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筹资战略作为企业财务的核心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企业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要采取不同的企业筹资战略。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循环经济筹资战略的影响因素和循环经济企业的筹资渠道与方式等问题。
【关键词】企业;循环经济;筹资战略
企业筹资战略作为企业财务的核心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企业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要采取不同的企业筹资战略。企业筹资战略是在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基础上,按企业内外环境状况和发展走向,对于筹集企业资金的数额、结构、渠道和方式进行长期和系统的谋划,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提高企业持续发展竞争力提供资金保证,不断提高企业筹资效益。筹资战略的目的是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和恰当的风险水平,使企业实现资本成本最小化,确保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控制企业成本。目前,企业筹资渠道和方式各不相同。而以不同渠道、不同方式筹措资金的成本、风险、可行性等也不相同,这就增加了企业筹资活动的难度。同时,资金供应总量的短缺和企业内外财务环境的变化,也使企业筹资活动面临新的变化,要成功进行企业资金筹措,必须重视外部环境影响,循环经济企业的筹资战略要筹集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在保持最优资本结构的条件下,降低循环经济资金成本。
一、循环经济筹资战略的影响因素
1、法律法规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如经济形势、财政金融、税收、物价等。经济政策对企业筹资的影响。
2、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市场利率的影响。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产品销售、项目建设的不同,企业的筹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市场资金利率直接影响资金成本的高低。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市场资金成本时,企业可能较多地利用市场资金。相反,就要利用自有资金。
3、经营状况的影响。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企业,应采用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在金融市场上筹集长期资金,而较少利用短期负债。经营规模较小及效益较差的企业,较多利用短期负债。
4、采购生产和销售环境的影响。若企业所需的资源有较稳定来源,就可减少存货占用的资金;若企业资源不稳定,就要将较多的资金投资于存货,以提高最低储备资金的占用数量,长期资金的数量也会相对增加。
技术密集型企业用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较多,需要筹集较多的长期资金。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则要较多利用短期资金。资源开发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勘探和开采,其资金回收期较长,要多利用长期资金。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要较多利用长期资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由商业的价值量决定,并受市场机制较大影响,价格波动性较大,造成了企业的利润不稳定,所以,企业不可过多地采用短期负债方式筹集资金。
5、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企业销售如果稳定的增长,应收账款就能及时收回,企业就有了稳定的现金流量,可以满足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需要。即使企业出了筹资困难,也能保证用营业产生的现金流量归还到期的债务,企业偿债能力较强,财务风险较小,能较多利用短期资金。相反,若企业的销售萎缩滞销或波动幅度较大,或虽然销售状况良好但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就要利用长期资金,以减少企业财务风险。
6、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的影响。在生产经营规模和资产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流动资产的需求量与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成反比例,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越高,资产的循环与周转速度就越快,流动资产占用的资金就越少。若存货的周转速度加快,垫付在存货上的最低资金就减少,长期资金减少;若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加快,除了降低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外,还加快了现金收回速度。这些对企业利用短期资金非常有利。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一定的资金进行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和运行开支,要进行循环经济项目和循环经济运行资金的筹集。
进行循环经济资金筹措,除考虑原有的影响因素外,还要重点考虑循环经济政策对筹资的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政策體系,循环经济技术政策体系等都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筹资战略环境,增加了企业的筹资渠道和方式。循环经济是政府推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政府要采用一系列鼓励政策,降低循环经济资金的成本。
二、循环经济企业的筹资渠道与方式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取得国家财政、税收、信贷及资金支持,循环经济资金的筹措具有自身的特点。循环经济的资金来源可分为政策性资金、自筹性资金和负债资金等的不同来源。
1、政策资金来源
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循环经济项目的资金支持。在国家循环经济立法中有循环经济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投资倾斜、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财政贴息、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合理定价等内容。企业发展的循环经济项目要尽可能争取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各种政策扶持和鼓励。在融资渠道上可采取多种资金渠道和多种筹资方式,争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我国目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税收优惠政策资金、环保专项资金、财政贷款、财政贴息、环保信贷和国际方面的全球环境基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交易资金和债务自然交换机制资金等,及通过自筹和举债和利润分配等方式进行筹集。
2、自有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即所有者权益或权益资金,是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公积及持续经营中形成的经营积累,自有资金可通过企业外部形成和企业内部形成。通过外部形成的方式,就是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等。通过外部渠道能筹集相对多的资金,但可能改变资本结构,筹资费用较大。企业自留资金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一般包括计提折旧、提取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它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重要的补充来源。这些资金可直接由企业内部自动生成或转移,无需筹资费用和成本。
3、负债资金来源
负债资金是企业通过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的资金,是企业的负债,到期归还本金,还叫企业的借入资金或负债资金,借入资金要还本付息,通常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利息费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负债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存在一个最优结构问题。所以,循环经济资金的筹措要在企业资本结构条件下,分配自有资金和负债资金额度,尽可能使循环经济资金成本降低。循环经济负债资金的筹集,应掌握国内外环境保护的信贷。环境保护的信贷资金具有信用时间长、资金成本低的特点。要尽可能地争取循环经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
