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长发掩埋的时光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angda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
  范云舟抱着书本走向教学楼,正四顾清晨景色,些许嘈杂声涌入耳畔,等到回过神,她已被一辆自行车撞倒。
  她坐起身,低着头揉膝盖红肿处。撞得不严重,心里的委屈比疼痛多。她把乱飞的发丝拢到耳后,抬头,发觉对方错愕地盯着自己。
  范云舟连忙把左边的头发放下来遮住脸颊,收敛心神认真看了看。撞她的是一个穿着机车夹克的男孩子,胸口不知道为什么鼓鼓的。他头发比一般男生的长不少,轮廓分明,神态却懒洋洋的,此时正在不远处扶着车,满脸不耐烦。
  “喂……你没事我就先走了。”接着就是自行车的叮当声响。
  范云舟挣扎着起身,拍干净身上的尘土,再三抚顺头发,确定瀑布般的秀发已经遮住了左脸颊,才大步跨上阶梯。
  上完了课,范云舟漫不经心地走出教学楼,就看见前方香樟树下,之前撞过她的那个男孩,双手抱臂靠在树干上,一只脚还轻轻往外踢着。
  男孩冲到她面前:“嗨,你……”
  范云舟抱紧胸前的书本:“又怎么了?”
  男孩挠挠头发, “我刚才是有点急事。你没事吧?”
  范云舟翻个白眼:“没事,不会讹你钱让你送我去医院,甚至都不需要药水。”说完拐弯往路上走。
  “喂,我叫章暄。”
  在男孩粗犷洪亮的声音里,范云舟没回头,边往前走边抬起手摇了摇,讲出自已的名字。
  也許是章暄过于引人瞩目,范云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经常能在校园内遇到他。有时候他独自骑着那辆叮当作响的自行车,有时候和一群男孩们走在一起,然后从一堆笑笑嚷嚷的人群中探头出来:“嗨,范云舟!”
  她日常都尽量把自己隐于人群,突然被注目,感到分外不自在。范云舟一紧张就情不自禁抚上侧脸,埋于掌心的只是硬币大小的红色胎记,却仿佛烈焰灼烧。
  范云舟敷衍地点点头,章暄却是绝不会放过的,必然要走到她面前说一两句闲话。范云舟向来惜字如金,只应答几句,旁边已有人叫嚷和吹口哨。
  她咬紧嘴唇,握紧了双手,只觉得左脸颊的那块胎记如烈火如寒冰。她低着头,抬脚便走,全然不顾童暄在后头大喊大叫。
  B
  又有一天,范云舟刚出了宿舍楼不远,空中开始落雨。她正考虑是返回宿舍拿伞,还是快步冲过雨帘,耳畔传来叮当声,是章暄那辆自行车。
  “上车。”章暄两只脚支撑着,一只手掀开墨绿色雨衣,露出自行车后座。
  范云舟还在犹豫,章暄恶狠狠重复:“上车!”
  她迟疑几秒,看着章暄满脸不耐烦,慌忙坐上后座,手脚不知如何摆放。又听到章暄粗声粗气道:“抱住我。”范云舟听话地把手环上去,冰凉的手臂触及温热的身体,像幼年第一次尝到巧克力,口头心间,都是心惊胆战的甜蜜。
  厚重的雨衣完全遮住了范云舟前方的视线,她只能低着头,看着自己略微打湿的小腿、移动的砖红色地面和|央速旋转的轮胎。外面雨声阵阵,她却好像被安心放置于一隅,默默珍藏。
  还有一次,她在校园内慢走消食。快走到宿舍门口时,范云舟感受到肩膀上轻轻的力道,回头,见到那张熟悉的脸,她觉得左脸颊发烫,想要去捂,抬抬手,又忍住了,只好没话找话: “干什么呢?”
  童暄拉开一点他的皮夹克,坏笑道:“这个小家伙病还没完全好,又送它去了趟医院。”
  范云舟凝神一看,章暄怀中是一只棕色小猫儿。她问:“你撞我那天,怀里是不是……”
  章暄手指轻轻揉着猫儿头顶: “那天我刚在学校里捡到它,看它病恹恹的,就急忙送它去宠物医院,所以撞你之后很没礼貌就走了。”
  他们并肩而行。
  “那之后都是你在照顾它?”
  “算是吧。你今天有没有什么开心的事情?”
