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课堂教学过程入手,从分类学习、讲授新课、分层练习和集体归纳的方面,具体阐述了分层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实施策略,以便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分层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 策略
课堂教学过程是分层教学的具体操作和教学目标实现的阶段,是分层教学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分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教师如何在因材施教的指导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分层教学,我们选择“同教材,同进度,异目标”的方式,其基本要求是:教师要做到分合有致,让全体学生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钻研教材,依据已确定好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来实施教学,确保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
1.基本步骤
分层教学既关注学生的共同要求,又顾及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有面向全体学生“合”的环节,又有因人制宜的特殊步骤。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将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概括为:分(分类学习)——分和结合(讲授新课)——分(分层练习)——合(集体归纳)。这样,不但自然地融进了复习、新授、课堂练习和课堂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比较好地解决了各层次间的动静结合。
(1)分类学习
这一过程放在课首,大约持续3—5分钟,由C层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基础知识,考察一下他们的掌握情况,接着,由A、B层的学生简单的说一下即将进行的新授课,了解他们的预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在讲《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框时,教师用PPT展示提前设计好的题目,让C层学生进行回答,这些题目只设计基础题目,督促C层学生完成教学目标:①影响价格的因素都有哪些;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的内涵;③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然后,展示为A层同学设计的题目:根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例子,说说价格变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种开放的题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同时,也可实现共享资源,为教师上课提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
(2)讲授新课
这一过程以问题为主线,步步设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的主体。这一过程大约持续20-25分钟,采用“显性分组” 和“隐性分层”相结合的形式,即分组是显性的、外在的,分层则是隐性的、内在的,同时,分组和分层都不是固定的,课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在教学任务进行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时,我就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基础题:①四种消费心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②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题:①比较四种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的差异?②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拓展题: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时代意义。
这些问题的设置,不仅涵盖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所有知识点,而且实现了由易到难的递进变化,能充分调动各层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在问题呈现出来后,先由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不同组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一般情况下,基础题由C层的同学来回答,提高题留给B层,拓展题则留给A层。这样,给每层的同学都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便于激活课堂,改变一贯沉闷的政治课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认真听取,依据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点评,纠正答案中的错误,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对于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回答问题时所存在的问题与认识上的误区,及时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以利于顺利地进行学习;对于A层的学生要拓宽视野,启发他们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引导他们得出科学的答案。最后,由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和教材对新课进行必要的补充与小结,这一阶段是简单的集体授课,是分层教学过程的合的阶段。
(3)分层练习
这是在集体讲授后,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的信息,进行随堂练习,以便巩固所学的知识。这一阶段大约10分钟,所以,练习题不宜过多,但一定要具有层次性地进行。
随堂练习一般和学生分层相对应,可设计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要求每个学生必做基础题,在完成基础题以后,自由选择其他层次的题。题目设计的具体要求:基础题,设计结构简单,特征明显的,和知识点相对应的题目,以帮助C层同学巩固基础知识,实现当堂达标;提高题,一般采用基本题的变形题,增加难度,体现知识向纵深化发展,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拓展题,把当堂的知识和时政相结合,拓宽A层的知识面,把所有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提高应用能力。
(4)集体归纳
这一过程大体5分钟,是教学过程合的阶段。教师对本课堂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列出知识框架,对知识形成整体性的认识。
2.原则
(1)“三优先”原则
低层次学生可能自上学以来都是差生,不被老师重视和关心,学习上缺乏自信,自卑心强,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三优先”原则,即优先请C层的学生回答问题,优先让他们上黑板讲演,优先批改他们的练习和作业。这样就能让他们感到自己不是被遗忘的学生,并多用鼓励和肯定性的话语进行评价,打消他们其消极压抑的情绪,使其他们逐渐对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分层教学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条件和需要不同,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C层的学生要浅讲多练,放低起点,查缺补漏,弄清基本概念;对B层则精讲精练,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技能上下功夫;对于A层要少讲多练,让他们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注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思维能力。
