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快乐转身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莹:
  她独具慧眼,从心灵深处、潜意识层面解析探讨人性。在亲子关系、厌学、网瘾、早恋、考试恐惧等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与解决方法,是一位卓越的心灵导师,被誉为效能专家。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代表作有《别让家成灾》《幸福女人那三件事》等。
  新生命的到来,给新妈咪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然而,逐年增多的“产后抑郁”发生率如一团乌云笼罩着新妈咪。
  “产后抑郁”会妨碍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正常相处,会影响婴儿正常发育生长。
  更有研究发现,忧郁的母亲抚养的婴儿,
  日后会面临较容易出现暴力行为的风险,他们较难控制情绪。
  作为新妈咪,该如何顺利转身,快乐迎接这一关键的转折期?
  案例“产后抑郁”的丁丁妈
  年轻漂亮的丁丁妈,产后20多天,出现失眠、耳鸣、烦躁、委屈、愤怒等不适,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
  她的失眠是从生产前一周开始的,她说:“病房里有四个产妇,又哭又闹非常吓人,在那儿我从来就没睡好,所以急着要出院。我以为回家就能睡着,但没想到回家失眠更严重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眼睛虽然是闭着的,但是头脑就像一扇开着的门,无论白天晚上总是闪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每天24 小时只能睡2~3 小时,就是吃完安眠药也只是处于半睡眠状态,每次吃到7 天后就无效了,然后再换药;耳朵老听到嗡嗡的响声,就像是蚊子在耳边叫,怎么赶也赶不走。每天早晨起来头疼、浑身没劲、心情烦躁、特别想发火,就想找老公的茬儿骂他。”
  万般无奈,她找到了我,请我帮帮她。她是一个非常时尚、可爱的年轻妈妈,话匣子一打开便头头是道地说了起来。
  我打断她:“你怀孕期间心情好吗?”
  “好?自从怀了宝宝就开始吵架,更严重的升级是在临产前1周,老公喝醉了酒,回来后我俩大打了一架,结果孩子早产了。我妈妈听说后就跑过来帮我,没想到他现在跟我妈也过不去。还说只要我妈在一天我们就得打一天,早晚得因为我妈离婚……”
  “在宝宝出生的第10天,他就开始训练孩子爬,还说书上说,孩子不抓紧爬将来不聪明。小家伙头部都被蹭破了好大一块皮。我说8个月才让孩子爬,他就恼羞成怒又和我吵。心情不好,我的奶水没了,开始给宝宝喂奶粉。可是他看书上讲牛奶要保持30多度,他就每天拿体温计测量温度,不能超过那个温度。其实他一直给宝宝喝的都是凉牛奶,结果宝宝又拉肚子又吐奶。洗澡,说书上写的40℃,他就要拿个体温计量,超过了他就加凉水,结果宝宝洗完澡就感冒……”
  心理视角 新妈咪
  “产后抑郁”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是夫妻俩对宝宝的养育问题而引起诸多的矛盾,才使丁丁妈产后抑郁症加重。其实是:尽管她在生理上已经是成年人了,可她的内心却还是“孩子心态”。
  丁丁妈是8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的代表,在婴幼儿时期被父母、老人备加呵护,不乏过度赞美和溺爱,他们很少有过挫折训练和磨难。可6岁上学后又面对学习压力、竞争、攀比甚至老师们的告状(你家孩子数学不行、你家孩子坐不住……),父母开始着急和指责。使幼小的孩子们经受着从温暖到冷酷的冰火世界的考验。
  那些幼小的心灵以为父母并不爱他们,而只是在爱考试分数。孩子们要么为了讨父母的“爱”而拼命考高分成为“考分工具”,要么逆反、抗上与老师作对而走向反面,再大一点时便厌学网瘾、早恋……(她们未能得到自由自在的生长,从小就失去了自我意识、被剥夺了自主的权利。)
  这些看上去不是问题,但在未来的人生中会阻碍她们的情感、婚姻、生儿育女、人际关系、事业的长足发展。她们要么激进好强难以刹车而没有“后劲”;要么茫然无助而很难顺畅地进入社会,难以组建和承载自己的小家庭而“啃老”;家庭婚姻关系中出现危机不知如何面对和解决……
  她们很少明白那些不顺、不快,甚至“产后抑郁”,那些挡不住的负面情绪大多是自己童年时的创伤所导致。大都会以为:“就是因为这个小婴儿的到来给我带来这么多烦恼。”“都是你们不好!”……她们真想放下孩子、丈夫和家人远离这个家,她们会更加怨恨丈夫而不能自控。
  4招打造快乐妈咪
  新妈咪如果在产后出现心慌、焦虑、失眠、烦躁、想哭、头疼、爱发脾气等现象,身边的亲朋好友就要及时提醒新妈咪看心理医生,及时疏导,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否则不仅会影响夫妻关系、产生家庭矛盾,还会影响奶水的质量、对于婴儿的发育以及性格的形成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
  有“女孩心态”的新妈咪们,出现委屈、抑郁、恐惧等情绪时,首先要与丈夫或亲人分享内心的感受,不论是难受也好,恐慌也好,都要表达出来;其实是问问自己内心在担心什么、害怕什么,将问题记录下来,勇敢地面对、接受、解决、放下这些问题。接受自己的困难告慰自己,请记住:“没有过不去的坎!”必要时可找专业心理老师辅导治疗。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抑郁症的发生。
  7岁前是培养情商的关键期,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相亲相爱、与孩子一起互动成长。不要当着孩子面吵架、不要欺骗孩子,要尊重而真诚地帮助孩子成长。此阶段父母能给到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夫妻的恩爱。
  年轻的新妈咪要知道,丈夫这样对待孩子,也是爱孩子、爱家庭的表现,同时也想让妻子真正佩服和尊重他,才那样的坚持他是对的。妻子内心有力量,就会看到这个部分,就会理解丈夫的行为。所以,必须面对自己好胜、好强的“女孩心态”,花时间解决。(关于“女孩心态”的转变阅读《幸福女人那三件事》)
