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有这样一种声音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gri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花满山的日子,我带着爸爸的嘱托,回到阔别十年的老家,看望长眠在老家背后山岗上的爷爷。
  山风轻轻地吹拂着松树,发出细微的嗖嗖声;远处,稀稀落落的人家,升起一缕一缕的炊烟;偶尔几声狗吠夹杂着几声鸡鸣。一切,安静而祥和,缓慢而轻微。
  看着墓碑前的纸钱肆意地燃烧着,我的心变得哀婉而肃穆,肃穆得仿佛已经凝固,久久不能释然。
  忽然,几声手鼓的敲响,几句吆喝的声音,从山脚下传来,打破了山村的宁静,把我从一片苍凉的世界拉了回来。
  “棉花糖,拉丝丝,一块一卖甜滋滋!”这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这是多么温暖的声音啊!正是这种声音,让我的童年不再孤单。
  在我童年时,爸爸妈妈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丢下了我,丢下了多病的爷爷,远行去上海打工。那时的我,不到三岁,只知道妈妈就是电话,电话就是妈妈。那时的我,更多的时间是和爷爷在一起。
  偏僻的山村,去最近的小店得有七八里山路,那挑着担子走村串户的卖糖人,就是我最期望看到的人。每次来的时候,爷爷就会买好多棉花糖——那是我半夜不睡觉,吵着要爸爸妈妈时的灵丹妙药。
  每当夜深人静,圆圆的月亮爬上山岗的时候,我就在爷爷的怀里舔着棉花糖,听着爷爷“棉花糖,拉丝丝,一块一卖甜滋滋”的学样吆喝,看着昏暗的电灯泡沉沉睡去。
  爷爷离开的那天,爸爸妈妈因为买不到车票还没到家。医院里,只有我和叔叔守在爷爷的病床前。才八岁的我害怕極了,我使劲地晃动着爷爷的手,把棉花糖塞到爷爷的嘴边,哭喊着:“棉花糖,拉丝丝,一块一卖甜滋滋!爷爷,吃糖!吃糖!吃糖!”爷爷喘着粗气说:“囡囡乖,囡囡不哭,囡囡吃!”……
  想到这里,我哭了,泪水模糊了眼睛。我飞快地跑下山岗,跑到了卖棉花糖人的面前,买了一把糖。卖糖人还是当年的卖糖人,只不过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鲜明的痕迹,头发白了,背也驼了。我颤抖着,从他手里拿过棉花糖,回到山岗上,把它轻轻地放在爷爷的墓碑前。
  夜里,我久久不能入睡,睡着后,看见了爷爷,看见了卖糖人,看见了棉花糖。梦里,耳朵边一直回荡着那咚咚的手鼓响,那卖糖人浑浊的吆喝声:“棉花糖,拉丝丝,一块一卖甜滋滋!”
  教师点评
  文章以“棉花糖,拉丝丝,一块一卖甜滋滋”这个温暖的声音贯穿全文,展示了不一样的爷孙情。正是这种声音让远离父母关爱的童年有了心灵的依靠,文章情感真挚,催人泪下。文章贴近现实,是留守儿童发自内心对父母亲情的呼唤!景物描写写出了乡村独有的韵味,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作者的心情。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8分=56分
其他文献
北岛是“朦胧诗”的旗帜,其诗歌被称作是“一代人的成长小说”(张闵语)。除北岛外,“朦胧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有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这是群体特色非常明显的“一代人”(顾城、舒婷等都明确在诗歌中使用这一称谓)。了解这一群体的特色无疑有助于理解北岛的诗歌。  这种特色可以从人性呼唤、自我体认、历史反思、意象建构、艺术表现等五个角度来理解。  一、恢复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情怀,呼唤友爱,真诚信赖,追求人
期刊
2017年3月12日9时,广東大亚湾海域发现一头长约12米、重约3吨的抹香鲸身缠渔网。渔网被清除后,潜水员发现抹香鲸受伤严重,体力损耗很大。尽管潜水员利用声呐设备、声学驱逐法等引导它往正确方向游,但没有成功。13日晚,这头抹香鲸游入惠州港油库码头附近海域,直到14日下午,仍在距离海岸边不到4米范围内原地打转,15日抹香鲸被确认死亡。  这头抹香鲸在地球的最后四天,几乎全程处在人类关爱的视觉中。彻夜
期刊
