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学术与意识形态的双重诉求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hadow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关心中国时局的人都会发现,最近几年,整个中国的思想气候、文化气候、学术气候都正在发生巨变。整个舆论环境正在被重构。这一状况正在促使人文社会科学产生结构性改变。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这艘巨轮已远离起航时所依托的“反文革”海岸,进入到一片相对陌生的水域。静水深流,烟波万顷,在这片空旷的水域里,这艘巨轮将会驶往何方:是“文革”“西方”“传统”,还是某个未知的彼岸?这是所有关心中国未来的人最想知道的。《把中国“中国化”—人文社会科学的近期走向》一书中所收文章,反映了笔者近年对这一问题所做的跟踪观察和初步思考。
  在我看来,整个中国正在朝着更加本土化的方向发展,当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任务是加速向本土化转型。促成这一趋势性变化的当然有意识形态因素。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综合国力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掌握相当话语权之后,当局希望在世界文化话语体系中也能掌握相应话语权,这大概就是近年来主流学术机构纷纷高扬“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大旗的出发点。但本土化显然还有更充分的学术自身的原因—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是上个世纪初以西方,特别是以欧美为蓝本建立起来的,这个结构体系的所有层面和板块主要是西方的,包括所有的研究范型、理论工具、方法路径、设计旨趣均是西方的,基本上是一种全盘性的横向移植。这套西方的解释体系与中国经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脱节,则是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学界有目共睹的事实。此一脱节现象近年表现尤剧。当“理论”和“模型”与“经验”不符时,我们应该放弃或调整什么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本土化”或“中国化”主张的由来。譬如,中国近三十多年来以快速工业化为内容的经济奇迹的发生,用西方的“经济模型”是无法解释的,但我们又没有同步发展出基于中国经验的自己的“模型”,所以呼唤本土模型的主张应运而起。
  其实,中国的本土化趋势早已被海外观察家敏锐地捕捉到了。当今世界所发生的最重大事件,就是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政治和军事重心正在东移。著名的《金融时报》首席外交事务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用“东方化”这一概念来概括这种转移。他最近出版的专著《东方化》,已经引起西方主流学界的普遍关注。二○一六年八月十五日,拉赫曼在《金融时报》发表《全球重心东移,西方霸权式微》的专栏文章,再次对他所提出的“东方化”及“东方化时代”概念进行了强调。我认为,拉赫曼提出的这两个概念十分重要:西人眼中的“东方化”,不正是我们自己眼中的本土化吗?最近,著名汉学家包弼德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目前中国的发展,在借鉴世界先进技术与文化的同时,更应着眼于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关于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如何改善人类福祉的看法,对于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仍然具有借鉴意义。”(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二○一六年第四期)无论这些西方人做出这样的判断有何初衷,都表明他们已经预测中国的现代化试图要走一条与西方迥然不同的道路。
  如同前面所说,本土化,已成当下学术和意识形态的共同诉求。尽管来路与去向可能并不一致,但怀抱这一愿望的学者与政治家在这一点上已可能走到一起。这其中无疑包含着官方的政治考量,但更多的则是处在大过渡时代的中国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正是因为存在这种纠缠,所以对本土化取向进行否定的学者往往会将学术本土化归结为对政治的依附。其中多多少少存在着误解。关于本土化的争论往往成为意识形态上的站队,原因也在于此。这也反映出转型期中国学术的一种无奈。
  自从本书的若干篇章刊布之后,不少朋友,特别是熟悉并关心我的老朋友,就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个人是不是也“转向”了?有的朋友甚至开玩笑说:早岁“西学”,晚年“中学”,是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一个常见现象,现在又添了一个新例证。笔者的解释是:这些文章不过是指出了一些正在发生的变迁,某种已形成趋势的走向,如此而已。这就如同我说天要下雨或已经下雨了并不意味着我祈盼下雨和不希望下雨一样,我只是指出了一个事实而已。这样解释是想说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是不应混淆的两回事。