其他文献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总有些行为让我们抓狂。孩子这些看似“不乖”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了解了这些秘密,我们就可以摒弃焦虑、对抗,从容面对,爱孩子更有章法。  孩子“逆反期”,爸妈“头痛期”  “逆反期”或“反抗期”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概念。两岁左右(这只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年龄段,每个孩子进入逆反期的年龄都会有差异,或早或晚),大多数孩子进入人生第一个“逆反期”,国外称之为“terrib
期刊
一到冬季,天气寒冷干燥,给了细菌、病毒以更多的可乘之机,感冒总是会找上门儿,尤其是对于身体免疫力尚未发育成熟的宝宝。虽然是感冒这样的小病,也会让妈妈们烦恼不已,到底有没有预防感冒的灵丹妙药呢?  如果你要问医生,怎样预防感冒,那医生会告诉你的不外乎:均衡营养、不要过度饮食;合理穿衣、增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也许,你觉得这些都是说起来好听、做起来摸不着边际的空道理。的确,道理谁都懂,只是操作起来有
期刊
晒生日聚会照,却让小寿星被孤立  阳阳过4周岁生日时,身为外企高管的妈妈,在微信和QQ上直播了她为儿子操办的生日聚会全过程:包括小嘉宾们怎样像成人舞会一样成双成对地亮相,男孩都要穿小西装打小领结,女孩都穿着亮闪闪的小礼服裙;包括三层高的大蛋糕怎样被切开,包括小寿星怎样拆开客人带来的精美礼物,捧着礼物与小客人合影……反正,所有的程序都特别高大上,特别能引发人的羡慕嫉妒恨。结果,阳阳返回幼儿园后,特别
期刊
带帽夹克与牛仔裤的搭配,  让男孩帅气好动的天性尽情演绎,  腼腆的微笑下,  是你敢闯敢拼搏的热情。  Boy  撞边呢料西装 998元/T100  毛毛大衣,  最能衬托女孩的娇贵,  柔嫩的粉色,  让女孩宛若冬日的精灵。  Girl  蝴蝶结毛毛大衣 998元/T100  弯弯的羊角辫,  你叉着腰的小小娇蛮,  可爱得像是你领上的粉蝶,  甜蜜得让人想要亲吻。  Girl  珠珠圆领衫
期刊
安全事故频发,但家长也难以每时每刻都能够照顾孩子的安全。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安全意识,让孩子自己知道远离危险更为重要!    很多家长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提供细致的保护,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与此同时,我们的孩子早晚要离开家,离开父母,如果社会安全意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就不能够给他们充足的保护。孩子们养成安全意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策略有三个:模仿、体会、重复练习。  模仿父母
期刊
当代社会,一种症状在人群中广泛地风靡起来。虽然东西方存在些许不同,但却没有太大的差异。这个症状就是焦虑。大城市里,紧张的节奏迫使人们忙忙碌碌。竞争精神蔓延,相互理解的难度增加。甚至家庭中,人们都在遭遇类似的情境,那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忙碌。另一方面,有一种特殊的焦虑,从古至今一直存在。那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焦虑,还有孩子自己的焦虑。  马龙  精神分析师,团体治疗分析师。意大利罗马大学心理学、哲学与艺术
期刊
即便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旅游也可以很好地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他们的见识,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性格和世界观。我们再一次出发,从北京飞到美国,开始了我们的亲子自驾游。对孩子而言,最好的成长是在旅途中。  老大燊儿6个月大时就开始往返于北京和老家之间,2岁去广州,3岁去香港迪士尼,4岁时第一次无人陪伴坐飞机,在上小学之前,跟随我出差很多次,走遍了很多地方;老小岩儿从8个月大开始,我们每次出门都带着
期刊
唐筛和糖筛是孕检的两个项目,但很多人对二者不太了解,因此经常混淆,从而会出现所问非所答的“糊涂局面”。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对毫不相干的假“亲戚”吧!  网络上,那些所问非所答的“糊涂局面”  “我唐筛高危,大夫建议做羊水穿刺,我有点害怕!”  “哦!别害怕,我当时也是‘唐筛’高危,我的大夫就让我控制饮食,不让我进食甜食!”  “我的大夫怎么没给我这些建议呀?”  “我糖筛没过,接下来我吃饭得控制
期刊
到了寒意四起的冬季,处于身体特殊时期的孕妈妈更要储备能量。有哪些食物是可以给孕妈妈充足能量,帮助孕妈妈抵御寒冷、带来暖意的呢?  何为 “畏寒”?  简单说就是人遇到寒冷环境就感觉身体发凉,但通过多加衣物或在温暖的室内就不感觉冷,无疾病症状,只是相同环境较正常人怕冷即为“畏寒”。 表现为手脚冰冷等。  孕妈妈为什么容易“畏寒”?  畏寒是由手、脚等末梢血管流经部位血流不畅,末梢神经的排泄物不能充分
期刊
“坐月子”是我们沿承了一代又一代的老传统了,但是对于坐月子的观点却分成两大派,年轻一派认为老传统到了新时代,就得新事新办,坐月子的作用其实是被夸大了;老一派则认为坐月子至关重要,月子“坐”得好,才能不留病。到底该听谁的呢?  老理儿,有道理吗?  “月子”,医学上的称呼为产褥期,即指胎儿、胎盘娩出后,新妈妈全身器官恢复到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一般为6~8周,产褥期的前30天最为重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