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鸭几种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来源 :水禽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pd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鸭饲养场(户)在养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番鸭中容易传染的疾病,以下介绍饲养番鸭过程中几种常见的传染疾病及防治方法。一旦发病后,治疗方法不是绝对的,但是肯定能给广大养殖场(户)带来一定的益处,可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要做好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鸭瘟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的传染病。因发病鸭常见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不同龄期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同时番鸭也感染,自然发病多见于育成鸭和成鸭,但近来10-15日龄的雏鸭亦时有发生,流行期比较长,可达15-30d,死亡率在90%以上。
  1.1临床症状 病番鸭表现为高热、头部肿胀、缩颈、流泪、眼睑水肿、两翅下垂、脚麻痹,严重的病鸭伏地不起,排绿色或灰绿色稀粪;产蛋鸭还可表现为产蛋下降。
  1.2病理变化 剖检病变主要见病鸭呈全身急性败血症,颈部以至全身皮下组织及胸、腹腔的浆膜常见有淡黄色胶样浸润物;肝有不规则的、灰黄色坏死点,不少坏死点中间有小点出血,或其外围有环状出血带;脾稍肿,部分病例有灰黄色坏死病灶;小肠的浆膜、粘膜可见环状出血带;泄殖腔粘膜有充血、出血、水肿及有坏死灶,内夹有较坚硬的物质;产蛋母鸭卵巢、卵泡充血和出血、变形,常见腹膜炎;成年公鸭的睾丸充血或出血。
  1.3防治措施 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药物可用于治疗,故应以防为主。除做好生物安全性措施外,采用鸭瘟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现已有较理想的鸭瘟致弱活疫苗,接种可按厂家说明适当稀释后,20d至1月龄的番鸭,肌肉注射0.5ml/只,2月龄以上的番鸭肌注1ml/只。为保证免疫效果,种鸭每年通常应接种2次。1日龄时亦可注射疫苗,但免疫期不超过1个月,应及时加强免疫。一旦发生鸭瘟,应及时封锁,严禁病鸭流动,妥善处理病、死鸭及污染物,舍内外环境、场地及用具严格消毒。同时,对受威胁的鸭群和发病鸭群实施紧急疫苗接种。采用抗鸭瘟高免血清对发病早期有相当好的防治效果,0.5ml/只,肌肉注射。但待疫情稳定后10-14d内仍应紧急接种疫苗。还可用聚肌胞(一种内源性干扰素)进行早期治疗,成年番鸭,肌肉注射,1ml/只,3d 1次,连用2-3次,也可收到一定效果。
  2.番鸭花肝病
  番鸭花肝病是一种新的番鸭病毒性传染病,以软脚、摇头和肝脏、脾脏及胰脏出现大量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故暂称之为“花肝病”。它主要侵害1月龄内雏番鸭,7~8日龄即可发病,最多见于10-25日龄的雏番鸭,潜伏期为2-4d,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通常为20%~30%,严重的可高达95%以上,给番鸭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几天内即可波及全群,在出现死亡鸭后,病势发展较快,1-2d内即达死亡高峰。
  2.1临床症状 病雏鸭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震颤,两脚软弱无力,头颈下垂,有的可见喘气和下痢;有的表现健康,一旦出现症状则往往已是疾病的后期。
  2.2病理变化 番鸭花肝病剖检的特征性病变主要见于肝脏。肝稍肿大,色棕褐,散布许多针头大至粟米大的灰白色坏死小点;脾稍肿大,亦可见如肝脏的类似病变;肾苍白,有小点坏死出血;间或见胰腺水肿及小点状坏死,部分肺瘀血、水肿。
  2.3防治措施 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有效防治药物,在疫区以本地病鸭分离毒株研制成的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效果良好。对患病早期的番鸭使用当地分离毒株制备的高免卵黄抗体或血清抗体进行治疗,结合使用多种维生素、抗生素如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复方阿莫西林等,中草药制剂如清开灵、黄芪多糖等,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3.雏番鸭小鹅瘟
  本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也是一种高发性和高死亡率的疾病。本病主要感染雏鹅,但近年来雏番鸭也有此病流行。2-5周龄的番鸭多发。
  3.1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不食;腹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并有泡沫;流眼泪,鼻涕,呼吸困难,很快消瘦,最后抽搐死亡。
  3.2病理变化 气囊混浊增厚,肝肿大,胆囊胀大,肠系膜出血、粘连,小肠出血。在小肠的中、下段整片肠粘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或假膜包裹在长内容物表面,堵塞肠管。在卵黄柄与回盲部的肠段,外观极度膨大,质地坚硬,长2-5cm,如香肠状。剖开后可见堵塞整个肠管,这种腊肠样栓子为本病特征性病变,具有诊断意义。这种病常与传染性浆膜炎相混淆,且常可混合感染而加剧雏鸭死亡。
  3.3防治措施 关键在于预防,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现已有商品弱毒活疫苗。一旦发病后应及时诊断,严格封锁和隔离;全面彻底清洁和消毒孵化室;妥善处理病死鸭和粪便等污染物;肌注或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抗体,治疗量为1ml/只,预防量0.5-0.8ml/只,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4.鸭病毒性肝炎
  本病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引起的各种雏鸭的一种高致死率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各品种的鸭均易感,尤以快大型肉鸭发病最多,危害最大,发病日龄主要为1-3周龄,尤以1~2周龄最为严重,个别发病日龄达到4-5周龄。发病率为30%-90%不等,致死率常在90%以上。
  4.1临床症状 病鸭主要表现为发病急,一般多在出现症状后24h内死亡,死亡高峰主要发生在发病后3-4d,濒死前出现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
