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前后肝癌肿瘤血管密度的X线解剖学研究

来源 :解剖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_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肿瘤血管密度与肝癌血管介入治疗的预后关系。方法:收集50例肝动脉造影资料,对其肝右叶肿瘤介入治疗前后进行观察。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其中43例肿瘤内外血管密度和肿瘤相对分布面积,进行X线解剖学测量。结果:介入治疗前肝动脉造影显示肝癌肿瘤区血管网增生/显著增生。介入治疗后肝癌癌肿区血管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以弥漫型癌肿减少更显著(P〈0.01);肿瘤的相对面积缩小,弥漫型缩小的比率明显大于肿块型(P〈0.05)。结论:肝癌组织内血管密度值代表肝癌组织供血量的大小;对中晚期肝癌开展合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理解和认识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呈现变化多端的极不稳定趋势。这些新情况、新问题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外种皮多糖的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对银杏外种皮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考察苯酚用量、硫酸用量和
新显色剂N-辛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OPT)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张雷,马东兰,李建平,王玉炉(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新乡,453002)新显色剂N-辛基-H′-(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OPT)是新合成的一种显色剂,该试剂
从应用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个四合一的评价显色剂的判据:安全性,稳定性,反应选择性和灵敏性。
目的:探讨经腰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2例。采用腰椎后正中切口,行相应节段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经单侧腰椎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