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著垂青史 懿德昭后人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66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0年前,周立波同志诞生在湖南益阳这块曾经养育过无数英才俊彦的土地上。时光之水冲刷着人们的记忆,但荡涤不了人们对先辈的思念。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敬仰的心情,缅怀这位文学界的前辈、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杰出的文学家。
   周立波同志离开我们数十年后,家乡人民仍然深情地怀念他,是因为他杰出的成就、伟大的精神、可贵的品德令人永志难忘,他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使后人永远受益,他身上体现的湖湘文化的精神气质令家乡人民倍感自豪。
   周立波同志一生都在为理想而不懈追求。从故乡益阳启程,他毅然踏上了追求理想、追求崇高、追求美好的漫漫征程。革命战争年代,他以“为使天下的光明早一点到来,为使故乡的残夜快一点过完”为追求;和平年代,他以讴歌社会主义新生活、服务人民大众为理想。在崇高理想的引领下,他矢志不渝,上下求索,“歌唱刚强,歌唱反叛”,“歌唱美丽,歌唱真诚”。无论在白色恐怖的国民党统治区,还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日前线,无论是身陷囹圄的铁窗生涯,还是出生入死的战地生活,理想的光芒始终在他心中闪耀。执着的追求体现了他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信念,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对人民大众的热爱,也使他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周立波同志的一生因卓越的文学成就而光彩照人。他创作了数百万字的作品,两度获得斯大林文学奖,荣获过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尤其在从事乡土文学写作、表现农民生存状态、塑造农民形象方面,他独树一帜,形成了个性鲜明、特色浓郁的创作风格。《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性作品。他的成就不仅限于小说创作方面,在文艺理论、文学编辑、翻译、报告文学、散文等方面也有不凡的建树。他的作品还被译成多国文字,影响遍及海内外。这些成就和影响足以奠定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周立波同志留给后人的财富,除了他脍炙人口的作品,还有他光照千秋的精神品质。
   他敢于担当、勤于实践。周立波同志不是那种把自己局限于象牙塔和书斋的艺术家,而是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他总是将自己投身于时代洪流之中,把创作与工作结合起来,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他敢于担当社会责任,以笔当枪,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努力奋斗;以笔当犁,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而辛勤耕耘。可以说,他的作品是经过了战火淬砺、时代洗礼的,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他说:“人民的生活好比百花的土壤,无论是什么花,都必定要把根子扎在土壤里。深入群众,和群众保持接触是作家们的一件要务。”他曾冒着匪祸、严寒和饥饿的威胁,远离家人,远离城市,到林海雪原深处的农村进行土改,与当地贫苦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他举家从北京迁往益阳农村,在这里住土屋、干农活、说方言,与农民朝夕相处、甘苦与共。他以群众喜欢、社会受益作为创作标准,注意从人民群众中吸取创作营养,又不断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回馈人民。
   他注重学习、广采博取。周立波同志是位博学多思的作家,古今中外,兼收并蓄。一方面他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吸取养料,另一方面向外国的作家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丰富了他的文化底蕴,成就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他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他身上激荡着湖湘文化勇于创造的基因。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他始终保持探索创新的姿态,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不断探索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不断从题材、语言和风格上寻求自我突破。正是因为这种探索创新的精神,使他的创作不断超越自我,步入新的境界。
   回望历史的丰碑,瞻仰先辈的风采,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诸多心灵的感悟和现实的启迪。这种感悟和启迪,不仅限于文化方面,对于其他方面也具有普遍的意义。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周立波同志的精神品质昭示我们:
   一要把握时代脉搏,担负历史责任。要象周立波同志那样,把自己的理想追求与时代的召唤结合起来,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当前,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省委、省政府号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我们从事的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每个人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明确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责任,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要象周立波同志那样,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与群众打成一片,以人民欢迎不欢迎、拥护不拥护、喜欢不喜欢作为评判工作的标准。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经常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冷暖,切实实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要光大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要象周立波同志那样,既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今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不断开拓事业和人生的新境界。
