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国际器官移植学术会议简况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在大鼠腹前壁作带旋髂腹壁阴部浅动、静脉干血管蒂的皮瓣,分别在术后1、3、5、7、14、21、28天观察其血管动态变化,并以生物微球法测其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大鼠腹部皮瓣浅筋膜层血管最多,术后此层血管扩张、增生也最明显。皮瓣血管数和血管面积分数(Aa)代偿性增生,血流量增加,始于术后第3天~5天,两周后炎性反应消退,3周~4周血管及血流量恢复正常。因而,术后3天~5天是决定皮瓣是否存活的关键时期。
应用红细胞膜C36受体花环试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及血清溶菌酶测定法对6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及50例健康人的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及血清溶菌酶含量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发现,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红细胞C36受体花环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低下,窦道近期愈合及窦道愈合2个月到3个月后,其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虽然高于治疗前,但仍低于正常人。血清溶菌酶含量:慢性窦道期,显著低于正常;急性发作期,却显著
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检测不同组织中氨甲喋呤浓度,对107份静脉用药后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氨甲喋呤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周血中氨甲喋呤浓度不能如实反映组织内的实际浓度,组织内,特别是癌肿及转移之淋巴结中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内浓度。这种直接测定组织内浓度的方法更科学,更精确地显示不同组织中氨甲喋呤的实际浓度,可用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氨甲喋呤治疗乳腺癌。
我们动态观察了原发性肝癌切除前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和甲胎蛋白的变化。发现:肝癌患者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术后,随着甲胎蛋白下降而降低,二者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661,P<0.01)。提示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有可能作为肝癌的诊断、切除彻底与否及复发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期刊
我们测定了10例尿石病人口服防石排石合剂前后尿量、比重和pH的变化。结果表明,口服该合剂后病人24小时尿量增加,30天总尿量明显增加;尿量与尿比重呈负相关关系。因此认为,防石排石合剂具有明显利尿和稀释尿液的作用。
将人直肠癌细胞置于不同温度和药物中作用一小时,观察热化疗的协同杀伤效应和残存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细胞存活率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热化疗组效果优于单纯加热组,42℃高温与化疗药物有明显协同作用。热化疗后残存的癌细胞生长缓慢,分裂指数降低,繁殖能力低下,且残存癌细胞染色体出现畸变。实验结果为热化疗治疗直肠癌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期刊
应用我院与天津骨科医疗器械厂合作研制的动脉瘤夹及夹持器33个治疗31例不同部位的颅内囊性动脉瘤。其中27例用单夹夹闭瘤颈,1例因瘤颈宽大而用2个夹子夹闭。另1例瘤颈宽大者仅用单夹夹闭部分瘤颈后予以肌肉包裹。1例行动脉瘤孤立术时用单夹夹闭瘤体远端载瘤动脉。1例小动脉瘤襄被完全电灼。仅2个动脉瘤夹因性能不良而废弃。术中28个瘤囊经穿刺和切除证实夹闭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