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一位中国画家为母亲河歌唱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彩谱写最美的歌声”——
  中国诗人艾青,四十年前
  如此赞美日本画家东山魁夷
  幻觉和梦境般的作品
  今天,一位中国画家的《长江之歌》
  流过东山魁夷的故乡
  以笔端的线条作纤绳
  躬身贴紧长江奔流不息的姿势
  拉近踏浪而行的人生
  和闪烁满江波光的渔歌
  拉响惊涛刻在铁铸千山的印痕
  拉动铺向水天一色处的滩草
  与蒹葭色调四季变幻的韵律
  即便是几朵雪花飘过浪尖
  一片朝霞穿透残夜,点点鸥影
  融入水天月色,或者江鱼
  从波涛间倏然腾跃,尾鳍
  划出弧线的流丽,都成为他
  以画笔歌唱大江的音符
  如果拉回东山魁夷先生
  早已远去的身影,他或许发现
  将母亲河注入生命河床的
  中国画家,在墨彩之外
  富有沧桑感的长江之歌
  一直在血脉里回响
  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展出丁觀加先生画作选《长江之歌》。
其他文献
我住16层,老贾家住33层,这天傍晚,我隔着窗玻璃望着远处那轮惨淡的夕阳,眼巴巴瞅着它懒懒散散地钻进地平线。  此时,手机铃声响了,是一个微信语音电话。屏幕上,老贾呆萌的头像一闪一闪地呼叫。老贾也就是退休之后才玩起了微信。在文广新局当局长那会儿,每回见着他,他都是脚不沾地、马不停蹄地忙乎,就像离了他这座城市的广电系统立刻就会陷入瘫痪似的。  老贾也就是我这么叫唤,别人还都没来得及改口。老贾也乐得人
期刊
生活中再平常的事,细细一想,也会悟出些不平常的道道来,你有,我有,他也会有。  就拿樓上楼下来说,住楼上和住楼下的人家,心理感受和生活状态就是不一样。  那些好不容易争到一楼的人家,心里的那份优越感藏都藏不住,家家都会将自己的小院打理得井井有条或者别开生面。  还有好些个住一楼的人家,多半会得寸进尺,今天搭一个阳光房,明天撑出一把遮阳伞,后天兴许还会种上几棵果树,那股子霸气,挡都挡不住。  住楼上
期刊
江苏省镇江市,是一个江水拍岸、雨润苔青的美丽城市。“东乡”在镇江古城以东,处于吴头楚尾的那个位置,古称“润东”。 如今的东乡老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东乡,东乡的人也老了,岁月的痕迹爬上鬓角眉头,然而记忆中的老东乡却越发清晰,在梦中,亦在笔下。我的故乡并不在东乡,然而这份浓浓的故乡情,我在编辑《老东乡》的过程中,感同身受。  东乡话,古吴音  含有古吴音的东乡话曾是东乡人的标志,正合了“少小离家老大回
期刊
清城区于1988年随清远撤县建市而设立,是清远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城区位于广东省中部,清远市最南端,与广州、佛山市接壤,地处珠三角核心区
我的家乡高桥六十年代还是四面环江的江中小岛,岛内河网纵横,沟渠交织,学习游泳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记得刚上二年级的时候,一放暑假,我们就跟着队里的孩子们奔向圩里西头岸的小河边,看着他们一个个光着上身,噼里啪啦往河里跳,然后在水里忽上忽下,像鱼儿一样舒展着身体,嬉戏打闹。太阳热辣辣地照在头上,一点都不显热,心中羡慕极了,总想着哪一天自己也跳进小河里,欢快地畅游。  在那个年代,家乡的河塘,水清澈见底,渴
期刊
(美)泰勒·考恩 著  世纪出版集团  2015年4月  被誉为“下一个弗里德曼”的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的著作《大停滞》中文版已经面世,这本仅五万字的小书,在西方掀起轩然大波。中国著名科技作者涂子沛对此书也是极为推崇,他认为此书开启了一个非常好的话题,无论是从科技的角度,还是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和方向而言,都值得借鉴和思考。  考恩在书中提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观点:美国经济已经陷入停滞,1970年
我国经济增长是否触底,是一个时期以来学术界和政府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经济增长问题上,我们既不能陷入唯增长论——以经济增长代替一切,不考虑实际承受能力,不考虑自然环境,因为不计代价、牺牲环境的增长已经难以为继,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同时也不能无所作为——任由经济运行下滑,因为自由放任时代已经结束,当代世界各大经济体都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况且没有持续的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就难以解决就业、
蓑羽鹤  在一部讲述冰山沉船的电影中,站在船头的杰克和露丝张开双臂,仿佛在高高飞翔俯瞰世界。当这种梦幻动作出现时,音乐响了。感人的梦想都需要音乐伴奏。  《泰坦尼克号》是二十年前的老电影了。当年他们摆这个造型,不知心里想到的是哪种鸟。哪种鸟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呢?  山鹰能俯瞰荒原,白鹭能俯瞰湿地,绿头鸭能俯瞰湖边芦苇荡,但荒原湿地芦苇荡显然和世界不是一个层级。其他鸟更是等而下之。鸽子看到楼顶有只
期刊
之前提到我每次“遇到名家的偏 爱”问题,总是不免焦虑。紫砂史600年,时大彬、陈铭远的影响,不必我多嘴。我们活在无所不知的时代。而现代人总是不免比较,现代的知识,是一种比较的知识。其实各个文明、各个门类、各个名家,不可率尔比。  但顾景舟,总是有点躲不过。其实我也从未弄懂过顾景舟,不好说,也说不好。只是我知道,長话不能短说。  2013年左右,忘了地点,展览上看见顾老的十几件作品,周围人声鼎沸,我
期刊
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在苏北地区一个叫程圩的小村庄。小村庄位于淮沭河下游入海口,是远古时期地壳运动形成的面积巨大的冲击平原,也是天然的粮仓。村庄依山傍海,临盐田,境内水源充沛,河道纵横,是个鱼米之乡。  程圩村里风光好。村庄里的小溪,涓涓细流的流水声,谱成了一首欢快的乐曲。小溪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和一条条欢快的鱼儿。岸边,一排排垂柳,两岸垂柳相对出,倒映于水中,构成了一幅如梦的画境。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