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97-02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可见,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教师们忽视了学生间的差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层教学。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呢?以下是笔者在实践过程中的几点心得,愿与同行交流:
  1 抓住两次分层时机
   一节数学课上我们要注意两次分层时机,第一次是新授知识之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都有差异,数学知识前后联系密切,新授知识通常是需要一些相关旧知识做基础和铺垫的,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教师必须在新授知识前帮学生回忆相关旧知识,而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出示相关练习题或复习提纲,采取让知识基础好的学生回答或介绍的方式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回忆、巩固知识点。还有可能本节课所教的内容,一部分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说“年、月、日”、“时、分、秒”、“认识人民币”等。而有些学生知之甚少,我们也可以采取让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将他所知道的相关知识说出来,其他学生听,这样在说听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就能逐渐达到一致。对于讲述的学生也是一种提高,“听见了就忘记了,看见了就记住了,参与了就理解了,教别人一遍就一定会了。”
   第二次分层是在新授知识之后,由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差异,导致学习效果的参差不齐。这个时候我们要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他们设计有梯度和层次的课堂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一般来说,我们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课堂练习设计可以参照分层教学教学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达到相应的目标即可。第一层是对学生当堂所学新内容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测;第二层是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的检测;第三层侧重于能力的检测。第一层练习只要认真听讲都能顺利完成,第二层练习要求中等生必须完成,第三层练习主要是安排给学优生,给他们锻炼的舞台。从而在一节课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所发展,都有成功的体验。
  2 教学方法“扶”与“放”,教学结构“分”与“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扶”与“放”的度也要有所不同。对学优生主要是“望着他们走(学)”,即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习,不需太细的指导。对中等生主要是“指着他们走(学)”,即重在点拨,适时指导。对学困生主要是“扶着他(她)走(学)”,即重点辅导,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对学习上的困难耐心、细致地辅导。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优等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中等生可以让他们合作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者让学优生给予一定帮助;对于学困生,老师可以将他们集中在一起重点辅导。再如:教学2、3、5倍数的特征时,让学优生自主探索规律,中等生做适当的提示,学困生则直接告诉他2、3、5的倍数的特征即可。这样做既能激发学优生的求知欲,又能保持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尽量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学结构要有“分”有“合”。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合”,又有兼顾各组学生的“分”。保证一节内既有统一的讲授、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指导、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辅导。把辅导学困生,培养优等生的任务真正落实在课堂上。其基本模式是“合”(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分”(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合”(反馈回授,课堂小结)——“分”(分层练习,反思提升)。当然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和学生的情况灵活变通。
  3 提问设计要有层次
   “思起于疑”,课堂提问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还能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对于学困生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较为简单的问题,较复杂但又必须要掌握的问题可以采取让水平较好的学生先回答,学困生复述的方式,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于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进一步训练他们的能力。还可以把一个问题分解了解、理解、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的问题,让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主动积极地进入角色,是不同的学生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
   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设计如下一道习题。
   一个正方形,削去一个角,剩余部分还有几个角?
   这是一个结论开放题,寥寥几个字看似简单,其实题目本身却折射出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会通过截线的不同位置得出不同的答案,而学生在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可以使得每位学生都得到相适应的数学学习,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95-02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语文教师应注意课堂提问艺术。  1 触动神经   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
随着组织工程骨研究的深入,用于较小骨缺损治疗的颗粒工程骨技术已基本达到临床治疗要求;但针对大段骨缺损治疗的工程骨技术,与临床应用尚有较大距离。从仿生学角度重建工程骨的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每天六句话”的练习,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以此为契机,能为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做好铺垫.rn
1997年9月23日,中国共产党云南民办科技机构委员会,在云南路达高技术股份集团有限公司会议室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党的15大精神。会议由党委书记刘广善主持。云南省属民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势在必行。化学是九年级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要真正实现增效,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本文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精讲精练方面做以阐述。  【关键词】化学课堂; 减负; 增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98-02       随着现
【摘要】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学活动中我们进行了思维教育的探索,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其次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注意指导学生反省思维过程,并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歌唱语言基于生活语言,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语言不仅是歌唱艺术创作的基础,也是其它艺术形式创作的依据.歌唱语言脱胎于生活语言又区别于生活语言,是声乐界不争的事实.我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99-0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力实施素质教育,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内容并没有减少。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构建高效的课堂呢?  1 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1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二甲双胍对HaCaT角质形成细胞活性及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药物刺激后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运用C
磨矿是选别前极其重要的准备作业、磨矿作业单元工作的优劣(处理量大小,磨矿产物粒度组成,磨矿用水和能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矿厂技术经济指标的高低。在选钼厂通常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