  “没有。”
  章暄笑了起来: “那我让你开心开心。最近学了个魔术,变给你看。”
  范云舟一愣神,接过章暄递来的猫咪,就看到他把骨节分明的大手摊开,夸张地转了一圈,和她面对面站定,手伸向耳后,摸出一枚硬币。
  虽然范云舟早就看到他把硬币藏在袖子里,动作也非常不连贯,还是忍不住笑了。怀里的小猫仿佛也看懂了这个蹩脚的魔术,喵喵叫了起来。
  章暄得意非凡: “等我下次学了新的再变给你们看。”
  C
  渐渐地,身边有个人陪着散步、聊天、吃饭、逗猫,范云舟居然体会到一些别样的乐趣。
  章暄总爱盯着她的侧脸瞧。纵然秀发把胎记遮得好好的,范云舟心下也有些酸楚。自小在这上面承受了太多探究目光,她原以为章暄会是不一样的。
  熟识之后范云舟才知道童暄不仅是运动健将,而且为人幽默风趣,很有人缘,只不过心思没放在学习上,成绩实在是有些糟糕。彼时是高三上学期,每次模拟考都是冲锋的号角。月考成绩放榜时候,红彤彤的榜单前挤满了人,范云舟拉着章暄去看,章暄凭着身高优势带着她一起挤了进去,果然看到范云舟的名字挂在前头。章暄笑嘻嘻对范云舟道了恭喜,扭身就要走。范云舟非要找到章暄的名字不可,章暄满不在意似的把自己名字指给她看,已经是年级五百名开外了。范云舟还要说些什么,早被章暄拉走了。
  于是第二天,范云舟请章暄喝饮料,章暄正无聊地翻着墙壁上贴的各种彩色便签,范云舟忽然说“我给你补课吧。”
  章暄“啊”了一声才回过神来,皱着眉毛望了她半天:“不用了吧,反正我成绩都没救了……对了,我觉得你把头发扎起来会更漂亮。”
  范云舟脸颊发烫,还没收拢脸上的表情,发觉脸侧伸来一只大手,带着灼热的温度,把她左边的头发归拢上去。
  范云舟心跳如鼓,章暄还在面前絮絮叨叨:“女孩子呢,还是头发束起来最好看。”
  她收敛心神,翻个白眼:“我是很认真地在跟你讲学习的事情啊!”
  章暄收回了手,依旧笑嘻嘻:“我也很认真啊,你脸形纤瘦,眼睛也漂亮,遮住了多可惜。”   发觉范云舟一直在瞪着自己,章暄只好道: “我爸妈都懒得管我了,我估计高考就随便混混。”
  “但是——”但是高考成绩不仅是这几年中学生涯的总结反馈,更可能改变今后的人生轨迹,范云舟要说的太多太多,却也知道这些大道理章暄听过太多遍,无法打动他。她从日常谈话里隐约知道章暄父母各自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但两地分居,并不多管他的生活和学习,只给足够的生活费和零花钱,章暄破罐破摔也多半带着赌气意味。他并不是不聪明,甚至有几门课能受到老师称赞。
  范云舟一口一口喝着冰凉的西瓜汁,等到脸颊不发烫了,才对章暄道:“你成绩提高到全校前三百,我把头发扎起来。”
  章喧嚷嚷:“凭什么呀。”
  范云舟露出大大笑容:“就凭我是你的好朋友。这对我们俩都是很好的挑战,很公平。还是说,你不敢比?”
  章暄道:“谁不敢了,比就比!”
  D
  范云舟行动力很强,第二天晚自习前就去童暄教室门口堵他。若是从前,面对那些惊诧质疑的目光,范云舟肯定会脸红着跑开,或许是昨天的豪言壮语给了她勇气,范云舟虽然还是脸发烫,但她在隔壁教室门口足足站了十分钟,面对章暄惊讶的目光,还伸手去把他一直拉到了自习室,免得他反悔!
  等范云舟把一堆模拟题扔到面前时,章暄双手抱着头嘟囔:“服了你了,能不能少布置点任务?”范云舟已经会在章暄面前大笑,认认真真给他画好今天要复习的重点习题和段落,又告诫他不懂的可以和自己探讨。
  章暄還要耍赖: “不会麻烦你吗?”
