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刻,他站在剧院外面,紧张地看着手表。她在电话里说可能会晚到一会儿,但他还是没想到要等十五分钟。不准时入场的话,他们就看不了歌剧的开头,而且得等到第一次幕间休息的时候才进得去。一想到这儿,他就担心得不行。初次见面的头几分钟是最尴尬的,他该怎么跟她聊天呢。看看歌剧至少还有点儿事儿干。
  好在她终于到了,穿着一身微微闪光的浅蓝色纱裙,毫不费力地跳下出租车。
  “埃德加,你好。”
  他伸出手去和她握了握手。
  “妮娜?”
  她握住他的手,过了好几秒都没放开。“我就知道是你。”她顿了一下又说,“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他想了一会儿。她怎么就知道是他呢?在等人的肯定不止他一个——大街上又不是空无一人,不过他转眼就想明白了。他是剧院前面唯一可能来自胖人婚介所的人。这个简单的理由让他觉得有说不出的沮丧。
  他们进了剧院。看歌剧的还是平时那些观众,有些人他还认识。这让他觉得挺安心、挺放松。她也注意到有人跟他点头示意、挥手问好。他心里想着:我也不算是无名之辈啦,我可算是小有名气呢。
  “那个人是‘肥麦克’,”一个男人悄悄跟他老婆讲,“他人不错,就是日子不太好过。”
  “你怎么认得他?”他老婆也悄悄地问,“同事?”
  “不是。校友。他比我高一级。我们以前老给他取绰号,还想办法整他——小男孩都那样儿,你知道的。他以前挺惨的,可怜的家伙。要不我们哪天请他吃个饭,作为一点补偿吧。”
  “不行,我的事情那么多。你看看下个星期,我得……”
  埃德加和妮娜在幕间休息的时候聊得很好。通常这样的场面会比较尴尬,他们俩却一点儿没觉得。他很开心,整个过程表现得特别自然。
  “其实我是有一点儿担心的,”她说,“我只通过那家中介所见过一两个人,还不怎么习惯。”
  他望着她:“我以前一个也没见过。从来没有过。”
  “那你肯定很紧张啦,”她调皮地戳了一下他的胸口,“快老实交代!”
  他笑了起来:“嗯,我挺紧张的。谁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啊。”
  “这下好啦,”她说,“完全不尴尬。”
  歌剧落幕后,他们俩从侧边的出口走出剧院,愉快地顺着街道往前走,来到他订好座的那家意大利餐厅。他跟她解释说,这个地方是朋友推荐的,观剧后的晚餐是这里的特色。
  “你真有心呢!”她说,“太适合打发周二的晚上了!”
  “是周一。”他纠正了一下。
  他们俩都笑了起来。
  “嗯,周二也可以,要是你愿意……”他沒继续说下去。不能说了,现在还没到再约她的时候。得等上几天的冷却期,然后再给她打电话、发邀请。中介所就是这样跟他讲的。
  “不要太心急,”他们这样告诫他,“您有大把的时间来考虑。女士也不喜欢心急的男士。要等到你们都考虑清楚彼此的心意才行。”
  走进餐厅,老板把他们领到桌前,并动作夸张地帮她拉出椅子。她点了一杯雪莉酒,他要了一杯金汤力。然后,二人面对面坐下,看着对方。
  “我爱死意大利了,”她说,“真想快点再去呢。佛罗伦萨、锡耶纳、维罗纳。”
  “罗马,”他接着说,“威尼斯、博洛尼亚。”
  “噢,佩鲁贾、乌尔比诺。”
  他们俩静了一小会儿,又都想到了要说的话。
  “我以前在意大利租过房子,”他说,“我租了两个月,整天除了坐在阳台上看书,别的啥也不干。”
  “噢!”
