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论坛议题

来源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神经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能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随着干细胞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通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时见腋动脉多分支变异(图1),较罕见。为国人统计腋动脉分支变异积累资料,也为临床外科手术注意特例情况提供解剖学依据,现报道如下:腋动脉在第一肋外缘与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构建携带CTLA4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用其感染
目的总结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急慢性损伤的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10年10月应用双侧椎板部分切除减压后行TLIF融合固定,治疗腰椎间盘急慢性损伤10例共12个节段
生物塑化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末诞生的一种生物标本保存技术。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我们成功地将该技术应用于生物类出土文物的保存和展示领域,并获得国家发
诱导多能干细胞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最初由日本学者山中申弥(Shinya Yamanaka)于2006年利用病毒载体将四个转录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的组合转入分化的
目的分析腹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形态学特点。方法分析1例复杂的腹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临床资料,总结腹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形态学特点。结果患者
新世纪的中国外交学学科建设,正朝着完善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深化学科独立性的方向发展,其课程教学体系也进行着与之相适应的改革与创新。《外交学概论》是外交学学科最为基础
临床本科学生于解剖实践中,发现一具成年男性尸体的少见的胸前壁肌肉变异。现报道如下:该尸为成年男性,52岁,身长168cm,体重80kg,体胖。
目的检测FAS和FASL基因在Wistar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在大鼠胸腺细胞凋亡时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标记(TUNEL)法检测DNA单链或双链的裂解;应用免疫组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