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蓝光广场最大问题是,先建设后策划,前期规划不到位。
蓝光广场做的专业市场属于商用物业范畴。商用物业的开发是房地产开发中最具挑战性的,风险大,回报高,复杂性、专业性要求高。好则回报高,差则可能满盘皆输。商用物业与住宅差别很大,商用物业不仅要求开发成功,后续经营也必须成功。商用物业如果前期规划不到位、不严谨,失败的可能性就很大。
蓝光广场的规划没做好:先做住宅,再做商铺;住宅开发完,才考虑裙楼商铺的招商,显得有些仓促。那些已经成功入市的商用物业项目,至少在两三年前甚至更早就开始筹备了。
其次,蓝光广场位于广州珠江新城,地段优势明显,但这个地点只能定位为灯饰市场吗?这里要打一个大问号。
很多专业市场都不设在繁华商业区,不设在CBD(中央商务区),而是设于城郊结合部。这是因为专业市场,像灯饰市场,面对的不是日常用品消费者,消费者并不需要经常光顾,而且选购时目的性很强,一般会到大型专业市场去,距离远一点他们也不在乎。
像灯饰、家具这些专业市场,由于经营的是非经常性消费品,租赁成本是有意进驻专业市场的商家很关注的问题。蓝光广场如果要做灯饰专业市场,招商租赁就不能走高档化路线。蓝光广场的品牌号召力不够大,高开高走,是不现实的。
第三个问题是,预期过高,杀鸡取卵。
蓝光广场的经营面积比较大,需要经历较为艰难的长期经营过程,“放水养鱼”需要耐心。蓝光广场急于收回投资,有点急躁,反而频频失误。
商用物业的回报周期,比住宅要长得多。住宅面对的是普通消费者,靠一次性销售获利,可以分期滚动开发,是短线投资。而商业物业面对的是商家,靠长期经营收取租金盈利,必须一次建成,悉心培养,是长线投资。打个比方,住宅开发就像种庄稼,商业物业开发经营就像养小孩。
专业市场的培育,一般需要3年时间,这段时间叫作守业期。在守业期,经营方面,要请专业人士来进行形象包装,同时要优惠让利,把人气慢慢培育起来。蓝光广场熬不住守业期,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
最后,招商的操作手法不专业,不是以市场为导向。
蓝光广场的招商宣传,因与电视台有债务关系,广告就主投这家电视台,花了冤枉钱,却不见效果。这种做法显然不是按市场营销的基本原则来选择传播组合的。
另一方面,蓝光广场招商时聘请的不是专业的咨询代理公司,不专业的策划,不专业的操作,必然导致不专业的决策,犯下不专业的错误。
还有一点,在珠江新城位于市中心这样的地段,拿地成本高,开发商急于快速收回投资,运作上就不免急功近利,手忙脚乱。
蓝光广场起死回生还是有很多机会的。首先,地段很不错,人流、交通、环境都不是问题;内部方面,电梯、装修、场地等,条件也不错。
如果重新进行定位,应该找真正懂得商用物业运作的专业公司来操刀,懂流程,不走弯路,还是很有希望的。
蓝光广场做的专业市场属于商用物业范畴。商用物业的开发是房地产开发中最具挑战性的,风险大,回报高,复杂性、专业性要求高。好则回报高,差则可能满盘皆输。商用物业与住宅差别很大,商用物业不仅要求开发成功,后续经营也必须成功。商用物业如果前期规划不到位、不严谨,失败的可能性就很大。
蓝光广场的规划没做好:先做住宅,再做商铺;住宅开发完,才考虑裙楼商铺的招商,显得有些仓促。那些已经成功入市的商用物业项目,至少在两三年前甚至更早就开始筹备了。
其次,蓝光广场位于广州珠江新城,地段优势明显,但这个地点只能定位为灯饰市场吗?这里要打一个大问号。
很多专业市场都不设在繁华商业区,不设在CBD(中央商务区),而是设于城郊结合部。这是因为专业市场,像灯饰市场,面对的不是日常用品消费者,消费者并不需要经常光顾,而且选购时目的性很强,一般会到大型专业市场去,距离远一点他们也不在乎。
像灯饰、家具这些专业市场,由于经营的是非经常性消费品,租赁成本是有意进驻专业市场的商家很关注的问题。蓝光广场如果要做灯饰专业市场,招商租赁就不能走高档化路线。蓝光广场的品牌号召力不够大,高开高走,是不现实的。
第三个问题是,预期过高,杀鸡取卵。
蓝光广场的经营面积比较大,需要经历较为艰难的长期经营过程,“放水养鱼”需要耐心。蓝光广场急于收回投资,有点急躁,反而频频失误。
商用物业的回报周期,比住宅要长得多。住宅面对的是普通消费者,靠一次性销售获利,可以分期滚动开发,是短线投资。而商业物业面对的是商家,靠长期经营收取租金盈利,必须一次建成,悉心培养,是长线投资。打个比方,住宅开发就像种庄稼,商业物业开发经营就像养小孩。
专业市场的培育,一般需要3年时间,这段时间叫作守业期。在守业期,经营方面,要请专业人士来进行形象包装,同时要优惠让利,把人气慢慢培育起来。蓝光广场熬不住守业期,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
最后,招商的操作手法不专业,不是以市场为导向。
蓝光广场的招商宣传,因与电视台有债务关系,广告就主投这家电视台,花了冤枉钱,却不见效果。这种做法显然不是按市场营销的基本原则来选择传播组合的。
另一方面,蓝光广场招商时聘请的不是专业的咨询代理公司,不专业的策划,不专业的操作,必然导致不专业的决策,犯下不专业的错误。
还有一点,在珠江新城位于市中心这样的地段,拿地成本高,开发商急于快速收回投资,运作上就不免急功近利,手忙脚乱。
蓝光广场起死回生还是有很多机会的。首先,地段很不错,人流、交通、环境都不是问题;内部方面,电梯、装修、场地等,条件也不错。
如果重新进行定位,应该找真正懂得商用物业运作的专业公司来操刀,懂流程,不走弯路,还是很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