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都有余力再造一个世界”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这五个人,雷平阳、陈先发、李少君、潘维、古马,五个笔画不同的姓名,五个象征的符号,五个通向不同世界的语言的炼金术士,在某些时候,也是呓语和白日梦的收集者,要将他们的诗歌——在我们这个时代既是通灵宝玉同时也可能是污秽不堪的顽石——集合为一本书。一本书因为承载了这象征的世界而变得莫测起来,《五人诗选》作为一个实体指向的是无比开阔的虚空,而虚空,在我们这个时代,可能是最大的意义。
  五人中的陈先发者,桐城人也,天下之文皆备于此。我见过陈先发一面,印象深刻的居然是他的鼻子,挺拔俊秀,我直觉这是一个嗅觉发达的诗人,他把鼻子伸向了故纸堆里,并真正闻到了古典幽微的气息。他在中年的时候读王维,却通篇是对王维的反动。陈先发或许有些醉心的是王维那主客体不分的“坐看云起时”的哲学,但陈先发极其现代的敏感让他对这种“齐物论”保持有足够克制的距离。在语言的风格和气息上,早期的陈先发更接近李商隐,他几乎是以通感式的物象的描摹来创造一个声色并茂的世界——在某些时候是一种致幻的巫者之言。但陈先发显然不愿意做一个故作玄虚的巫师,他有更大的胸怀,东哲西哲,古学今学,后来的陈先发变得更加坚硬起来,他将污秽的历史和污秽的现实泼向他早期那些光滑美丽的语词,他用痛苦来加深他的深情——他曾经是一个多么深情的抒情诗人——但现在,陈先发在历史和现实的缝隙中读到了更为混沌的东西,所以他必须创造出一种新的哲学和一种新的诗体,在2014年,这些创造综合为《黑池坝笔记》,他分解了他的形象和稳定的诗歌结构,在一派“胡言乱语”中求证哲学和诗学的新可能。
  雷平阳,云南昭通人也,初见此人,觉其面目黝黑,隐隐有匪徒之气。后又见其着长袍方巾亭亭玉立于逝水边,若有君子之风。雷平阳将他的诗歌牢牢钉在一个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云南、昆明、昭通、蒙自、澜沧江、金鼎山农贸市场……这是理解雷平阳的起点,诗歌的发生学因为嵌入了历史地理的标志而变得可信并具体起来。但这却远远不是终点,雷平阳的方法是,从具体的地理出发,借助语言的星际航程,抵达一个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大千世界。这个世界与雷平阳保持着地理和血缘上的双重关系,在地理上,语言再造了一个疆域,血缘上,语言重构了个人。雷平阳有时候急于摆脱这种不自由的在“世界之中”的状态,他要开解心中的杀伐之气,代以慈悲。李敬泽说:“雷平阳的诗其实也不是观世音菩萨,是游方癫僧,泥腿子不衫不履。他不是在找一座容身的庙。他是在庙起庙废、残垣断壁中参悟世间法。”雷平阳是正在走向慈悲的诗歌匪徒,他若饮酒,则离慈悲更进了一步。
  李少君者,湖南湘乡人也,毕业于武汉大学,不日,我观樱花于武大校园,有人遥指落英缤纷,曰:“此当年李少君卖诗之处也。”李少君的诗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像是一个自然的行者,在山水的行走中发现世界的善与美。李少君似乎无意和这个世界发生剧烈冲突,他总是轻描淡写地将日常生活的戏剧性化解为一派散淡的静物画,他有时候是画中人,浑浑然物我两忘,有时候他又作旁观者,指点一番然后潇洒遁去。李少君是红尘中的隐者,他的诗歌与他的人生有某种隐秘的同构,他并不急于追求某种虚假的深刻,因为他知道,深刻只有作为一种自为的状态,才能真正成全好的诗歌和好的诗人。李少君汲汲而为的,是构造一种平衡的美学逻辑和诗学结构,我们都以为他走在阳关道上,而实际上,他可能是手持平衡木的舞者,正努力走在时代分裂后的残山剩水中,他的平衡木就是他的降龙杖,他说:疾!于是万水千山都是情。
  潘维,余杭人氏。有友人曾语我曰:潘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吾素未谋面,不知也。潘维的诗歌以写“江南”著称。江弱水曾评其诗:“潘维以他的感性江南获得了诗坛的声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声望自有其局限性,相当于偏安的后主们在整个中国版图上事实上的节度一方。专注于某个地域的写作往往如此,而且如果这一写作具有较为明显的同质化倾向,则局限性会来得尤其突出。潘维那些混杂着精致的颤动与疲倦的个人化语境,已然成为当代中国诗歌的一处名胜,但是,那助长我们成熟的因子同时会让我们衰败。一旦诗人宁愿安驻于自己的写作模式中,那么,他应该嗅到危险的气味了。