  范云舟眨眨眼: “温故而知新。”
  等到写完一套物理试卷,范云舟伸伸懒腰,看到对面的章暄,做题很认真,长长的刘海垂下来半遮着他的眼睛,和初见时桀骜不驯的那个章暄截然不同。范云舟不禁想起那个小小的“赌约”,扎头发对其他女孩儿是日常小事,对范云舟而言却意义大不同。
  范云舟记得很小时候,母亲是会给她梳辫子的,直到去学校念书。她印象很深,小学时候的早餐是馒头和鸡蛋,她把馒头递给同桌,小男孩却厌恶地大声叫, “我才不要你的东西,丑八怪”。从此,“丑八怪”这个称呼伴随了她整个小学生涯。纵然一直留着很长的头发,到了中学,同龄人也会当面背后叫她钟无盐。
  于是很多年过去了,直至现在,她都不会露出那半边脸。实际上头发搭在脸旁,不仅遮住视线,而且燥热难耐。她也会幻想自己有光洁的面庞,能够大大方方地束着头发,穿漂亮的裙子。这个诱惑太大,只出现在梦里。
  E
  不知不觉,冬去春来,范云舟的成绩依旧保持在年级前端,章暄的成绩名次也在稳步上升。
  等到高三下学期中旬考试,章暄已经到了全校360名了。这次他主动拉范云舟去榜单面前看,得意扬扬道:“我快达到目标了,你也要兑现哟。”范云舟笑着点头。
  这半年多来,他们两个相互鼓劲打气。章暄开始习惯每天晚上做习题,空闲时间背单词,遇到不懂的题目也会主动去问老师。至于范云舟,在章暄面前可以毫无顾忌大笑,也能主动和班上同学搭搭话,甚至认识了几个章暄班上的朋友,原来大家都对高冷的她充满了好奇,用最温和的态度来对待她,没有人提起她脸颊上那块红痕,哪怕偶尔她忘记遮掩。
  高考的时候范云舟发挥稳定,童暄也考得不错,当然也早早超过了当初他们约定的目标。章暄一直嚷嚷: “你得言而有信呀。”
  那是在礼堂里,他俩为了接下来的毕业舞会做准备。他们跳最简单的华尔兹,范云舟一只手搭在章暄的肩膀上,一只手放在章暄的掌心,腰被轻轻握住,几乎迈不开步子。
  柔和音乐响起,范云舟只觉得浑身上下僵硬无比,一不小心就踩到章暄的脚背。
  “看来我真的没有任何音乐细胞。”
  章暄低头冲她笑笑,反而拉着她往外跑。
  逃离开黏腻的空气,范云舟觉得呼吸都顺畅了不少。章暄拉着她跑到操场,四周空荡荡,只有一枚暖黄的月亮挂在天幕,以及静默昏黄的路灯光。
  章暄放开她的手,低头捣鼓一番手机,把她左边脸颊的头发拨到耳后,把一只耳塞轻轻放进耳蜗。他灼灼的目光仿佛拥有了质量,暗红色胎记几乎让范云舟感到疼痛。
  她在章暄的带领下轻轻起舞,章暄靠在她另一耳畔,温柔的鼻息扑打在她面颊上,范云舟轻轻闭上眼,只随着音乐回旋。
  F
  毕业典礼那天,童暄大清早就把范云舟拎出门,逛了整整一天才挑到两人相配的礼服。等到晚上,章暄早早弄好了头发,就不断在还在化妆的范云舟身边转悠,眼睛忽闪忽闪的,好像他们一起抚养过很久的那只猫咪的眼睛。
  范云舟拿着童暄送她的发带左右为难。她没自己扎过头发,弄了几次才知束发也需要技巧。有女同学看不过眼,帮助她弄了很漂亮的发型,丝毫不提其他,只夸她好看。
  当章暄执着她的手,在礼堂里翩翩起舞时,范云舟脸颊两侧第一次感受到轻盈的微风。一曲完毕,同学们年轻光洁的脸庞都充满了欢乐的光芒。范云舟终于和他们一样。
  范云舟只记得小时候,妈妈特别爱给她扎双马尾,她还不懂得旁人目光的含义,在街上奔跑玩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渐渐等到上了学懂了事,听了太多讽刺,才开始把头发放下。哪怕她想去努力讨好别人,大多数人都只会叫她丑八怪。这个被长发掩埋的红痕,是她漫长的压抑的青春时光的全部证明。
  一双温柔的大手轻轻拢起她的头发: “我觉得,女孩子扎起头发来最好看。”
  第一次,红痕接触了清新的空气和灿烂的光线。它没有爆炸,也没有蔓延,红色的胎记依旧好好地依附于她的左脸颊,是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生命馈赠给她的礼物和伤痛。
其他文献
这是一颗星星最固执也最浪漫的坚持。我会让这个看起来微弱、遥远的梦挂在人生的星空。远一点,不要紧,只要它在,抬头的时候,双眼就能映出光亮。  白炽灯照亮了案头的文件和材料,打印机持续嗡鸣,让人忍不住产生眩晕。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时常在案前神思恍惚,呼吸跟着发紧。杭州的秋天有点动荡,发疯似的回温,又迎来阵雨,醒过来,已经要长袖着身。9月,我搬进新租的房子,图方便,经常往柜子里胡塞一通,出门前要找一件平
期刊
我想了很久,明白所谓人生就是无数小事积累构成的,所以每件小事都很重要。我想听你继续讲那些重要的小事,可好?  以前想象一个人在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生活的情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在图书馆消磨掉整个下午,或者一个人安静地到处走走。  现在我正如之前想象中那样,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生活着,偶尔听到一些以前常听的歌时会有些想念一些人。  这是一个干燥的城市,空气中缺少水分,尽管誉为母亲河的黄河从旁边流过
期刊
