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最好的老师》为例谈阅读层级教学策略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yu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提高学生 的阅读水平,决定于学生个体感悟理解是否深刻,多维互动,思考辨析的程度,是個性化的阅读体验。阅读教学,要遵循个体的认知差异,从易到难,选取合适的路径,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螺旋式递进,不断提高个体的阅读素养,让个体在阅读实践中,感知、分析、鉴赏、创造,最终习得各项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  阅读层级教学 能力 体验
  一、定好目标,选准阅读素养提高的“魂”
  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好坏,决定课堂教学中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成败,也是宏观上习得能力的顶层安排。对于阅读层级,在这一环节教学中,形式既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主题意识,又要根据年级特点细化达到的目标。如《我最好的老师》这课可以这样设置:
  1.能简要归纳事件梗概,客观、正确评议文中人物,深入品读文中重要词句,领悟、习得“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敢于怀疑”的科学精神。
  2.迁移学习方法,自学,完成自学文练习。
  3.通过比较、概括,习得写人的又一常用方法:用一个事例来表现某个人物的某一个特点的方法,即一人一事一特点。
  难点:在品析词句中,抓住重点词语,发现人物的特质个性;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习得“概括事件→评议人物→品析词句”的学习方法,迁移学法,学生自学另一篇写人的文章。
  上面的目标,就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价值观和人文主题”三维层面,按照课文特点、孩子年级特点、认知规律上,有点有面,侧重点不同,选准了目标,学情符合,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有效的。
  二、定好层级,突破阅读素养提高的“瓶颈”
  层级,在阅读教学中,具体指个体在阅读时按照一定的认知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易到难螺旋递进的不同阶段。个体在进行文本阅读时,一般是先整体感知,再有所记忆,深入阅读后辨析比较,最后鉴赏、创造。每一个层级,都有个体可能存在的不同差异特点。层级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个体阅读是否理解清楚,改变的形式是否有效。教学文中所指例子,可以这样设计各环节:
  环节一:激趣引入。师生谈话,比较“我”和文中标题,怎样才能说我是“最好的”老师,顺势得出:写一个人物要选择事例来表达,写清楚前因后果,还要抓住特点来写。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课前激发学生和自己的老师作比较,应该要怎样要抓住特点来写人物、写事情,明白内容和标题要相符合。
  环节二:出示生字词选择题,解决生字词读音。
  找出以下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编造 破绽 侃xiōng侃而谈 颅lú骨
  B.猫猬兽 真伪wěi 痕迹 吸jī取
  C.强调diào 教训 驳倒 权quán威
  D.糊hǜ弄 出人意料 目瞪口呆 饶lǎo有趣味
  学生比较,得出C才是最适合的选项。选出答案的同时,说出错的序号中每一个选项错在哪里?再让学生齐读,正确的读音两遍。
  在从中挑选“破绽”“出人意料”,让学生结合文本来说意思,为下一环节,说一件人物做了一件怎样出人意料事作铺垫。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用涵盖这篇课文生词易错字读音的选择题,变换形式,让学生区别读音,结合文本说词语意思,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整合信息能力。
  环节三:概括事件。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准确完整。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让孩子在在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顺序,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要完整,语言要简洁。
  环节四:品词析句,学习写法,合作评议怀特森先生为什么是“最好”的老师。
  过渡:从一开始到最后,作者心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A.从怀特森教的,体会最好老师的独特教学方式。
  探讨:怀特森的教学方式,究竟独特在哪里?找出课文具体段落,结合文本,说说怀特森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预设:
  生1:科学课上认真地讲授错误的知识。
  生2:教学错误的知识让同学们测验得零分。
  生3:本应该正儿八经的教学内容的却让我们成为一次“冒险”过程
  ……
  小结:怀特森先生正是以这一节出人意料的科学课上,深刻地影响了同学们。
  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就是:教学方式独特的人。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的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从怀特森一次次做的,对学生有什么好处,体会最好老师怎样影响学生长久的。
  过渡:怀特森先生与众不同的话语让我们有了影响,那究竟他是怎样做的呢
  探讨:怀特森究竟做了什么,找出课文具体段落,结合文本,说说怀特森先生为什么是个最好的老师?
  预设:
  生1: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接受他挑战,我们花长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生2:在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中,增长见识,接近真理。
  生3:告诉我们一个重要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教师可以小结:是呀,他这种方法与众不同,是长久的,一生影响孩子们的,教训让人记忆深刻。就是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这种科学精神影响学生深远,让我们认为他是最好的老师。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能在检索中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细节,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考查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三、抓好迁移,追求阅读素养提高的“成果”
  阅读成效是否明显,可以从个体是否学会举一反三的能力看出,举一反三可以简单地说就是迁移,从此地及彼岸,这也是阅读后的终极目标。怎样抓好阅读迁移,也可以从该课的这样教学做起。
  环节四:去掉内容,体会详略,模仿写法。
  设题:文章写到这里,本来也可以结束了,是否可以去掉最后一段纠正朋友看法错误的内容,不是也不影响内容完整吗?亮出你的观点,说出你的理由或者依据。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能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文章详略得当,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考查学生理解欣赏的能力。
  我们就是按照这三个步骤来学习的,其实,对于写人的文章,我们都可以用这种学习方法。
  把这个方法记诵一遍,齐读板书:概括事件、评议人物、品析词句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听他人说话能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学会总结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环节五:类比阅读
  现在,老师就要检测一下,你们能不能活学活用这个方法。
  请翻书,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自学练习李树斌的《老师无法拒绝美》一文,等一下老师要检测你们的自学效果(先标注自然段)。
  打出灯片:
  (1)课文介绍了老师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第五自然段中找出词语说明,熊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找到相关句子,有理有据地评议人物。
  学生依据前一学习方法得出事件概括为:主要讲熊老师笑对“梅花铭”印在身上,爱心与智慧应对学生抄作文应付,将一位调皮小男孩引上作家之路的事情。评议人物特点为:具有宽容与赏识,幽默与智慧的不平凡的人格美的两个特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学习快速浏览课文有一定的速度,扩大知识面,在比较鉴别中获得新的感知,从学习一人一事一特点到一人两事两特点,写事情可以因人而异,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评鉴能力。
  综上所知,阅读是具有层级体现的,最终要达到怎样的阅读效果,关键是如何改变形式,定级分层,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悟、体验、思辨中,多维互动,按照个体的差异不断地提高个体的阅读素养,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其他文献
九十年代是我国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更加繁荣的十年,这就迫切要求有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力量为坚强的后备军。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的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政治业务素质好的相对稳定的教育管理干部队伍,是办好高等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管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着高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本文通过对目
高校学报作为特珠的出版物,它容纳的大多是校园里创造的“新产品”。即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产品。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集合”过程,它要广泛传递时代信息,交流学术成果,要指导教
~~
医学工程发展的基础是人才,关键也是人才。对医学工程人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培养方式、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论述。
钢水夹杂物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钢铁产品的质量。结合实际 ,就如何减少连铸钢水夹杂物进行了阐述
<正>~~
期刊
简述了国内外废纸回收利用现状,重点阐述了废纸在建筑填料、制备高附加值纤维衍生物以及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利用研究现状,并针对废纸材料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高吸水率和弱结合界面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的发生率,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同PD患
科学发展观的大力推行,要求各行各业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在促进经历发展的同时,要着重注意可持续性的发展。林业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多的是关系到生态发展的问题。保持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