事实上,潘维正在耸动自己的鼻翼:作为婚床的太湖,为什么,也会是棺材?”江弱水的评论已经道尽了我对潘维“诗歌江南”的肯定和忧心。但在某些时候,批评家也应该反躬自问,这种担忧是否多余?即使从谱系学的角度看,潘维也不能简单地划入陈后主和李后主的系列,潘维和他们一样多情,但潘维以一种紧张的现代感化解了延续性的颓废,江南总是在一次次书写中重生。这正是我对潘维每首诗后面的献者深感兴趣的原因:《白云庵里的小尼姑》2002-7-1致陆英;《梅花酒》2003-1-23给柯佐融;《童养媳》2003-5-19给顾慧江;《香樟树》2003-10-31给王瑄;《苏小小墓前》2004-12-3给宋楠;《炎夏日历》2005-8给方石英。这些对于读者来说全然陌生的时刻和陌生的名字,却正是潘维诗歌的密码,在这个意义上,潘维仅仅是在为自己写作,无论是为了情欲还是不朽。至于“江南”是否会接受他的这种含沙射影,潘维说了不算,我们说了也不算。谁说了算,不知道。
  另一位诗人,古马,来自甘肃。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当下,甘肃都是边地的边地,远方的远方。在中国的诗歌传统中,一直有一种独特的观看位置,那就是在中心眺望边地,并将边地作为文化的他者而进行景观化的表现。雷平阳的诗歌已经挑战了这种位置,并试图对之进行逆转。所以对于古马的阅读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继续站在中心的位置——哪怕这个中心是假想出来的——將其诗歌做一种“异”的解读,异域化和异域化的美;另外一种是抛弃这种中心的幻觉,将自我他者化,将中心他者化,将其诗歌理解为一种内在于其时其地的存在和书写。两种阅读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之链,而古马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一首诗歌中隐晦地表示了抵抗:罗布林卡其实只有一个人和一首诗,那就是秋风。
  2
  再谈谈诗歌史。
  熟悉诗歌史的人都会记得,早在1986年,有另外五个人,有另外一本《五人诗选》——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和经典诗作选集,北岛、江河、舒婷、杨炼、顾城的《五人诗选》。   这五个人不需要我们过多解释,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文本的角度,他们构成了一座座纪念碑,在198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他们的写作像一道闪电,照亮了那个时代的晦暗不明。中断长久的现代主义诗歌写作传统被重新激活,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舒婷的《致橡树》……他们在语言的荒芜和意识形态的虚假中重建了诗歌的真,而这正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首要品质:以真的语言和形式来塑造真实的,切合个人心灵的认知方式和世界景观。
  朦胧诗塑造的是大写的人的形象,个人被置于巨大的历史洪流之中,它虽然以个体的方式发声,但是这声音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带有集体的印痕。那一代诗人拥有强历史的记忆,并在这种记忆的裹挟中将自己化装为叛逆者和反抗者,他们选择站在世界和历史之外对世界和历史进行质疑和审判,在这一过程中,建构了一种浪漫主义和崇高美学——而这种浪漫主义和崇高美学,却隐约与他们颠覆之物暗通款曲。
  这正是第三代诗歌极力反对的东西,朦胧诗在无限的复制和仿写中已经构成了另外一种意识形态,而他们提供的美学谱系似乎也过于宏大和抽象,因此,一种更强调语言、个人和具体日常经验的美学被召唤出来,如果说朦胧诗需要的是一个大写的人,那么第三代诗歌汲汲所求的就是一个小写的人,反讽是这个人的语调,碎片化是这个人的生存。