分层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未来的发展态势是可以预知的,必定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后,逐步走向成熟,将会越来越有力地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 策略
课堂教学过程是分层教学的具体操作和教学目标实现的阶段,是分层教学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分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教师如何在因材施教的指导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分层教学,我们选择“同教材,同进度,异目标”的方式,其基本要求是:教师要做到分合有致,让全体学生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钻研教材,依据已确定好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来实施教学,确保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
1.基本步骤
分层教学既关注学生的共同要求,又顾及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有面向全体学生“合”的环节,又有因人制宜的特殊步骤。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将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概括为:分(分类学习)——分和结合(讲授新课)——分(分层练习)——合(集体归纳)。这样,不但自然地融进了复习、新授、课堂练习和课堂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比较好地解决了各层次间的动静结合。
(1)分类学习
这一过程放在课首,大约持续3—5分钟,由C层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基础知识,考察一下他们的掌握情况,接着,由A、B层的学生简单的说一下即将进行的新授课,了解他们的预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在讲《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框时,教师用PPT展示提前设计好的题目,让C层学生进行回答,这些题目只设计基础题目,督促C层学生完成教学目标:①影响价格的因素都有哪些;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的内涵;③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然后,展示为A层同学设计的题目:根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例子,说说价格变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种开放的题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同时,也可实现共享资源,为教师上课提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
(2)讲授新课
这一过程以问题为主线,步步设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的主体。这一过程大约持续20-25分钟,采用“显性分组” 和“隐性分层”相结合的形式,即分组是显性的、外在的,分层则是隐性的、内在的,同时,分组和分层都不是固定的,课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在教学任务进行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时,我就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基础题:①四种消费心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②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题:①比较四种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的差异?②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拓展题: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时代意义。
这些问题的设置,不仅涵盖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所有知识点,而且实现了由易到难的递进变化,能充分调动各层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在问题呈现出来后,先由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不同组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一般情况下,基础题由C层的同学来回答,提高题留给B层,拓展题则留给A层。这样,给每层的同学都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便于激活课堂,改变一贯沉闷的政治课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认真听取,依据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点评,纠正答案中的错误,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对于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回答问题时所存在的问题与认识上的误区,及时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以利于顺利地进行学习;对于A层的学生要拓宽视野,启发他们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引导他们得出科学的答案。最后,由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和教材对新课进行必要的补充与小结,这一阶段是简单的集体授课,是分层教学过程的合的阶段。
(3)分层练习
这是在集体讲授后,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的信息,进行随堂练习,以便巩固所学的知识。这一阶段大约10分钟,所以,练习题不宜过多,但一定要具有层次性地进行。
随堂练习一般和学生分层相对应,可设计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要求每个学生必做基础题,在完成基础题以后,自由选择其他层次的题。题目设计的具体要求:基础题,设计结构简单,特征明显的,和知识点相对应的题目,以帮助C层同学巩固基础知识,实现当堂达标;提高题,一般采用基本题的变形题,增加难度,体现知识向纵深化发展,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拓展题,把当堂的知识和时政相结合,拓宽A层的知识面,把所有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提高应用能力。
(4)集体归纳
这一过程大体5分钟,是教学过程合的阶段。教师对本课堂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列出知识框架,对知识形成整体性的认识。
2.原则
(1)“三优先”原则
低层次学生可能自上学以来都是差生,不被老师重视和关心,学习上缺乏自信,自卑心强,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三优先”原则,即优先请C层的学生回答问题,优先让他们上黑板讲演,优先批改他们的练习和作业。这样就能让他们感到自己不是被遗忘的学生,并多用鼓励和肯定性的话语进行评价,打消他们其消极压抑的情绪,使其他们逐渐对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分层教学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条件和需要不同,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C层的学生要浅讲多练,放低起点,查缺补漏,弄清基本概念;对B层则精讲精练,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技能上下功夫;对于A层要少讲多练,让他们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注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思维能力。
分层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未来的发展态势是可以预知的,必定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后,逐步走向成熟,将会越来越有力地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