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一双大脚定姻缘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ngda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亥前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的女性,有姓名可查的有380多人,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有180多人,实际参加同盟会的只有54人。在这54人当中,能够把革命与参政贯穿始终,并且跨越国民党与共产党两个时代的,只有何香凝一人。
  用私房钱供丈夫留学
  何香凝的故事,要从她的那双天足说起。她与国民党领袖廖仲恺的传奇婚姻,就结缘于她的大脚。何香凝祖籍广东南海,1878年生于香港。她的父亲何炳恒是富商,供养着1妻5妾12名子女的大家庭。何香凝的母亲陈二是何炳恒还在药铺当伙计时就相爱的女子,但因为是大脚,何家父母不同意她进门为妻,陈二只好委曲求全给何炳恒当了妾。
  陈二汲取自己的教训,从小给几个女儿强行缠脚,其中只有何香凝坚决反抗,一次次用剪刀剪开裹脚布。一双天足的何香凝,虚岁20还没有找到婆家。正在家人为她犯愁的时候,招商局总办廖维杰也在按照客家人的风俗,为自己的归侨侄子、香港皇仁书院学生廖仲恺寻找大脚媳妇。两家人一拍即合。而事实上,最初母亲陈二是心存顾虑的,她认为眉心有一颗大痣的廖仲恺,有着将来会死于非命的坏命相;何香凝也并不十分满意廖仲恺的身材矮小、貌不惊人。
  两人结婚后,先寄居在廖仲恺哥哥廖恩焘的阁楼上。随廖仲恺读书、吟诗的何香凝,曾经写下“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的诗词,吟诵夫妇之间的新婚情爱,并且把爱巢命名为“双清楼”。廖仲恺去世后,何香凝自号“双清楼主”、“双清馆主”,终其一生都在追忆这段清贫而美好的新婚时光。
  1896年,清政府派出首批13名赴日留学生,从而揭开近代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序幕。在时代潮流的驱动下,廖仲恺产生了去日本留学的愿望。何香凝拿出私房钱并变卖嫁妆首饰,凑足3000大洋供丈夫留学。1902年冬,何香凝也去东京上预科。当时,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女性不足10人。1903年6月,何香凝发表在《江苏》杂志第四期的《敬告我的同胞姐妹》,是中国妇女运动史上最早提倡妇女解放的文章之一。
  同盟会中的“奥巴桑”
  1903年9月的一个晚上,何香凝随廖仲恺到神田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集会,意外遇到广东同乡、革命党领袖孙中山,从此开始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活动。1904年2月4日,何香凝返回香港娘家生下女儿廖梦醒,女儿满月后回到日本继续读书。
  1905年7月,周游世界的孙中山再度来到日本,组建中国同盟会,何香凝成为首批会员。9月1日,回香港筹集费用的廖仲恺与胡汉民夫妇同船抵日。从此以后,何香凝夫妇在东京租住的寓所,就成了革命党人的秘密聚会场所。出于保密需要,出身富裕之家的何香凝,不得不辞退女佣亲自下厨,用她自己的话说:“为了革命,夫人学婢子也算不了什么……孙先生不喜欢吃米饭,我就给他准备面包、牛油,煎一个荷包蛋,冲一碗汤。胡汉民的夫人吃不惯我做的饭菜,开始她还客气,不说,挨了几顿,实在熬不住了,便自己出钱去买烧鸭吃。”
  大概是生育孩子之后过于憔悴的缘故,同盟会的革命同志当面叫何香凝“奥巴桑”,意思是中老年的家庭妇女,背后更是叫她“何大脚”。孙中山手头没有钱时,就会对她说:“奥巴桑,给我几十块钱。”何香凝娘家补贴的钱财,大部分用在了革命事业中。
  1908年9月25日,何香凝在东京生下儿子廖承志。次年4月,她转学去了东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廖仲恺则回到香港,从事革命活动。据廖承志介绍,何香凝之所以改学绘画,一个重要原因是“孙中山要组织武装起义,需要起义的军旗和安民布告告示的花样、军用票的图案等,因而需要人设计,把它画出来”。
  为丈夫抢回3年的命
  辛亥革命后,廖仲恺一家始终追随孙中山。1921年,孙中山到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任命廖仲恺为财政部次长。次年6月14日,廖仲恺应广东军阀陈炯明电邀前往惠州,结果遭到扣押,被送往广州石井兵工厂加以囚禁。6月16日凌晨,陈炯明率军包围了孙中山总统府,避往永丰舰的孙中山下令向广州城内开炮。危急时刻,一向刚强的何香凝发挥出她的超常潜能。她先是设法从陈炯明部将手中弄到一张通行证,到永丰舰会见孙中山。10天后,她终于在石井兵工厂见到了囚禁中的廖仲恺。平时有洁癖的廖仲恺,被3道铁链锁在铁床上,手上一道,脚上一道,腰部还有一道,衣服脏得粘在身上无法脱下。第二次探望时,何香凝带上剪刀,把廖仲恺的脏衣服从背后剪下来,再换上干净衣服。
  由于过度操劳,何香凝患上痢疾,不得不住进医院。住院期间,她听说陈炯明的族弟陈达生在香港被人暗杀,刺客扬言是因为陈炯明囚押廖仲恺。陈炯明因此要枪毙廖仲恺为陈达生报仇。于是,她顾不得治病,像婴儿一样每天带着尿布四处奔走。等她第三次见到廖仲恺时,廖仲恺已经给她和儿女分别写好了诀别诗。他在写给何香凝的诀别诗中表白说:“后事凭君独任劳,莫教辜负女中豪。”
  8月9日,孙中山得到陈炯明要袭击永丰舰的情报,率蒋介石等人离开。陈炯明随之放弃了枪毙廖仲恺的计划。何香凝央求老朋友龙荣轩带她会见陈炯明,途中遭遇暴雨,何香凝滚了一身泥水闯进陈炯明的会议室,当面痛斥道:“仲恺有什么地方对你不起,你要把他关起来?仲恺为孙先生筹款,你就要把他锁起来,可是民国9年(1920年)仲恺也为你们筹过款啊。帮你就对,帮孙先生就不对吗?”
