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农民工定居选址行为

来源 :中国人口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416784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与2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特征数据,采用条件Logit模型实证考察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农民工定居选址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农民工定居选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农民工的永久定居行为影响更为明显。(2)控制城市户籍限制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农民工定居选址行为的影响仍显著为正。(3)30~44岁、女性、高中教育水平、已婚、拥有自有住房者和自营劳动者身份的农民工在定居选址时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敏感性更高。文章认为,在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着力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面向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逐渐消除农民工与本地户籍人口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差异,更好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2005~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数据,运用集中指数及其分解方法,探索与收入相关的机构养老利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位于收入分层两端的老年人从机构养老体系获益最多。随着福利社会化改革推进,服务利用集中指数由2005年的-0.020上升到2018年的0.486,而且分布越来越有利于高收入人群。高收入和居住在城市对机构养老利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有利于高收入人群的利用,以补偿家庭照料资源不足为目标的政策则保护了低收入老年人的利用机会。在改革过程中,收入的提升作用不断增强,家庭的补偿功能日益弱化,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