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坪侗寨:红军救火 赢得少数民族群众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_d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8日,我们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来到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龙坪侗寨。这个侗家寨子,有一段光照千秋的历史,红军长征时,中央红军主力曾在此驻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曾在此住宿。
  寨子有一座修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侗族鼓楼,这座鼓楼见证了周恩来指挥红军救火保侗寨的千古佳话。
  “周总理就是站在这里指挥救火。”指着房子后面的山坡,侗族老人杨光然说。当年,周恩来曾在他家留宿。他回忆起往事说,受国民党反动宣传影响,红军刚到侗寨時,侗族群众还很害怕,不少人躲到了山里。一天深夜,寨子里的木楼突然起火,大半个侗寨很快变成一片火海。周恩来亲自指挥红军战士救火,在红军战士的奋勇抢救下,大火很快扑灭,救下了鼓楼和大片民房。
  火灾并非天纵。原来,红军进入桂北少数民族地区后,国民党反动军阀派遣特务混入红军宿营的村寨,并四处纵火烧粮,散布“红军放火”的谣言。
  “红军既用实际行动帮助侗族群众消除戒心,也注意帮助侗族群众了解真相。”龙胜各族自治县党史办原主任粟新民介绍,红军在扑灭大火的同时,也抓获了几名纵火的国民党特务。第二天,红军在寨上的一家祠堂召开群众大会,公审纵火特务,揭露敌特卑劣行径,宣传红军的民族政策,并发放救济款接济受损失的群众。
  从这些行动中,侗族群众了解了红军,积极为红军当向导、做挑夫,许多青壮年加入了红军,为红军顺利进入通道发挥了很大作用。侗族群众还把这座寨子里最好的鼓楼——“杨氏鼓楼”改名为“红军楼”,将审判国民党特务的祠堂改名“审敌堂”,以纪念这段历史。
  像当初进入龙坪侗寨一样,后来红军长征经过十几个省区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始终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与少数民族群众休戚与共,以此推动我们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发展。长期在中国考察研究的澳大利亚学者尼古拉斯·泰普,曾赞叹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值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借鉴。”
  站在“红军楼”前,鼓楼的木柱上依稀可见当年焚烧的痕迹。这些痕迹,就像今天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带给中华民族的伤害。但不管受到什么伤害,我们党始终弘扬红军传统,把民族关系建立在实在利益、切身感受和共同未来之上,以民族大团结推动“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
  80年过去了,当年参加长征的红军老人,在世的已经越来越少。但红军在龙坪侗寨留下的故事,经岁月风雨历久弥新,昭示着一个永恒的真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