  朦胧诗和第三代诗歌基本上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已降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写作的两极,我在2006年的一篇论文《〈尚义街6号〉的意识形态》中早已指出,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歌几乎是同时起源,而非一般的诗歌史所描述的那种线性的前后承继。它们几乎是一体两面——正如90年代的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只是这个一体两面的变种一样,它暗示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写作在20世纪的限度。“诗到语言为止”“诗到经验为止”等等的表述都是这一限度的极端化呈现,在它们的诗学观念的内部,是一种强烈的一元论和对抗式的写作美学。
  好在,另外一本《五人诗选》出现了。本质的问题不是20世纪的《五人诗选》和21世紀的《五人诗选》的物理性时间区别,本质性的问题在于,此《五人诗选》开创了一个全然不同的维度,如果说朦胧诗开启的是一种对抗式的写作,并在这种对抗中塑造了自我和历史的经典形象,那么,雷平阳、陈先发、李少君等人的诗歌写作则开启了一种对话式的写作,并与包括欧阳江河、西川、翟永明、杨键等人的写作一起,在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诗歌传统和诗歌图景。在这个诗歌图景里面,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其一曰有一种内在于世界和历史的个人,这个人不全然是恨者,同时也是爱者。
  其二曰有一种复杂的综合性被确立,历史,现实,哲学都被内置于一种对话的机制,更多元的诗歌景观由此呈现。
  其三曰有一种更悠远的诗歌谱系,这些诗歌似乎跳脱了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传统,而与更悠远的精神资源发生互动,古代性而不是现代性被重新激活。
  其四曰有一种东方诗歌的美学,内视,静观,省察,游走,顿悟,婉转,况味,悲悯,求索,守成……
  应该还有其五,其六。也应该还有更多未被注视到的写作。
  但已经说得太多了。真正的诗歌都不需要太长的序言。真正的诗歌有时候甚至并不需要作者和读者。就像这本书——《五人诗选》——也许可以谐音为《无人诗选》。没有人的地方,诗歌还存在吗?或者说,诗歌究竟可以抛开人类多远?无论任何,正如博学的艾柯所言:永远都不要妄想摆脱书。这句话也可以这么说,永远都不要妄想摆脱诗歌,永远都不要妄想摆脱诗歌给我们的意义。
  因为“似乎都有余力再造一个世界”。
  因为这五个人就是一种意义的所在。
  2015年5月10日于北京
  2016年2月4日定稿
其他文献
基于地缘、史缘、血缘的关系,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陆学者如是说  十多年前,我在题为《天南地北的台湾文学》的文章评述“2004年3月的台湾‘总统’选举,实际上是一场‘南北战争’”时写道:  ……这种南北分野的现象,早在20世纪末的台湾文坛就有所反映,当时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是以台北为基地,在城市现代化的导引下,延续中华文学的传统,创作具有鲜明中国意识的作品和色彩缤纷的都市
期刊
在现代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自身呈现为奇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已转化为一个表象。……这一世界之影像的专门化,发展成一个自主自足的影像世界。在这里,骗人者也在骗自己。  ——居伊·德波《奇观社会》  我们的社会不是一个奇观的社会,而是一个监视社会。……我们不是置身于圆形竞技场中,也不是在舞台上,而是处于全景敞视机器中。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  瓦尔特·本雅明生长
期刊
“我只能是一个痛苦的理想主义者。”在发表于1979年的那篇著名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中,“优雅,淡泊,像一幅淡墨的山水画”的女作家钟雨对女儿说道。一时间,随着小说的广受争议,“痛苦的理想主义者”也传遍文坛,成为作者张洁本人重要的自我形象,成为那一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形象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这一称谓特指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登上中国社会舞台的知识分子。“痛苦的理想主义者”这一形象究竟呼应着一个怎样
