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gm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就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让学生获得文学知识,提高素养,陶冶心灵。高职学生由于学习主动性、习惯等原因,在学习语文这些基础课时凭个人喜好,有很大的被动性。本文由此展开探讨,寓情感教育于教学,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情感教育 高职学生 语文教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出自韩愈《师说》的文字,强调了老师的职责,然而,当下的教学工作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还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教育已成为目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主要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使学生感到身心愉快的教育,能融洽师生感情,激励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和求知欲,在良好的心境中畅游知识的海洋。尤其是高职学生,行为处事带有很大的情绪化,而他们又是以接受职业教育为目的的,因此,让他们了解各种职业前景,使他们认识并体会到每一种职业都是崇高而伟大,形成一定的敬业精神;防止并矫正因学业基础差,或受到挫折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甚至反社会倾向;可以通过一些有争议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以促进道德态度与科学精神的结合;进一步培养他们深刻的学习体验和感受,以致从对学习效果的体验发展为对学习目的的体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性;培养他们正确的而非庸俗的审美观,用优美的作品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熏陶他们,感染他们。因此,情感教育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很好地把握和运用,才能较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情感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材的不同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共鸣,完成教学任务。现针对高职学生的特性,谈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尊重学生个体成长,促进情感健康发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因此,尊重个体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根本。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而展开,教师要用积极的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认识个体差异,及时赏识学生的优点,在他们取得成绩时,即使是很小的不值一提的成绩,也应给予热情,及时表扬,增强其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而当他们犯错误时,应及时给予批评指正,而且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自觉认清所犯错误的实质,产生改正错误的自觉意识。因此,任何讽刺、挖苦都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结合他们所关心的话题,加以发挥,效果比较好,这些青年学生都喜欢听歌,尤其是时下热播的影视剧中的插曲,一个学生曾经为了一曲手机铃声,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这就是高职学生的特点,肯花时间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就是一种执著,说明只要花时间总会有所收获。学习也是这样,老师要懂得抓住这些点滴小事,循循善诱,适时引导。既然已经学习了音乐评论,就要懂得欣赏音乐的方法,更要运用,这样既欣赏到了优美的旋律,又更好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这样能把娱乐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良策。让学生明白,娱乐中也能学习,这比讲一箩筐大道理要强多了,学生还容易接受。所以,针对高职学生的特殊性,素质本来就不是太高,学习自觉性也要差些,教师只有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关注他们所关注的,走近学生,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调整心态,走出学习中所遇到的种种困境。
  二、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的,而文学作品就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信息,在教学中,可以依据文章内容,创设多层次多形态的教学情境,在特定情境中进行对话、交流。要做到这些,教师首要的是熟悉教材,品味教材。正如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要把对知识的真情传递给学生,自己先要有丰富的知识,饱满的感情,对作品进行感受、领悟,继而传达给学生,以引起感情的共鸣。通过这些介绍,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文中黛玉是去投奔外祖母的,加上她的个性,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体会到了林黛玉拜见老祖宗,见凤姐,让座,回话、宝黛相见等各种不同的细致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多愁善感、体弱貌美的病美人图。尽管这些学生看过《红楼梦》很少,但通过这段学习,也能多多少少产生对这部名著的兴趣,学生很用心地去体会,也就能理解一二,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多种教法,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譬如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他可以设计多种方案对同一套房子进行装修,展示不同的风格适合于不同的家庭。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创设情境,通过各种活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究,教学相长,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整个学习过程,自觉参与课内活动,获取知识。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够,教师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也是交给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以至于学有所得。如写调查报告,约定了写一个消费方面的,对于学生来说,家庭消费是他们最贴近的,也让他们感到有些好奇的,是一次了解家庭经济的很好机会,且人人都可参与的,方便易行。为了保证效果,先让学生对自己家庭做一个跟踪消费调查,了解家庭近两个月总收入及衣食住行各项支出,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小组成员的家庭消费进行分析,哪些是基本支出,哪些是精神支出,哪些是本人消费的,哪些支出是不必要的。同学之间相互分析,最后把这些成果写成报告,每个同学都兴奋万分,而且有内容写,很好地进行了一次应用文的习作,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让他们明白了家庭的收支,要合理消费,更要绿色消费。再有就是通过不同家庭消费的分析、比较,分析其合理性与否,也加深同学之间的协作,进一步燃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尽管成绩提高得不是很快,能积极参与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已是不错的了。还有在学习《雷雨》节选后,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戏剧的理解和体会,让学生当一回话剧演员,组织学生表演那段母子父子见面的片段,分小组评选最佳表演组,评到最佳表演,还可以得到加分。学生很有兴趣,自告奋勇上台,演周朴园的老成奸诈,鲁大海的则是勇敢无所畏惧,表演的同学积极投入表演,观看的同学则不时被一些滑稽的表演而逗笑,无论如何,在笑声中同学们再次品味了戏剧的内容。   四、借助朗读,激发学生情感。
