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C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套牢许久的人想跑出来,空仓的人又想进去,这或多或少有点围城的味道。
  当前市场多空双方剑拔弩张,进退失据,陷入2000点保卫战。目前市场将A股的跌跌不休,归结为:一,股票供给过大,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大小非解禁带来股票供给大幅度提升;二,市场信心不足,导致入市资金减少,资金供给有限,股票过剩导致价格下跌;三,经济悲观预期导致股市走软,投资者缺少买入看多的理由。
  然而,我们认为,一些看似有理的论据往往经不起实证的检验。
  底部在下行通道中构筑
  巴菲特曾经说过,人们贪婪的时候,我恐惧;人们恐惧的时候,我贪婪。目前正好是市场多数投资者恐惧的时候,市场加速下跌,跌穿了2000点。
  表面上看,目前市场距离历史性的大底越来越近。通过估值对比可知,目前A股市场相对05年及08年两个底部而言,具有很强的长期投资的诱惑力,但盈利下行周期和国际接轨的因素亦会导致A股中长期估值下行。因此,简单的估值对比并不具有可靠性。
  IPO停发值得关注
  新股发行融资额已经接近历史低位,新股发行虽然还在继续,但IPO发行批文暂停发放已持续三周之久,但不久创业板又重新开始审核。从历史对比来看,05年、08年两次历史大底均出现新股停发,本次发行批文停发尽管并不表示新股停发,但这仍属于重要的政策救市释放的信号。不过未能坚持停发新股批文,反映监管层仍致力于健全新股发行的市场化的内在调节机制。
  9月24日发行的新股——洛阳钼业,投价报告根据申购情况定价6元,结果被监管机构砍去一半,最后定价3元;发行股份从5.4亿降到2亿;募集资金从计划35亿降到6亿!而整个10月份仅有一只新股发行,由此可见监管机构呵护市场的用心良苦。
  但目前融资压力仍未见明显缓解,更多的情况是,A股仍在高估值融资压力下被迫接受所谓价值投资的诱惑。如果上市融资被看作是一种合法的掠夺,那么,二级市场的投资注定无法逃避以脚投票的命运。
  大小非解禁压力对市场影响
  从过去两次大小非解禁高峰期与指数的对比来看,大小非全流通规模与指数下跌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反而是在阶段性高位解禁规模最大,市场处于阶段性低位,解禁规模偏低。
  2009年第四季度大小非解禁创出历史新高,达到2.48万亿元,而2010年第四季度大小非解禁规模更是创出3.27万亿创历史纪录。目前市场普遍担心中小板和创业板出现大幅减持可能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这并不是目前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
  股票资产比例严重偏低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存在纠错的机会。目前中国家庭在股票资产上的配置比例不过5%,而对应美国家庭资产配置比例高达18%。这就是中美两国股市走势的差别所在。
  美国QE系列货币政策出台创造了股票市场的虚假繁荣,而中国货币宽松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却推不动中国股票市场的繁荣。过去10年,黄金价格涨了6倍,而中国房价涨幅亦不过如此。
  对美国家庭而言,配置房产和风险资产是主线;对中国家庭而言,配置房产才是效用最大化的。这就是资产市场出现背离的原因,但这种差别是因为两个国家对房市和股市的差别化态度导致的。
  我们认为,按照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房地产配置比例不应该高于家庭资产的50%,股票资产配置比例不应该低于15%。所以,目前中国家庭对股票投资的比例过低,这才是未来市场启动增量资金的来源。钱从银行理财产品和房地产市场走出来,流向蓝筹股的市场。
  结合估值、供给及政策导向来看,第四季度的市场环境有望适度改善,因此,在维稳行情主线下,10月初行情或仍可保持适度热络,但整体格局并没有发现重大拐点,建议10月中下旬可边走边撤,无须恋战。随着市场重新走入下跌通道,底部愈加明显,2013年我们或可适当乐观。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教育事业上的信息化建设也不断完善。在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已经越来越普遍。虽然在信息化教学方面高职英语课堂已经取得了一
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充分
本周(1月16日至1月20日)沪深300指数3涨2跌,每天的涨跌幅都在1%以上,波动剧烈。在周二上涨4.88%,创下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当日最大涨幅的帮助下,全周累计上涨4.58%,周K线2连阳。日K线继续在60日均线以下,但是距离只有0.53%,季均线斜率也向下,仍然是偏空格局。  元旦后就反复提到持仓量下降是现阶段最好的止跌讯号。本周依旧是这个基调,近月合约持仓量22日移动平均值仍然保持下降。首先
为了抑制内地一、二线城市房价在上半年的回暖,征收房产税将“扩大试点”的消息,再度甚嚣尘上。尽管现在是社会多元的语境,却因为一些媒体总在试图掌控这些热门话题的主导权,因而出现在有关征收房产税之上的一系列混沌与奇谈怪论,混淆视听在所必然。  围绕房产税征收的说法有很多,焦点集中在征收房产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各方对此的解读可谓五花八门,主要包括有,以此来:1、打压楼价;2、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3、进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