.论污染环境罪违法构成要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6(2):38.
  [2]杨春洗,向泽远,刘生荣.危害环境犯罪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务出版社,1999.
  [3]Peter Bell.Toxic Torts and Materials installment,Syracuse University College of Law,First Edition1991,P.2548.
  [4]胡学军.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及其证明问题评析[J].中国法学,2013(5):170
其他文献
质询作为人大监督方式之一,刚于询问,而柔于罢免,具有刚柔并济的特点,在我国当前的监督实践中比较容易操作.但基于诸多主客观原因导致人大这项标志性权力在实践中很少被运用,
对标题异构化体系,在 Gaussian 94程序的高水平 MP4/6-311G**下,进行了全参数几何优化、能量、频率等计算,得到了它们电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同时用统计热力学计算了Rg-HCI、Rg-CIH(Rg= Ne, Ar)等异构体的热力学性质及它们的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咳嗽、喘憋,肺部可闻及喘鸣音和湿性啰音,并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獬?毛细支
摘要:当今时间是互联网世界,互联网络空间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也使人类进入了突飞猛进的互联网时代。它使得当今社会的人们面对互联网盛行的时代遇到了复杂的管理网络空间的问题。为此,对互联网空间进行很好的管理是当务之急。如果管理不好,轻者,国家社会秩序混乱;重者会威胁到国家安全。要进行互联网空间管理,就需要对互联网空间社会主体身份和个体身份进行区分。  关键词:网络空间;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研发创新,但是企业资产管理越来越困难,构建设备管理系统满足了企业资产管理的需求。文章介绍了设备管理对于研发创新的意义,并对设备管理系统的系
焦晋高速公路K10+420涵洞主体建成后,经雨水浸泡,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现象.根据钻孔与探井取样资料,设计5排注浆孔进行加固,其中2排沿涵洞内壁两测向涵洞外侧倾斜,斜距分别
摘 要 江西地方法治文化资源具有典型的江南文化风格,儒释道文化、宗族文化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样对江西的法治文化产生重大影响。除此之外,江西还有独特的传统法治文化。地方性法治文化资源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它们的积极意义,挖掘它们的实用价值,对推动地方法治建设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地方法治文化资源 法律原则 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汪伦举,南昌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史。  中
[摘要]在當前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存在种种困难的形势下,笔者讨论了元认知策略对听力教学的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不同研究者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分类,然后浅略分析了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下,元认知策略在听力教学中的训练及应用。希望能引起英语教师及学生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英语专业听力教学 学习策略 元认知策略 训练 应用    一、引言    就我们所知,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听说法将语言能力分解为
R&D活动的规模与强度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R&D的投入是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中国的 R&D 投入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了自身的特点,也有诸
摘要:当今社会,婚姻问题正在接受广大人民的热切关注。随着离婚率的不断增加,夫妻的财产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夫妻的财产是衡量夫妻间相互地位的重要依据,夫妻事先约定好财产也是对对方的尊重。文章主要阐述了夫妻之间所进行的财产约定拥有哪些作用。笔者从财产约定的建立角度出发,深入了解我国对财产约定的支持和肯定,进而讨论出夫妻财产约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期望通过笔者的阐述,有更多的家庭愿意接受该约定,能够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