  在语文的学习中,朗读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抒发情感的方式,高职的语文教材同样选取了古今中外的优秀佳作,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情感要素,读来既让人赏心悦目,又受益匪浅。首先是老师的朗读,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朗读课文是最基本的功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直接灌输学生美感,把作品中的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活生生的形象,领会作品内涵,从而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如《沁园春·长沙》,不同的图景用的语气差别很大,“独立寒秋图”朗诵要深沉、有力、稳健,读出诗人卓然傲立,一览群芳的风范;读“湘江秋景图”时要激昂,抑扬顿挫。上阕的最后三句朗读时不能有失意感,而是要读出胸怀壮志的底气,下阕的“峥嵘岁月图”要读出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展示一个叱咤风云、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的形象,所以读他的诗词充满着豪情壮志。还有《荷塘月色》的宁静和月色柔美,更是直接传递给学生。
  当然,朗读不仅是教师自己要朗读,还可以指导学生朗读。如《项链》结尾处佛来思节夫人遇到玛蒂尔德的一段对话,在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两位夫人都感到意外的惊奇。人物感情变化丰富,这一段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不仅体会到欧亨利式的结尾巧妙,又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感情,再现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意境之中,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唤起感情的共鸣。
  诚然,情感教育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首先要有情,这种情来自教师所负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要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把他们当做值得雕琢的璞玉,与他们进行心灵的碰撞。反之,缺少了使命感,甚至上课成为一种负担,敷衍了事,对学生还会有爱吗?自己尚且没有情感流露,怎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呢?就如同演员扮角色一定要入戏,否则就演不出真情实感。其次是对教师知识的要求,渊博的知识能激发情感,在知识爆炸时代,教师要跟上时代潮流,不断充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仍然是当今获取知识增加见闻的重要手段。只有源源不断地汲取丰富的知识涵养,不断提高阅历水平,才能有足够的能源输送给学生,学生才得以受益。在教学上探求教材教法,教会学生会生活,会学习,师生能够平等友好地进行情感交流,教学相长。最后,丰富的教学语言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尤其是语文这类文科的教学,远比理科要丰富多样,在欣赏诗歌、阅读小说、品读散文时,为了情感的表达,需要不同基调的教学语言。如在读《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有作者对青年女学生惨遭屠戮的深切哀痛,有对热血青年舍生取义高尚精神的由衷敬佩,有对军阀当局者残害学生血腥罪行的愤怒控诉,有对反动文人恶意中伤卑劣行径的无比愤慨,有对就中国黑暗现实的深刻剖析,有对学生徒手请愿这一事件的冷静思考及意义的探索。这些思绪和感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全文激愤而沉郁的基调,在读这些语言时要与文章的基调一致。文采也是教学语言的重要手段,教师妙语连珠、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就能极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喜欢听老师讲课。当然,适当的肢体语言也是不可缺少的,不太夸张的表情、简单的手势、适宜的眼神都可加深感情的表达,激发学习的兴趣,这些必须自然大方,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杨欣.教学语言艺术.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8).
  [2]王世枚,刘先觉.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探析.继续教育研究,2009,(4).
  [3]陆瑞华.和谐语文课堂境界的构建.职业教育研究,2007,(3).
其他文献
近一时期,在南京城西古河道的十多里长的地段上,出现了三四十家经销假石棉瓦的商店,大批假石棉瓦涌进南京城,充斥建材市场,使真正的石棉瓦滞销积压,工厂生产遇到了极大困难。
期刊
<正> 高保真OCL、OTL功放电路,一般前级多采用差分放大输入,末级采用互补大功率对管输出,前后级之间直接耦合。它具有工作稳定、频率特性好、失真小等优点,因而在近几年专业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来到中国,在千千万万个教师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注重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对教师组织能力和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流产生磁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个抽象的概念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通电螺线管磁场演示仪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它采用不同颜色的发光管显示电流
摘 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必须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领悟人生意义。教师应指引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平等合作 交流理解 经验积累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学习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初中语
在彩色电视机的电路中,电解电容起着滤波、旁路、耦合和延时等作用.由于电解电容无法集成,因而在任何集成规模的电路中都必不可少.又因其结构、工艺等特点,用久常发生干涸、
<正> 正当寻呼市场日渐趋冷之际,上海国脉通信股份公司于近期推出了双向寻呼业务,此举为寻呼业开辟了一个新的经营天地,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何谓双向寻呼 目前人们熟悉
摘 要: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课程。在高职院校专业与市场接轨、课程与就业同步的发展趋势下,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制约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大学语文必须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现状 改革  “大学语
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包括自然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三个方面。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中.研究马克思的发展理论都是从一个角度或是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马克思的发展理论,所以
摘 要: 清代小说《歧路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系统再现了古代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教育观。在客观上《歧路灯》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现代教育可以借鉴的内容。  关键词: 小说《歧路灯》 教育思想 儒家思想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①人类是世界万物中唯一存在自主意识的群体,而教育正是人类在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等的社会需要的思考中应运而生的,当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