  经过当面争取,陈炯明答应释放廖仲恺。已经被囚禁62天的廖仲恺立刻在何香凝的陪同下逃往香港。3年后,廖仲恺遇刺身亡,何香凝曾感慨说:“我只给他抢回了3年的命。”
  不是一个家庭型的女子
  1925年3月,孙中山去世。国民党最高权力的角逐,在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许崇智等人之间展开。汪精卫出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成为第一号人物;此前一直代行孙中山大元帅职权的胡汉民,屈居第二;廖仲恺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兼财政部长、军事委员会委员兼黄埔军校党代表,位列第三;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位列第四。
  8月20日上午9时左右,廖仲恺与何香凝以及监察院委员陈秋霖同车来到中央党部门口。廖仲恺下车后刚刚迈上台阶,就遭到埋伏于旁边的4名凶手的狙击,中枪后在送往医院途中离开人世。
  廖仲恺去世后,时任国民党代理妇女部长的何香凝正式走到政治斗争的第一线。1928年年底,她为反对国民党清共而毅然发表声明,“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她寄情山水,排遣心中郁结。1929年秋,她漂泊欧洲,潜心画艺。在此期间,她的儿子廖承志和女儿廖梦醒,先后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1972年9月1日,94岁的何香凝因病逝世。
  关于父母,廖梦醒曾回忆说,“母亲和父亲感情甚好,唯一的一次龃龉发生在我们住在东京的时候。”当时廖仲恺一家人,与胡汉民、汪精卫等人一道去江之岛游玩,廖仲恺玩得高兴,不愿意随何香凝回家。等到他第二天回家时,夫妻二人大闹一场。“原来母亲怀疑父亲不跟她回家是与江之岛旅馆的侍女有关。父亲一向有惧内之名,从未听说过他有寻花问柳之事。这次母亲不知听到什么风声,疑及父亲了。”
  在廖梦醒的印象里,她的家庭从来都是“严母慈父”,母亲何香凝“不是一个家庭型的女子,她一生忙忙碌碌,从来没有时间细心照顾子女”。
  编辑:王晶晶 美编:王迪偲 编审:张勉
其他文献
广西是我国中草药资源的第二大省区,省外对广西的中草药供应等各方面信息尤为关注,开展全面的信息化服务有利于省内外中药企业增进了解和交流,为企业提供从研发、生产,再到销售环
会议
本文主要针对汇文、MELINETS和ILAS这三个图书馆信息管理软件,在技术性能、功能、实用性和业务服务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各高校图书馆从中选择适合的软件提供借鉴。
矢量量化(VQ)是一种有效的图像数据压缩方法。本文根据矢量量化的基本原理,采用LBG算法产生码书,结合Huffman编码方法,实现了对数字图像进行压缩编码。通过仿真实验获得较好的图像
目前信息产业对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教育实施主体的高等教育必须顺势而为。首先从学生、教师、业界的角度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
本文介绍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分析了UHF频段ISO/IEC18000-6 Type B与Type C两种标准的物理接口,然后比较了TypeB与Type C标准的协议、编码技术、命令格式等,最后重点分析和比较
根据内外网络信息安全防护重点,采用相关的技术防护措施设计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该系统除传统的边界保护外,重点是解决网络内部防护,杜绝内网非法外联、移动存储介质“摆渡”,限制病
在对ZigBee技术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树型网络拓扑用构建了一个基于ZigBee技术的RFID读写器网络,该网络将RFID读写器以AdHoc的方式连接起来,使得读写器能更加高效、快速、准确
本文以构建mips嵌入式交叉编译工具mips-elf-*为例,详细说明了如何在linux操作系统下使用newlib库创建灵活配置的嵌入式交叉编译工具的通用方法。该方法具有速度快方便移植的特
张淇淙,36岁,台湾宜兰人,针灸师。理想生活: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尽量帮患者解决困难,一个和睦而温馨的家庭,平和地活着。 Zhang Qi 淙, 36 years old, Taiwan Ilan, acupunctu
针对高职《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的定位和目标,分析真实的工作项目,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数据流对象,开发《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软件项目,根据软件项目的功能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