《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仗义疏财,喜爱结交天下英雄,曾帮助过林冲、宋江、武松等人。他是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嫡派子孙,因陈桥让位有德,家有宋太祖敕赐丹书铁券。那么这个给柴进提供保护、带来特权的丹书铁券为何有如此威力呢?  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即老百姓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为了安抚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孙,赐柴氏丹
期刊
一  我喜温暖和阳光,讨厌深夜与寒冷。但上大学前的那一年时光,北国的夜风生生吹了三百个日夜,即使是仲夏星夜,也能感到一阵细风扑面而来。  我和阿晓就这样隐没在北国的夜。  阿晓是我的邻居,与其说是同学,我更愿意认为她是一个同伴。奋战高三的路途总是孤独而痛苦的,有个陪你一起早起晚归的人,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似少了一半。  阿晓人瘦瘦的,皮肤很白,身上总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药香,每当清风徐来,空气里的药香弥
期刊
我一直觉得人生随缘就好,所以我很少会对未来抱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明天就是明天,我不会去想明天会怎样。似乎有些消极,但谁让我是没心没肺的人呢?  上次我是坐硬座回的家,本来我已经做好了应对一场枯燥而痛苦的旅途的心理准备,但没想到的是,和我坐在一起的居然是我的一名同学。我窃喜,至少有个可以说话的人了。更令我没想到的是半路上车的一位姑娘也是一个很开朗的人。  我们就一路聊天,从电影、电视剧到人生观、世
期刊
1  不知不觉,居然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可以坐下来写写,谈谈自己中学、大学以及工作的一些经历,再顺带恬不知耻地给后来人一些微不足道的经验。  最先想起的是五年级的作文兴趣班。那个时候就有了现在非常流行的“走班”,学校里把对作文特别有兴趣的孩子分在了一个班里,大家一起跟着老师来学写作文。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来写长大后的理想。当时,我记得我写下了一个非常肉麻的句子——“我长大后要成为像某老师一样的好老
期刊
那时我并不懂得,理想最重要的不是“想”。而是为了它。你需要努力、奋斗。甚至挣扎、抗争,而努力和抗争才是理想最重要的部分。  理想不是奢侈品,因为构建理想不需要任何付出和代价;然而理想也是最昂贵的奢侈品,连单纯地憧憬一下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距离全国研究生统考还剩下100天整时,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人生;在离考研只有90天的时候,我终于决定,重新捧起书本。踏上极具挑战性和戏剧性的考研之旅。  家人和身
期刊
人生总归不如游戏,既不能存档,也不能重来。而既然每一个终点都是起点,每一次得到都是失去,每一种选择都是放弃,那倒不如竹杖芒鞋,迈步从头越……  一  我的坏心情从高考结束,一直持续到六月底。  那年,考前老师信誓旦旦拍着胸脯告诉我们不会考的题型,最终以一道十二分的大题的形式,笑话一样出现在了高考试卷上。  我考完数学走出考场,就见到隔壁班的数学课代表站在不显眼的角落里抹眼泪。瘦瘦小小的姑娘在这种时
期刊
再次走进教室,感受与以前完全不同。这些孩子刚刚从幼儿园毕业。他们内心对这个新环境也是不确定的,而作为新老师的我则成了他们在新环境中唯一能依赖的入。  1  那时刚学过一篇课文《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我想当一名物理学家。像爱因斯坦一样。但这个梦想在初二时就被我彻底放弃了。我对欧姆定律、电路图一窍不通,上课时望着黑板,心思不知不觉就飘到了课堂外。我的物理在初三时成为所有科目中最差的一科,期中考试,只考了
期刊
太多的未知朝著自己涌来,一瞬间,人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海底,四周皆是混沌。唯有头顶的幽光传来细微的声响——如果真的找不到方向的话。就顺着光走下去吧。  1  我从未想过,居然会有编辑找我写关于梦想的文童。  这个美好如幻觉的词语,曾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作文本上,而十五岁的自己咬着笔头,写下一个又一个言不由衷的职业:发明家、医生、老师或是科学家。笔迹深深浅浅地落在纸上,恍若一场半真半假的梦境。  可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