   岁月流逝,时代前进。周立波同志的文学作品和精神品德不朽于人世。让我们珍视周立波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先辈精神的感召下努力前行吧!我们不断从先辈那里吸取知识、经验、智慧和精神力量,加上我们的开拓和创造,一定能描绘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其他文献
一、评传的意义    这是湖南文艺界和社科界联合起来为湖南作家做的一件大好事。  当代作家要不要写评传,学术界有不同声音,我的意见是应该写。原因有二:一是传主健在,资料工作容易做。二是对评传的认识要定好位,评传不是组织鉴定,也不是文学史的定评,评传只是一项学术行为。因而评传写作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个人性,容许个人对传主的真诚的解读,二是发展性,对于优秀的作家来说,不应该只有一部评传,随着新的资料的
期刊
毕飞宇以其作品对充满虚无和解构色彩的后现代文化的疏离,被评论界归属为中国“晚生代”小说家中的“另类”。毕飞宇的小说视角平淡而世俗,可就在那份平淡和世俗中能让你感受到生活世界的伤与痛。他曾坦言自己的小说创作母体仅两字——“疼痛”。1996年第8期《作家》首发了毕飞宇的短篇《哺乳期的女人》,翌年即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此短篇简单而精致。7岁的旺旺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从小未尝试过真正的母乳,只从爷爷奶奶
期刊
“口头性”(orality)是“口头诗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指与口头传播相关的特征和规律,它的范畴涵盖了口头诗歌的如下一些层面:诗歌的语言;诗歌的主题;诗歌的故事模式等。其基本特征包括并置、平行、冗赘复沓、重言修辞特征等。口头文学作品中“口头性”形成的前提是口头表演的特定语境,因而它是通过活态的口头表演呈现出来的。  彝族史诗的口头特征源自史诗萌发、展演和传承的民俗土壤,彝民族山地社会的自然和社会空
期刊
2006年,《疯狂的石头》(以下简称《石头》)以不到三百万的成本取得了超过两千万的票房,并且赢得了评论界的一片叫好声,创造了中国电影界一个不小的奇迹。延续着《石头》的“疯狂”,宁浩的新作《疯狂的赛车》(以下简称《赛车》)在2009年岁初推出,在票房上最终突破了一亿。但笔者以为,一亿票房只不过是宣传、春节档期、《石头》留下的良好口碑等因素综合造成的自然后果,并不能证明《赛车》的成功。事实上,从思想性
期刊
在电影艺术/商业的平衡点上把握最准的华人导演无疑是李安。巨大的票房回报和频频在西方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标示了李安以他的艺术才情捕捉到了当下变动中的文化语境,这种文化语境就是伴随后现代社会而来的都市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在物质产品的积累与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基础上产生的,它给人们的文化结构、价值导向、审美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变化。比如在审美上消费社会的人们充分重视商品的形象,对形象的奇观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形象
期刊
面对时代的阵痛和现实的矛盾,思想批判孱头式的缺位以及自以为是的伪思想泛滥成灾,常常造成社会公众对一件事情基本判断的失措与茫然。作为中国青年杂文家的领军人物之一,魏剑美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他的杂文担起了思想启迪和精神引领的重任,尽管他自己却“从来不敢高估杂文的力量,更不相信它‘呼号前行’的巨大作用。”  从1996年开始杂文创作,随后一批极具“杀伤力”的作品频频见诸《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杂文月
期刊
刘江凯(以下简称“L”):教授,您好。您因为批评中国当代文学而在中国迅速走红,您也讲过自己有学者、作家、翻译家三重身份,有没考虑过对中国当代小说的评论,其实是用学者的身份说出了作家的标准?  顾彬(以下简称“G”):是这样,有些小说我作为作家会说没有意思,但作为学者来说,可能还有意思。比方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吴强写的战争小说,作为一个读者我看不下去。但是如果你想了解当时一批喜欢自大的领导干部思想的话
期刊
王蒙1990年代以来创作发表了“季节”系列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在王蒙的文本中,青春激情、历史理性、人性、日常生活,社会性杂语构成了复杂而又多重的话语空间,王蒙小说的多义性特征(感性经验的叙述,文学观念的审视,历史事件的反思,文学形式的探索)被众多批评家关注,如童庆炳在《历史维度与语言维度的双重胜利》中对小说对社会心理模式的深刻揭示给予评价:“艺术地
期刊
谈到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人们自然地会把他与“炮轰”中国当代文学联系起来。2006年底暴发的“垃圾论”事件,不仅使这位从前在中国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的知名汉学家成为了媒体“大红人”,由“顾彬现象”引发的一系列争论也成为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件盛事。浏览了国内对顾彬的相关报道与评论,发现印象式批评居多,多数是话题评论,能集中、深入讨论顾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文章,除了少数学者对《
期刊
改编使一部小说由书页变成了电视剧,这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延迟修复”和“不同合作”的关系。近期热播的23集电视连续剧《岁月》改编自畅销小说《沧浪之水》,编剧对原著进行了大幅度的删改。在我看来,原著在被改编后供给大众欣赏,这可以视作对小说内涵的一种“修复”,而这样的重新理解是建立在—个全新的媒介之上的,所以,它的阐述方式本身已经被融入了另个时空当中。虽然对原作也有保留部分,但是已包含了新的创造在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