  “到了晚上,我就步行去广场看那些看别人的人。”
  “他们超迷人呢,”她说,“意大利人。他们让我着迷。”
  二人又静了下来。
  “你喜欢吃意大利菜吗?”他问,“我喜欢吃。”
  “噢,我也喜欢呢!”她回答,“各种各样的香草。”
  “还有橄榄油,”他补充道,“橄榄油是无可取代的,绝对的。”
  “埃德加,我跟你想的一样呢。完全没办法取代,必须用初榨橄榄油。非用不可。”
  他们俩吃得很开心。她笑话他吃意面时费劲的样子。她就能很轻松地用叉子吃面。
  “我就是不行,”他说,“无可救药。”
  “哪天我来教教你,”她说,“这可算得上是一门艺术呢。”他们俩又碰了碰杯,细细品着冰镇过的奥维多白葡萄酒。酒酸酸的,带着淡淡的黄色。他说他似乎看到酒的淡黄色流进了她的双眼。她听得津津有味。
  “说不定真能流进来呢,”她说,“反正这个想法很棒!”
  两个人喝了不少酒,老板又拿过来一瓶,放进冰里镇着。喝完酒,他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说:“说实话,我很高兴找到这家婚介所。当个胖子不容易啊,没人关心我们有多难。”
  她点点头:“太不公平了。”
  他继续抱怨道:“你也知道,瘦的人很少会意识到他们有多残忍。他们笑话我们,给我们起绰号。”
  “就是呢,”她说,“我听到小孩子叫别人‘胖子’的时候,就跟他讲:‘想想人家这样叫你,你是什么感觉!想想啊!’可是大部分时间他们做不到感同身受。”
  他拿起酒瓶,往两个人的杯子里倒上酒。“我在学校的时候被起过绰号。”他说。
  “太坏了,”她说,“都有哪些绰号啊?”
  他的目光转向别处。
  “我现在也不记得了,”他说,“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是现在想想,也不能怪那些孩子。他们都是跟大人学的。大人小时候就被灌输了这些观念,于是恶性循环,代代相传。”   “书本也是帮凶”,她说,“瞧瞧小说里是怎么描写胖人的。”
  他激动得使劲儿点头。“他们就会损我们。写胖子走路的样子,他们用的都是‘摇摇摆摆’这种词儿。还有电影里面,全是荒唐、低俗的情节——摔地上了、卡在什么地方了,好像生活真就那样似的!”
  “你以前一定过得很难吧,”她说,“想想在学校时被起的那些绰号。”
  他有点儿奇怪,也挺生气,怎么她又说到他的童年了。他觉得她不该问他有过什么绰号,那样实在是没礼貌。
  “你为什么要说我以前一定过得很难?”他很不满意地说,“你以前一定也过得很难吧?”
  “我?”她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对啊。本来就是啊,你跟我一样胖。”
  她的下巴差点儿掉到地上。“拜托,”她的嗓音一下变得冰冷,“我根本就不胖。”
  他放下酒杯,惊异地盯着她。
  “你明明很胖。甚至可以说,你比我更胖。”
  “啊!啊!”她捏着餐巾去捂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突然要来羞辱我。我真的不明白。”
  她站起身来,宽大的浅蓝色纱裙在半明半暗的餐厅里静静地闪烁。
  “很遗憾居然是这样的结局,但我也只能离开了。”
  “这得怪你啊,”他说,“是你挑起来的。我绝对没有你胖。这是显而易见的,根本不用说。”
  他要站起来找老板付账。今晚彻底变成了灾难,必须立刻终止。可当他想要起身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他卡在椅子里了,卡得严丝合缝。
  他扭了一下屁股,又扭了一下,都没用。他卡在了椅子的两个木把手中间,每动一下好像就卡得更紧,更起不来了。
  她注意到这个情况,站在桌子那头得意扬扬地看着他。
  “没错吧!”她说,“这就是证明。我说得没错!”
  他恼火地“哼”了一声,又扭了一下。正好老板看见这边的情形,赶紧冲到桌边来。
  “太不好意思了,先生,”他说,“我来帮您出来,别着急!”
  他弓下身子去扯椅腿。由于用力太猛,“咔吧”一声,一条木腿断了。
  “好吧,”他说,“等我再扯断几根木腿,就能把您解放出来了。不好意思啊!”