【聚焦热点】  演员、节目主持人汪涵独自出资465万,在湖南发起了一项方言调查“響應”计划,“響應”其实就是对应“乡音”这两个字。他计划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進行数据库整理后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作为湖南省博物馆永久的人文类史料保存起来。  近年来,汪涵在与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交流时发现,不管这些孩子是哪里人,他们大多听不懂也不会说自己
期刊
1.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成为壮举。  ——华兹华斯  2.占有不能带来幸福,人只有在不断地追求中才会感到持久的幸福和满足。  ——趙鑫珊  3.要想知道掌权的痛苦,就该去问那些当权者;要想知道它的乐趣,就应该去问它的追求者。  ——查·科尔顿  4.我们要追求那真实的功业,要追求对宇宙人生更深远的了解;要追求永远超过狭小生活圈子之外的更有用的东西。  ——罗曼·罗兰  5.不能像走
期刊
世上可以有无数个盛唐繁华,但唯有一个王子安。  ——题记  流水落花无情也。转眼滕王阁静默伫立在江边已千年。那年语惊四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骚客也不见了踪影,长眠于海底。  在学习《滕王阁序》时,老师指着屏幕中那座宏伟的建筑说那是滕王阁时我有些感伤。滕王阁,并不因滕王闻名天下,而是因为王子安。  王子安,初唐四杰之首,龙门人,王继之后。初识他,是因为他斗鸡写檄文被逐。我那时年少,并
期刊
知道《看见》这本书,还要说起柴静的新闻发布会。我原本以為这只是一本厚厚的采访稿件,或是一本记录自己十年新闻工作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着重记下的,是那些新闻里的人,也是她这十年里的成长历程——从一个被别人批评后就会眼泪打转的小女孩,到一个走哪儿都挥洒自如的女强人。说实话,这并不是本好看的书,它让人看了心里堵得慌。  书中,一章,就是一个专题采访。二十章,就是二十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是
期刊
【例文展示一】  孝是什么?为什么孝?怎么孝?这些问题围绕在世人身边已经几世几代了,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孝。  江苏苏州一家养老院为了激励子女常来养老院看望父母,实行“奖孝金”管理制度。两个月内养老院就支付了3万多元的“奖孝金”。在我看来,这样的方式,虽然初步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但是,也让看望父母这样的事情蒙上了功利主义的色彩。在这“奖孝金”的背后,不知真孝的有几人?  如果是为了金钱而看父母,我真为他
期刊
一棵刚刚成长为小树苗的棕榈树每天看着羚羊从自己眼前走过,又看着燕子从自己头上飞过,很是羡慕它们可以自由行动,去它们想去的地方。于是这棵棕榈树问羚羊:“羚羊哥哥,你可以带我去旅行吗?”  “哦,这怎么可能呢?你没有脚呀,怎么可能随我们到远方去呢?”羚羊说完,舔了一下棕榈树干以示对棕榈树的安慰,就和自己的伙伴迈开腿脚走出了树荫。  “燕子妹妹,你可以带我去旅行吗?”棕榈树又对燕子说。  “哦,我多想带
期刊
2017年6月5日讯,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4日举行仪式,送别将于5日启程返回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3只大熊猫。  这3只大熊猫分别是6岁的龙凤胎雄性“海浜”和雌性“阳浜”以及4岁的雌性“优浜”。由于已到育龄,为避免近亲交配,将在中国寻找伴侣。  据介绍,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从1994年开始与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开展大熊猫科研合作。双方共繁育成活大熊猫10胎15仔,目前已经有8只大熊猫返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历史长河里,在人生旅途中,总有一些声音让你驻足沉思,总有一些声音让你义愤填膺,总有一些声音让你热血沸腾,总有一些声音让你感慨万千。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耳、用心聆听很多很多的声音,总有这样一种声音,让你欢喜、忧愁、深思、回味,甚至让你永世难忘……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標题自拟;②文体自选,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