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片早衰突变体les1的生理特性及基因初步定位

来源 :玉米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得到玉米叶早衰突变体les1 (leaf early senescence 1),突变体les1从7叶期开始叶片由下往上失绿黄化,生长后期叶片黄化干枯面积逐渐增大,且突变体lesl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子粒变小、子粒千粒重显著降低.与叶片黄化表型一致,研究发现,突变体les1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且突变体les1中活性氧及丙二醛大量积累,可能与叶绿素的降解及叶片早衰相关.遗传分析表明,lesl的叶片早衰表型由单基因隐性突变所致,进一步通过混池建库和全基因重测序将lesl的突变位点初步定位在2号染色体.
其他文献
以43个玉米杂交组合及其相应亲本为材料,利用20% PEG-6000溶液在苗期模拟干旱胁迫,研究玉米苗期抗旱性的杂种优势表现,并探讨与亲本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12个组合存在正向超亲优势,18个组合具有正向中亲优势;以中单808作为对照,13个组合表现为正向对照优势.玉米杂交组合苗期抗旱性和对照优势与母本、父本、高值亲本、低值亲本及亲本均值间的相关性一致,均未到达显著水平,表明玉米杂交组合苗期抗旱性和对照优势与亲本间无明显的相关性,在育种实践中,不能根据亲本抗旱性来预测杂交种的抗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