  她一直看着老板帮忙。突发状况让局面发生了一点儿变化。她本来打算冲出去的,可这下觉得做不到了。她挺同情埃德加的,虽然他剛刚羞辱了她。但这样尴尬、丢脸的事情不应该发生在他头上。
  “快好了,”老板蹲下来扯另一条木腿,“说不定这能给我们餐厅的菜品打广告呢!要是大家看见像您这样的肥胖人士来用餐,吃得都卡在椅子里,他们就知道我们的菜有多好吃了!”
  她倒抽了一口气。
  “你胆子真大呢!”她怒声说,“居然敢这样说我们!”
  埃德加也发怒了,但他又感到一阵狂喜,因为她上前一步,猛地推了老板一把。老板根本没料到她这一招,刚刚还扯着的木腿也没拽住,跌倒在地。
  “埃德加,”她说,“起来,套着椅子走。这样的地方,我们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他往前探出身子,把自己撑了起来,椅子牢牢地卡在他身上。他弓着腰、摇摇摆摆地出了餐厅,妮娜紧紧地跟在他身后。
  老板从地板上爬起来,望着服务生。
  “可是,我说什么了?我说什么了?这些胖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服务生没说话。他没有听到对话的关键部分,整个场面在他眼里就是个谜。
  外面还是温暖的夏夜。街上本来就没几个人,就算有人,这会儿也忙着往家里赶,没有人注意到一位体格壮硕的女士和她身边的那位男士。男士和她差不多,可能更壮硕,他套在椅子里,好像卡住了。
  “坐下来吧,”她说,“坐到椅子上,你能舒服点儿。很快就有出租车来了。”
  于是他坐了下来。
  他抬头看着她。
  “实在对不起啊,我刚才在餐厅不是故意惹你生气的。我说话没过脑子。”
  她微笑道:“我也要说对不起呢。我没有考虑你的感受,你别往心里去。”
  “不会的。”他说。
  两个人静静地等车。远处,窄窄的租屋街上有人在放唱片,传来的是好听的男高音。
  “你听,”她说,“你仔细听。”
  “真好啊,”他说,“真好听啊。”
  接着,他拍了拍自己的膝盖。“要不要坐下来,”他说,“我们一起坐着听这美妙的歌声,一起等出租车吧。”
  她朝他微微一笑。为什么不呢?除了餐厅里的那点儿不愉快,这个夜晚还是很浪漫的。她喜欢他。也许,他们俩能一同对抗这个世界对他们的轻侮。为什么不呢?
  她理了理裙子,轻轻欠身坐在他的膝盖上。
  椅腿全断了。
  (洵 美摘自《译林》2020年第5期,本刊节选,李晓林图)
其他文献
有一幅俯拍的長图,看起来挺壮观的。  一条狭长的巷子,灰暗陈旧,紧靠着两边斑驳的墙,简易的水泥板上,两溜儿排开的锅碗瓢盆、炉子、水桶……两排掌勺人的头顶,稍显密集。放大看,炉火正旺,铲勺挥舞,炖锅咕嘟咕嘟冒气。  这不是厨艺比赛,也不是百家宴,是一对六旬夫妇操持的露天大厨房。地点,就在江西省肿瘤医院的近旁,烹饪者,均为病人或病人家属。  并非刻意为之,多年前这对夫妇来此卖油条,早点时间过了,油条炸
期刊
無中生有就是编织,就是撒谎。  劳伦斯反复说:“艺术家是个说谎的家伙,但是他的艺术,如果的确是艺术,会把他那个时代的真相告诉你。”  对这一思想最富个性的表述是由纳博科夫完成的:“一个孩子从尼安德特峡谷里跑出来大叫‘狼来了’,而他背后果然跟着一只大灰狼——这不能称其为文学;孩子大叫‘狼来了’,而他背后并没有狼——这才是文学。那个小家伙因为撒谎次数太多,最后真被狼吃掉了,这纯属偶然。但重要的是:在野
期刊
谢园演的电影不算多,最有名的是阿城小说《孩子王》《棋王》改编的同名电影。阿城的小说当年在文学界是神一般的存在,尤其他的《棋王》《树王》《孩子王》“三王”小说,真实如临其境,巧妙拍案击节。  我至今仍记得《棋王》的开篇:“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主人公王一生的形象独特生动,由谢园扮演。一个貌似阴柔瘦弱的棋王,热爱象棋,在平时积蓄力量,一旦需要发力,立刻阴极阳复,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期刊
一年一度的諾贝尔奖又来了。  从2020年10月5日至10月12日,诺贝尔奖委员会陆续公布了2020年的诺贝尔六大奖项。  在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肆虐全球的当下,2020年的诺贝尔奖显得尤为特殊。一方面,诺贝尔基金会决定取消原定于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获奖者将不会按惯例被邀请至斯德哥尔摩,而是在各自国家获颁相关奖项,主办方将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线上直播颁奖仪式。  虽然
