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的护理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的护理意义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10年5月收治的151例血液透析患者行血管造瘘手术,同时将临床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1例内瘘患者手术失败,其余患者情况均良好。结论:加强患者内瘘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和透析方法,有效保护好内瘘,可明显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确保良好的透析效果。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内瘘 护理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的在于替代肾功能衰竭所丢失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而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命线,要想获得理想的透析质量和血流量,就必须有良好的内瘘做基础【sup】[1]【/sup】,因此,对内瘘的保养护理及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加强血管内瘘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选择2006年9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51例,男81例,女70例;年龄15~80岁。其中内瘘患者105例,腹股沟置管16例,直接动脉穿刺22例,长期中心静脉置管8例。因高钾血症猝死3例,脑血管意外1例,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5例。
  透析方法:所有患者血透前需将手臂部1根动脉和静脉吻合在一起,称为瘘管。血透时将穿刺针穿入瘘管,并与人工透析机相连。该透析机可净化血液,滤除体内积聚的代谢废物。患者血液透析2~3次/周,每次3小时,透析时血流量在200~250ml/分。
  
  护 理
  心理护理:应向患者说明内瘘的目的、意义及该手术对治疗的帮助,并告知患者造瘘时可能会出现的疼痛等一些不适,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以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内瘘术后的护理:瞩患者术后5~7天内保持术侧肢体干净,避免潮湿或碰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注意观察手术部位血流是否通畅、内瘘口处有无血肿、局部有无渗血等,并告知禁止在造瘘侧手臂进行动静脉穿刺、测血压、抽血等操作,以免造成内瘘闭塞【sup】[2]【/sup】。要协助患者将内瘘侧肢体抬高至水平以上30°,以利静脉回流,减少内瘘侧手臂肿胀,防止末梢水肿。内瘘术后一般需6~8周待血管扩张或管壁增厚方可使用。若过早使用,一定要确保穿刺1次成功,以免引起水肿,缩短内瘘的寿命。内瘘术前不宜使用肝素等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血透期间内瘘的护理:因人体制作内瘘的血管极为有限,因此在建立内瘘时,一定要遵循先上肢、后下肢,先非优势侧、后优势侧,先远端、后近端的原则。应首选非优势前臂挠动脉与头静脉的吻合,因该部位建瘘较易,术后患者生活不受限制。但注意内瘘仅可供透析使用,严禁在此推注高滲液体,防止静脉炎发生。在透析结束24小时后,指导对穿刺处用热毛巾湿敷,加强手臂锻炼,使血管扩张充盈。教会患者保护自身内瘘,做到透析前手臂清洁,透析后穿刺部位避免当日接触水,以提高和延长内瘘的寿命及透析效果。
  防止血栓形成:内瘘手术3个月内血栓形成通常与血管吻合术有关,需要手术处理;而后期多因血流量不足、脱水、低血压、高凝血等因素促成有关;另外由于反复定点穿刺导致静脉壁纤维化和狭窄,进一步促发凝血,这也是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应指导患者采用局部热敷或用硫酸镁热敷,2次/日,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扩张内瘘血管。如早期血栓形成,可采用尿激酶25万~30万U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在动静脉瘘近端穿刺桡动脉缓慢注入;若无效则及时行内瘘再通或修补术。
  内瘘并发症的护理:①血流量不足:表现为瘘管的杂音震颤减弱,动脉管道负压增大,泡沫形成,血管充盈不足。其原因多为功能性狭窄或器质性狭窄或反复穿刺后血管内膜增生等,因此,要严格穿刺技术,切忌反复定点穿刺。对功能性狭窄应采用热敷护理措施,而对器质性狭窄则行血管扩张术。②感染:因个人卫生不良、血透后淋浴、穿刺消毒不严等,使穿刺点被污染。表现为瘘管局部红、肿、热、痛,并伴瘘管闭塞、全身发热、寒战等,严重者血培养呈阳性,发生败血症。故指导患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切忌定点穿刺侧肢体抗炎治疗,防止祸及瘘管。若内瘘感染严重时,应停止使用内瘘,改用暂时性血管通道;如一旦血培养证实败血症,应立即使用有效抗生素。③假性动脉瘤:表现为瘘管静脉过度扩张呈瘤状,主要是过早使用内瘘、定点穿刺、血液反复外滲等原因。其护理方法为待血管成熟后使用,采用阶梯法穿刺时应选好穿刺点,力争一针成功。
  血透结束时的护理:由于动脉化血管压力高,透析结束时若处理不好,就会发生血肿,直接影响下次透析和血管内瘘的寿命【sup】[3]【/sup】。因此在透析结束后,应采取压迫止血法,止血时要注意按压的力度,以不出血为准,并且必须以指压。拔针后迅速用无菌纱布按压,常用示指或中指压迫皮肤进针点及血管进针点,手臂可稍抬高,以减少静脉回流阻力,加快止血。但注意压迫时间和压力要恰当,以不渗血和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时间5~10分钟。也可用压力止血邦迪、钮扣式止血带及纱布卷止血,然后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即可。
  
  结 果
  本组结果显示,1例患者因年老体弱,且未加强锻炼及透析期间的护理,因此导致内瘘穿刺失败,其余患者内瘘情况均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讨 论
