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观察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等。结果 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Hp根除率为92.9%,治愈率为95.2%,标准治疗组Hp根除率为71.4%,治愈率为85.7%。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高。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奥美拉唑;胃康灵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37-01
本文主要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疾病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医院住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4例为调查对象,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79岁。年龄在31-79岁之间,平均年龄51.62±14.10岁。其中男性为48人,平均年龄52.17±14.06岁;女性为36人,平均年龄50.23±14.26岁。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每组均42例。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以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等方式,应用个体化问卷调查表。
1.2.2 诊断标准 依据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下发的[1]《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判定患者的病理学分型。
1.2.3 治疗方法 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前5d每天给予奥美拉唑40mg,阿莫西林2000mg,胃康灵一日3次,一次4粒,分两次口服,治疗后5d每天给予奥美拉唑40mg,胃康灵一日3次,一次4粒,替硝唑1000mg,克拉霉素1000mg,分两次口服。标准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2次/d,克拉霉素1000mg,阿莫西林2000mg,每天两次口服,治疗14d。
1.3 统计分析 应用多元SPLM3.0软件统计处理数据。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纳Zung自评量表(SDS),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 果
2.1 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Hp根除率及临床治愈率比较见表1,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Hp根除率為92.9%(39/42),治愈率为95.2%(40/42),标准治疗组Hp根除率为71.4%(30/42),治愈率为85.7%(36/42),两组Hp根除率、治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Tbil169.73±17.62(umol/L)、61.26±15.11(umol/L)、171.57±11.74(umol/L)、60.74±15.10(umol/L);ALT259.49±64.23(IU/L)、84.50±16.90(IU/L)、233.99±97.19(IU/L)、74.50±16.92等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见表2。
3 讨 论
我国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Hp感染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病的重要原因[2-4]。最早根除Hp感染的方法是单一应用一种抗生素治疗,不但疗效很差,而且极易产生耐药。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随机对照研究(RCT),将84例Hp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标准治疗组)。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Hp根除率达92.9%,治愈率为95.2%,远高于标准治疗组;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较标准三联疗法安全有效,其性价比更高。
参考文献
[1]胡伏莲.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中的临床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9):713-714.
[2]徐娴,张振玉.雷贝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6):401-402.
[3]徐海燕.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维B 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15):2065-2066.
[4]王宽成.潘托拉唑及甲硝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09,8(2):42.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奥美拉唑;胃康灵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37-01
本文主要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疾病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医院住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4例为调查对象,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79岁。年龄在31-79岁之间,平均年龄51.62±14.10岁。其中男性为48人,平均年龄52.17±14.06岁;女性为36人,平均年龄50.23±14.26岁。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每组均42例。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以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等方式,应用个体化问卷调查表。
1.2.2 诊断标准 依据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下发的[1]《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判定患者的病理学分型。
1.2.3 治疗方法 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前5d每天给予奥美拉唑40mg,阿莫西林2000mg,胃康灵一日3次,一次4粒,分两次口服,治疗后5d每天给予奥美拉唑40mg,胃康灵一日3次,一次4粒,替硝唑1000mg,克拉霉素1000mg,分两次口服。标准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2次/d,克拉霉素1000mg,阿莫西林2000mg,每天两次口服,治疗14d。
1.3 统计分析 应用多元SPLM3.0软件统计处理数据。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纳Zung自评量表(SDS),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 果
2.1 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Hp根除率及临床治愈率比较见表1,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Hp根除率為92.9%(39/42),治愈率为95.2%(40/42),标准治疗组Hp根除率为71.4%(30/42),治愈率为85.7%(36/42),两组Hp根除率、治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Tbil169.73±17.62(umol/L)、61.26±15.11(umol/L)、171.57±11.74(umol/L)、60.74±15.10(umol/L);ALT259.49±64.23(IU/L)、84.50±16.90(IU/L)、233.99±97.19(IU/L)、74.50±16.92等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见表2。
3 讨 论
我国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Hp感染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病的重要原因[2-4]。最早根除Hp感染的方法是单一应用一种抗生素治疗,不但疗效很差,而且极易产生耐药。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随机对照研究(RCT),将84例Hp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标准治疗组)。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Hp根除率达92.9%,治愈率为95.2%,远高于标准治疗组;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较标准三联疗法安全有效,其性价比更高。
参考文献
[1]胡伏莲.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中的临床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9):713-714.
[2]徐娴,张振玉.雷贝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6):401-402.
[3]徐海燕.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维B 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15):2065-2066.
[4]王宽成.潘托拉唑及甲硝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09,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