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并发输尿管梗阻的治疗进展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为2%~7.5%[1,2].肾移植后输尿管梗阻如果诊治不及时,就会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有重要意义[2,3].本文就肾移植术后输尿管梗阻的各种治疗手段作如下综述。

其他文献
目前,器官移植技术已成为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之一,它使人类改变了传统药物治疗方式,改变了外科只切不建的习惯定势,已经和正在解决人类重要生命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衰竭的难题,为医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免疫抑制治疗一直是器官移植成功的基石,为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受者在器官移植后必须接受免疫抑制剂(ISA)治疗.移植成功后,受者在恢复原已衰竭脏器功能的同时又进入了另一种病理状态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2009年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于2009年10月16-19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5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器官移植盛会。
期刊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制成功,器官移植受者的存活率得以提高.全球器官移植受者已突破100万,让器官移植受者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国内外器官移植中心的奋斗目标.因此,器官移植的远期并发症愈来愈受到关注,骨骼系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质疏松和骨折.由于器官移植受者的原发疾病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严重影响骨折愈合,那么受者一旦发生骨折,临床治疗将十分棘手.因此,预测骨折的风险,采取恰当的
期刊
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是造成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达40%~78%[1],发展成重症肺炎后治疗难度加大,病死率更高.本文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Flu)替代环磷酰胺(Cy)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接受allo-HSCT治疗的高龄(≥55岁)和(或)合并脏器功能损害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2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6例,急性淋巴细胞自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预处理时,HLA相合供者移植的9例采用改良白消安-氟达拉滨(BuFlu)方案,其中Flu
自环孢素A(CsA)应用于临床器官移植受者以来,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移植肾的存活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与CsA相关的毒副反应包括肾毒性、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的高发生率不仅严重影响了受者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移植肾的长期存活.他克莫司(Tac)作为一种更强效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可比CsA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那么,对于出现CsA毒副反应的肾移植受者
期刊
干细胞( stem cell)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它们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群的大小,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分化成为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经过30多年基础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1年,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实验室分别从小鼠胚囊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为干细胞克隆研究奠定了基础;1997年,以“多利”羊为代表的生物克隆技术问世;1998年,美国威斯康辛
期刊
西罗莫司(SRL),即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在美国的临床应用已经接近10年的时间,与其他的免疫抑制剂一样,临床医师也付出了相当的时间去学习如何最优化地使用它.虽然SRL已被批准术后与环孢素A(CsA)联合做为免疫抑制方案,但一些中心仍倾向于不在术后直接使用SRL,特别是肥胖的受者,因为容易引起切口愈合不良。
期刊
在西方国家,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的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是肝移植最常见的适应证,约占所有肝移植的40%[1].在中国也有不少HCV相关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而肝移植后HCV复发相当普遍,并带来严重后果.有研究表明,约30%的HCV感染受者在肝移植后第5年进展至肝硬化、移植肝功能丧失甚至死亡,并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这一比例持续增加[2].做为肝移植受者的基础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和
期刊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波士顿施行了全球首例成功的肾移植,此后,临床肝、胰腺、肺、心脏、小肠等实体器官移植相继取得实质性突破.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器官移植已经成为挽救众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最有效手段.迄今为止,全球已施行各种器官移植超过100万例次,长期存活者不断增多.但是,单个器官移植的成功并不能挽救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器官联合移植与多器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