  随着目前血液透析技術的不断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sup】[4]【/sup】。据资料报道,血管内瘘成熟的早晚取决于患者血管自身条件、手术情况及术后患者的配合等,所以在内瘘成熟前,如患者急需血液透析时,注意切不宜过早使用内瘘,以免引起血肿,可暂时采用临时性血管通路。内瘘成熟时间一般为1个月,为此最好在成形术后3~4个月后再使用。
  本组观察显示,血管内瘘具有相容性好、通畅率高、血流量大、可反复穿刺等优点,且无外瘘导管脱落的危险,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感染和血栓发生率明显减少,如保护得当,可长期使用【sup】[5]【/sup】。因此,要让患者了解其内瘘对生命的重要性,重视自身的营养状况,保持内瘘侧皮肤清洁。要密切观察透析过程,在透析结束当天,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并用无菌敷料覆盖4小时以上,以防发生感染。其缺点是穿刺后止血较困难,常需人工按压。总之,保护好血管,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指导患者不断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以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透析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红梅.血液透析内瘘使用与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与护理杂志,2002,2(4):108.
  2 张翠杰,于庆霞,辛淑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3):43.
  3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第2版.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107.
  4 高丽,李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55.
  5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滑膜骨软骨瘤病的综合影响表现。方法:收集10例主诉各关节区肿胀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评价分析,所有病例均经关节镜证实为滑膜骨软骨瘤病。结果:10例其中膝关节5例,肘关节2例,髋关节2例,下颌关节1例;年龄28~58岁,平均46岁;男7例,女3例。结论: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表现为软组织肿胀伴散在钙化小体,滑膜增厚。
摘 要 目的:探讨和总结用腓骨、髂骨进行植骨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用腓骨中间支撑、髂骨周围填塞植骨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3例。结果:术后均达到临床愈合,术后平均住院18天,无术后严重感染,无其他并發症发生,术后随访疗效均可靠。结论:取腓骨中间支撑,髂骨周围填塞植骨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方法可行,临床疗效可靠。  关键词 取腓骨 髂骨 植骨 治疗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  do
以汽车CD 托架注塑成型为例,结合生产实际问题,构建了产品CAE 分析模型,运用Moldflow2015 软件对产品材料推荐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了初步仿真,对注塑过程中的翘曲、熔接痕、气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作为单体,N,N–亚甲基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利用反向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交联微球,研究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分散剂浓
病历资料  患者,男,78岁,体重85kg。因慢性肾衰入院,需血液透析治疗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入室时BP 150/90mmHg,HR 94次/分,心电图及其他化验结果正常。选择锁骨下进路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以右锁骨中点下方1cm处为穿刺点,沿锁骨后方进针,顺利在位,回血通畅,经导丝引导置入血透双腔深静脉导管,置管顺利,接输液通暢。术毕听诊双肺无改变。以肝素盐水封管后送回病房。在血透过程中发现流量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企业适应市场化改革需要,转变经营理念,探索和建立
摘 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颈动脉夹层动脉瘤(CAD)的诊断价值。方法:确诊CAD患者22例,分析其CTA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比较CTA各种后处理对CAD的显示。结果:所有患者CTA检查均可显示CAD真腔呈偏心性狭窄,血管壁增厚,并清晰显示假腔,6例假腔较小的患者,需结合原始图像观察。结论:MSCTA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等优势,应作为CAD诊断及复查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为了提高聚丙烯(PP) 的导热性能,扩大其使用范围,采用价格低廉的商用石墨对PP 进行改性,利用转矩流变仪制备了PP/石墨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粒径为2 μm 和20 μm 的石墨及其复配
目的:探讨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治愈27例(96.4%),死亡例(3.6%)。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
随着大尺寸交互式显示屏的普及——从大型室内和室外显示屏到电子白板——灵敏度高、快速响应触摸操作且能够制成各种尺寸和形状的先进材料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