  4.2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质脆易碎裂,樱桃红色,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新鲜出血斑点,胆汁呈茶色或草绿色,部分肺瘀血、水肿。
  4.3防治措施 对本病的防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除了做好一般性的生物安全措施外,主要是依赖特异性的免疫预防和防治。在疫区,可用商品鸭肝炎弱毒苗或以本地分离的鸭肝炎病毒制备的灭活疫苗于多发日龄前7~10d免疫雏鸭或免疫种鸭,其保护效果较好。免疫种鸭的方法是在开产前2~4周肌肉注射1ml/只,14d后倍量加强免疫接种1次,这样母鸭所产的蛋中就含有多量母源抗体,所孵出的雏鸭因此而获得被动免疫,其免疫力能维持3-4周,这是当前预防本病的一种既方便又安全有效的方法。一旦发生本病,可在发病初期及时使用以本地分离毒制备的高免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配合使用多维和中草药制剂进行治疗,可使病鸭群的残废率控制在2%-5%以下。   5.番鸭细小病毒病
  本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番鸭,特别多见于10-18日龄者,而鹅和其它种类的鸭不发病,临床以腹泻、呼吸困难和脚软为主要症状。经接触传染,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冬、春季节居多,其潜伏期为7d左右,病程6-7d,出现3-4d后为死亡高峰,发病率27%-62%,死亡率22%-43%,病愈番鸭大部分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鸭.给番鸭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是番鸭饲养中的主要疾病之一。
  5.1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萎顿,脚软伏地,食欲减退,饮水增加,严重腹泻,排黄绿色样粪便,混有大量气泡,有的还伴有喘鸣。
  5.2病理变化 剖检以肠道时,可见到肠道形成纤维素性炎,肠粘膜坏死、脱落为主要特征。
  5.3防治措施 目前对本病的防治措施是做好生物安全性措施,加强雏番鸭的饲养管理,给初生雏番鸭接种弱毒疫苗,在疫区预防本病发生,防治雏番鸭可注射抗本病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有一定效果,但对发病晚期的疗效不明显。
  6.副粘病毒病
  副粘病毒病是由禽副粘病毒I型(APM-1)引起的亲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8%。副粘病毒对鸡、鸭、鹅、山鸡、鹧鸪、番鸭都有100%发病率和死亡率。其病变特征为脾脏、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肠道出血溃疡,并附有大量纤维素性结痂,不易剥离。
  6.1临床症状 发病番鸭初期排出白色粪便,中期稀便带有红色物,后期带有绿色。患鸭精神委顿,行走无力,少食或拒食,体重迅速减轻。后期不死的表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饮水时更加明显。10日龄左右,眼睛潮湿、多泪水,伴有白色粪便,流出清水样鼻液,甩头、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排出白色粪便,发病1-3d左右死亡。
  6.2病理变化 患鸭头部皮肤淤血,胶样浸润,喉头粘膜出血,支气管内充满黄色干酪样物。脾脏肿大、淤血。部分肝脏稍肿大,有粟粒大小白色坏死灶,质地变硬,胆囊扩张。消化道粘膜出血、坏死、溃疡、结痂等。
  6.3防治措施 目前,尚未有对副粘病毒有特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对副粘病毒做好疫苗接种和免疫监测是预防本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6.3.1接种疫苗 在产蛋前2周进行1次灭活苗免疫,使鸭群在产蛋期具有免疫保护能力。经种鸭免疫的雏鸭在15-20日龄进行1次灭活苗免疫,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可根据本病的流行情况,在2-7日龄或10-15日龄进行首次免疫。在第1次免疫后2个月左右,再免疫1次。
  6.3.2对症治疗 应用抗小鹅瘟病毒和抗副粘病毒二联高免血清和抗体,给雏鸭紧急注射,有一定保护作用。可用鸡ND I系苗免疫发病鸭,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4月13日,浙江省农科院卢立志教授在江苏滨海县考察后认为,该县境内废黄河沿线丰富的水资源和广阔的林地资源适宜大规模养殖“绍兴麻鸭”。同一天,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盐城地区
山东省文登市属沿海一带,农户习惯饲养文登黑鸭,特别是在果园里放牧饲养,一是提高成活率,二是管理简单,三是可消灭虫害。现将在果园里放牧饲养文登黑鸭的要点介绍如下:1先育雏
球虫是野生动物和家畜、禽血液寄生虫.属球虫纲(Coccidea),寄生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主要在肠细胞粘膜中,引起球虫病(coc-cidiosis)。随着饲养方式的改变,球虫的变异侵袭力也跟
1 育雏舍的准备 修建育雏室(面积15只/m2),检修保温及通风设施:冬春季进雏24h,室温达25~28℃,检查保温效果。彻底清洁、消毒栏舍和场舍,空置1~2周。准备育雏工具、食槽饮水器、竹围、垫
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具有个体农业经济不具备的优势。在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利用好农业集体经济的形式,进一步走出农业集体经济的改革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受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及栽培技术的影响,油菜的产量差异较大,而合理有效的栽培技术是提高油菜产量最有力的措施,为此,笔者在充分总结多年试验示
近年来,陕西省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威胁日益严重,通过PPP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可以有效促进陕西省生态环境商品的市场化供给
2014年11月19日,塞飞亚公司董事长李秉和陪同远道而来的蔚蓝集团生物大客户经理崔士栋,原山东六和育种专家丁强,参观了食品工业园及商品鸭屠宰加工生产线后,在506会议室亲切
探讨胃癌的中医证治分型,剖析影响不同证治分型的因素,以及不同证治分型与机体分子表达的关系,为进一步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胃癌的中医规范诊疗做基础。通过Pubmed、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