【关键词】企业;循环经济;筹资战略
企业筹资战略作为企业财务的核心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企业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要采取不同的企业筹资战略。企业筹资战略是在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基础上,按企业内外环境状况和发展走向,对于筹集企业资金的数额、结构、渠道和方式进行长期和系统的谋划,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提高企业持续发展竞争力提供资金保证,不断提高企业筹资效益。筹资战略的目的是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和恰当的风险水平,使企业实现资本成本最小化,确保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控制企业成本。目前,企业筹资渠道和方式各不相同。而以不同渠道、不同方式筹措资金的成本、风险、可行性等也不相同,这就增加了企业筹资活动的难度。同时,资金供应总量的短缺和企业内外财务环境的变化,也使企业筹资活动面临新的变化,要成功进行企业资金筹措,必须重视外部环境影响,循环经济企业的筹资战略要筹集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在保持最优资本结构的条件下,降低循环经济资金成本。
一、循环经济筹资战略的影响因素
1、法律法规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如经济形势、财政金融、税收、物价等。经济政策对企业筹资的影响。
2、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市场利率的影响。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产品销售、项目建设的不同,企业的筹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市场资金利率直接影响资金成本的高低。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市场资金成本时,企业可能较多地利用市场资金。相反,就要利用自有资金。
3、经营状况的影响。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企业,应采用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在金融市场上筹集长期资金,而较少利用短期负债。经营规模较小及效益较差的企业,较多利用短期负债。
4、采购生产和销售环境的影响。若企业所需的资源有较稳定来源,就可减少存货占用的资金;若企业资源不稳定,就要将较多的资金投资于存货,以提高最低储备资金的占用数量,长期资金的数量也会相对增加。
技术密集型企业用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较多,需要筹集较多的长期资金。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则要较多利用短期资金。资源开发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勘探和开采,其资金回收期较长,要多利用长期资金。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要较多利用长期资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由商业的价值量决定,并受市场机制较大影响,价格波动性较大,造成了企业的利润不稳定,所以,企业不可过多地采用短期负债方式筹集资金。
5、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企业销售如果稳定的增长,应收账款就能及时收回,企业就有了稳定的现金流量,可以满足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需要。即使企业出了筹资困难,也能保证用营业产生的现金流量归还到期的债务,企业偿债能力较强,财务风险较小,能较多利用短期资金。相反,若企业的销售萎缩滞销或波动幅度较大,或虽然销售状况良好但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就要利用长期资金,以减少企业财务风险。
6、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的影响。在生产经营规模和资产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流动资产的需求量与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成反比例,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越高,资产的循环与周转速度就越快,流动资产占用的资金就越少。若存货的周转速度加快,垫付在存货上的最低资金就减少,长期资金减少;若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加快,除了降低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外,还加快了现金收回速度。这些对企业利用短期资金非常有利。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一定的资金进行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和运行开支,要进行循环经济项目和循环经济运行资金的筹集。
进行循环经济资金筹措,除考虑原有的影响因素外,还要重点考虑循环经济政策对筹资的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政策體系,循环经济技术政策体系等都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筹资战略环境,增加了企业的筹资渠道和方式。循环经济是政府推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政府要采用一系列鼓励政策,降低循环经济资金的成本。
二、循环经济企业的筹资渠道与方式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取得国家财政、税收、信贷及资金支持,循环经济资金的筹措具有自身的特点。循环经济的资金来源可分为政策性资金、自筹性资金和负债资金等的不同来源。
1、政策资金来源
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循环经济项目的资金支持。在国家循环经济立法中有循环经济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投资倾斜、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财政贴息、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合理定价等内容。企业发展的循环经济项目要尽可能争取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各种政策扶持和鼓励。在融资渠道上可采取多种资金渠道和多种筹资方式,争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我国目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税收优惠政策资金、环保专项资金、财政贷款、财政贴息、环保信贷和国际方面的全球环境基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交易资金和债务自然交换机制资金等,及通过自筹和举债和利润分配等方式进行筹集。
2、自有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即所有者权益或权益资金,是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公积及持续经营中形成的经营积累,自有资金可通过企业外部形成和企业内部形成。通过外部形成的方式,就是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等。通过外部渠道能筹集相对多的资金,但可能改变资本结构,筹资费用较大。企业自留资金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一般包括计提折旧、提取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它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重要的补充来源。这些资金可直接由企业内部自动生成或转移,无需筹资费用和成本。
3、负债资金来源
负债资金是企业通过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的资金,是企业的负债,到期归还本金,还叫企业的借入资金或负债资金,借入资金要还本付息,通常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利息费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负债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存在一个最优结构问题。所以,循环经济资金的筹措要在企业资本结构条件下,分配自有资金和负债资金额度,尽可能使循环经济资金成本降低。循环经济负债资金的筹集,应掌握国内外环境保护的信贷。环境保护的信贷资金具有信用时间长、资金成本低的特点。要尽可能地争取循环经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