期刊
自文学写作从大文化体系中独立出来,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以来,虽然集创作家与批评家为一身者已成传统,创作与批评常常是各有追求,自行其是的。创作家瞧不起批评家,认为批评家不过是从事创作失败了的家伙,或是文学大厦砖缝中的“寄生草”。而近代西方受了不中听批评的作家,更是恶言相加:有人说批评家是补锅的,弄出来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要多;有人说批评家是一只叮人的公蜂;有人说批评家是一只糟蹋葡萄园的驴……而大多数的批
期刊
编者按:2016年4月4-9日,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前主席、诗人、文学理论家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教授受云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诗人、文学理论家李森教授之邀莅临云南大学,与云南大学文学院师生畅谈诗歌创作与当今世界文学的状况。其间,埃斯普马克教授与李森教授于4月6日上午,双方就诗学、诗歌创作,以及理论研究、小说文体的创作,在语言上的同构关系上进行了深度讨论。
期刊
《夏济安日记》(1946.1.1—9.29)扉页的反面录着19世纪末两位诗人的诗句,其中一首是Lionel Johnson的《黑天使》:  Do what thou wilt,thou shalt not so,  Dark Angle!Triumph over me:  Lonely unto the Lone I go;  Divine,to the divinity①  (不让自己屈服于黑天
期刊
时间:2017年11月17日  地点:桂林榕湖饭店·会议中心  主办:中国现代文学馆 《南方文坛》杂志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人员:本刊年度奖评委与获奖者、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六届客座研究员、广西文艺评论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文学院相关学科师生以及媒体等  主持:张燕玲 黄伟林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各位师友早上好!欢迎大家参加第八届“今日批评家”论坛,本届论题是“新时代与文学的总体性视野”
期刊
在近来的学术研究中,英雄模式的国家历史叙事的重要意义以及抗日战争在此中的关键地位催生了中国现代文化研究的多门分支学科。邓腾克(Kirk A. Denton)在研究中国博物馆中的战争表现时注意到:“1949年后,在试图建立强大统一国家想象时,政治宣传和党史学强调了战争的史诗性胜利。”②这导致对革命叙事的描绘强调阶级斗争、英雄主义以及与之伴随着的牺牲者。邓腾克借用詹姆斯·爱德华·扬(James Edw
期刊
涉深水者得蛟龙  閻 纲  陕西地面出作家,特别是小说家,能在沙土地里捏出油来,互相摽着劲儿干。没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就没有柳青的《创业史》;没有柳青,就没有路遥、贾平凹和陈忠实等一批俊才脱颖而出,其中最年轻的就是白描。白描涉猎各种文艺样式,包括电视剧等,而以长篇《苍凉青春》和知青题材的报告文学蜚声文坛,成名很早。  白描敢于弄潮,浪遏飞舟,三十二岁竞岗《延河》主编,1993年深圳全国首次文稿拍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去年新创办的《中国文学批评》季刊,是一份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刊物。也许还应该加上“高定价”,薄薄一本竟定价一百元。但这是学术含金量高的刊物,贵一点读者也能接受。该刊我每期必读,2016年出版的第二期刊出的《夏志清文学史观质疑》这组文章,有助于国内学界破除对夏志清的迷信,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读后获益匪浅。打头文章袁良骏先生的《夏志清的历史评价》(以下简称“头条文章”),写得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