期刊
凡事都有一个与一望而知不同的真相。这可能是所有惊醒人类的剧情里最常见的一种。  唐代有位名臣张巡,是大名鼎鼎的忠烈之士。“安史之乱”时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城池,与叛军前后交战四百多次,军功赫赫,但最终因粮草耗尽而被俘遇害。据史料记载,在守城最困难的时候,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饿了就吃树皮和纸,连拉弓的力气都没有,后来相继饿死。但历代文官很少提及的是(或许也是羞于提及),那时,张巡为了
期刊
陶渊明有一首诗叫《停云》,其序中写道:“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罇湛新醪”是说新酿的酒成功了,“初荣”指花苞长成等待开放状态的最初几天,“园列初荣”以“列”字写出了花苞整齐、英挺、勃发的状态。  在现实世界里,什么时候是“园列初荣”呢?  在江南,冬末雨雪绵绵,大约在3月初,天空忽然一碧千里,窗前玉兰花粗壮的树枝上出现成百上千裹着银白苞片的花蕾,每个都直立着指向天空。人心里确信,再
期刊
当我被这个世界踢出局时,当我被身边的人有意无意地冷落、忽略直至渐行渐远时,一个老男人收留了我,他就是我老爸。  曾经的老爸胸无大志、好逸恶劳,除了老实善良,一无是处,还经常扮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他和我妈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精明能干,好胜心强;一个得过且过,安于现状。就这样,不同性格和追求的人,在一个屋檐下吵闹了大半辈子。在我的记忆里,老爸除了上班,就是到处闲逛,家里大事小事从不操心,
期刊
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一边看电视,一边玩手机。还有一些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会同时用上,因为他们感觉这样更有乐趣。同时使用多个媒体设备,叫作“第二屏效应”。  尼尔森公司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第二屏、社交网络和电视观看行为的融合,正在提升看电视的体验和乐趣,第二屏甚至导致人们看电视时间的延长。  然而,你真的以为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会让你更开心吗?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同时使用多个设备消费媒体内容
期刊
某一期《见字如面》的主题是“生死”。  其中,黄志忠读了一封信《对不起,妈,我生病了》。这是华南农业大学患白血病的研究生李真写给母亲的一封信。信中,他提到了自己治病的种种经历和家人的付出。信的最后,李真写道:“无母不成家,为了这个家,您得多保重。”“愿您能收住泪水,笑看过往。因为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在您的身边。”  本以为自己这个年纪已不会再随意哭泣,看完却已是泪流满面。夜里10点了,出租屋外万家
期刊
陈薇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哭了。那时,她刚刚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与她一起领奖的还有钟南山、张定宇等人。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那天的采访是从陈薇的头发说起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她还满头乌黑,短短半年,头发白了很多。陈薇的母亲也在电视上看到了女儿的变化:“她变老了,都有白头发了。以前在抗击‘非典’和埃博拉病毒的时候,头发都还是黑的,没一根白的,这次她是真操心了。”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