  笔者认为,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前者似乎对学者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所有认知形成的基础。即使事实判断与价值立场存在冲突,我们也必须本着对对象负责的精神首先做出事实判断。这是一个学者,特别是一个学术史研究者应该独立于研究对象的最起码要求。坦率地讲,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的转向与我及相当一部分有启蒙背景的人的心理预期有着不小的差距,也屡屡有让人感到愕然之处,但我觉得,个人的情感倾向与揭示出真正的学术变迁相比并不更加重要,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只有尽量克制自己的好恶,才能更加接近真相本身。
  (《把中国“中国化”—人文社会科学的近期走向》,王学典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即出)
其他文献
古代书家习字的故事,最初从祖父那里听来。张芝苦学,“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王献之认真,王羲之“从后掣其笔不脱”。欧阳修发奋,无钱购纸笔,“以荻画地”。祖父生当光绪末年,一仍传统观念:字是人的“千里面目”,把字写好是读书人的本分。  习字之初,祖父告诉我:毛笔字的基本功,一要学会使用毛笔,二要把字写得端正美观。古人说过“书无百日功”,只要持之以恒,终有写好的那一天。小学生的我,似懂非懂。及长,一些善
苏秉琦(一九0九至一九九七)是中国考古学上的一座丰碑,他是中国考古学“永远的导师”,是“当代考古学思想家”。今年是苏公诞辰一百一十周年,重读《苏秉琦文集》和《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重温苏秉琦的人生道路和学术追求,掩卷深思,所获良多。  苏秉琦一生事业,最根本之处在于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这是我读苏秉琦著作最直接、最强烈的感受。一九二八年苏秉琦中学毕业,为了家族的纺织企业,他来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当朝天子猝然崩逝,皇四子弘历继位。 刚过二十四岁生日的宝亲王,由每日在上书房用功的书生,一变而 君临天下,各项新政随之颁布 :驱逐宫内僧道,释放在监皇叔,求 贤求言,厘正文体......由先前的严苛峻急变为宽缓,赢得朝野称颂。 而他那份关于“书生”的长篇训谕,更使天下读书人闻之振奋。  坚持“国语骑射”,同时崇尚华夏道统,习学儒家经典,是清 廷定鼎北京后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
一  “哲学神话”,也就是出于哲学目的而写作的神话。据说,最早将这个短语作为专名术语使用的,是颇具神秘色彩的德国思想家谢林(F.W.J.Schelling)。  神话与诗一般都被视为文学作品,似乎与哲学关系不大。西方文学强大的叙事传统,很大程度上就源于讲述英雄神话的《荷马史诗》。不过在古希腊,神话与诗绝不仅是文学,还是世世代代传承知识经验、完善伦理秩序的“宝典”。  荷马与赫西俄德生活的时代,大约
梁启超在一九00年二十七岁时旅居夏威夷, 为当时追求爱国进步的保皇会宣传政治改良,并因此与檀香山年轻女郎何蕙珍相识相恋,但又终于未成眷属。这一脍炙人口的爱情佳话在学术界和大众媒体中都广为人知。在最新一本号称“最客观、最翔实的梁启超传记”之中,何蕙珍仍被描述为梁氏的“红颜知己”。但该书承认:“今天我们要了解她,以及她与梁启超的感情,似乎也只有梁启超写给妻子李端蕙(蕙仙)的两封书信以及他的二十四首诗作
《读书》二0一九年第二期刊载了林梅村的《瘦马非马——山西元代壁画墓出土散曲(西江月)名实辨》,读后令人一新耳目,但有个别的说法过于大胆,还需进一步考证。但它带出一个学术界尚有争议的问题,即著名的“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的作者及曲词的渊源流变。在主流的文学史和文学接受、传播层面,《秋思》一曲属于马致远无疑,但在文学研究的层面,却一直存在争议。在《天净沙·秋思》的流播系统中,山西兴县红峪村元至
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倾其余生十年之力,著就《柳如是别传》(以下简称《别传》),“卧榻沉思,然脂瞑写,痛哭古人,留赠来者”,自然引起学界极大兴趣。有关陈寅恪先生的晚年心境和《别传》史学创获的论述颇多,本文关注的却是,如何从礼法的视野看待历史上的钱柳因缘?  从该著作的原名《钱柳因缘诗释证稿》,以及现在我们见到的《别传》内容来看,可以说该著作仍然是以钱柳因缘为其核心而展开考证和论述的(有关复明运动的第五
生于一九一0年的费孝通先生,于九五高龄逝世于二00五年。其二十卷全集四年后即编讫出版,而《费孝通晚年谈话录(1981—2000)》(下引此书只注页码)竟在再过十年后才得以与读者见面,这多少有些出乎意料。所谓晚年,从书名可以看出,即指一九八一年以后。在此前一年,“右冠”加身二十余载的费孝通,被正式宣布“改正”, 在七十岁时迎来可贵的第二次学术生命,也开始其“老来不慕归田乐,随众奔波为国谋”(《和友人
【编者按】二○一七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先后出版了《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以及《人伦的“解体”:形质论传统中的家国焦虑》,并就两书分别召开了座谈研讨会。两本书都触及了中西间的文明比较以及通过中国人伦传统,对西方现代性传统进行反思,以解决当下人们普遍面对的人伦与道德的困境。本文是甘阳邀约两书作者张祥龙、吴飞做进一步深度对谈,体现了三位学者对时代问题的思考与回应。  甘阳(以下简称“甘”):这
圣人广施恩德,有教无类,但总不能饿着肚子工作,最起码的生活保障还是要有的,收点“束侑”当然天经地义。就算佛祖智慧圆通,利乐有情,也会索要“人事”,以免后代儿孙没钱使用(《西游记》第九十八回)——这虽然是幽默的小说家言,但“经不可轻传”却是至真至切的道理。不过,苏格拉底似乎是个例外,他桃李满街,相从游学者甚众,但即便自己一贫如洗,也绝不收学费,在当时显得十分另类。据苏格拉底自己说,他从来就不是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