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jian20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音乐作品;个性风格;经
   历;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7(A)—0035—01
  
  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与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和音乐语言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想要全面、准确和深刻地理解一部音乐作品的内涵,就要对作曲家的个人背景,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同属欧洲维也纳古典派的两位代表人物莫扎特和贝多芬,因各自的经历、性格和成长过程不同,其作品风格亦截然不同。如《第四十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
  一、不同的人生经历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反封建斗争最尖锐、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十八世纪末。艰辛、贫困的生活以及上流社会的冷漠并没有使他的人生消沉、悲观。其音乐博采德、奥、意、法诸国之长,风格典雅,感情真挚。他以歌唱性的旋律、精致匀称的结构、明朗乐观的态度以及宽容博大的胸怀,使自己的艺术永葆安详、温柔的面貌,表达出了“爱”是艺术的终极目的这一真理。
  贝多芬 (1770-1827),德国作曲家。他从小是一个沉默寡言而又怕羞、不善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人,但是他的性格又是倔强、坚强、自傲、永不服输的。他生活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同没落封建阶级进行激烈搏斗的历史时期,他不甘心做命运的奴隶,坚信光明一定能够战胜黑暗,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法国大革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创作牢牢扎根于古典传统,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
  二、不同个人风格的音乐作品
  1. 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g小调,奏鸣曲式。作品一开始是主部的主题陈述,旋律流畅如歌,富有生气;副部主题是半音连续下行的音调,带有悲哀的色彩,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展开部是对主部素材加以变化而成,以频繁的调性变化,营造出更加强烈的戏剧效果;再现部属变化再现,结束在热情的尾声中。
  第二乐章,行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两个主题抒情柔美、安静,很少有对比,十六分音符与三十二分音符带来了一种并非华丽的节奏美,它优雅、别致、温和,充满了深情,结尾精神饱满。
  第三乐章,快板,g小调,小步舞曲。这一乐章是充满着热情的戏剧小品,主题建立在g小调和弦的分解上,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庄严、自信的人物形象,他们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乐曲的中段移到了G大调,出现了悠闲的民歌风,强烈的情感稍有节制。
  第四乐章,很快的快板,g小调,奏鸣曲式。整个乐章充满戏剧性,意想不到的音的突然爆发和调性的改变,造成悲伤愤怒的气氛,这种情绪渗透到整个交响曲中。主部主题轻松跳跃,同时又很活泼幽默,表现了音乐的亢奋与粗犷;副部主题旋律宁静、抒情、精致而明朗;展开部,突出了活泼的形象,充满了活力;再现部肯定、平衡了主调,使乐曲由变化到统一;最后,在g小调的主音上完满地结束全曲,使整个作品完美感人。
  从整体来看,莫扎特的音乐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风格清新、细腻、质朴、单纯,音乐情绪激越明朗,音乐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但也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的悲伤因素,这也是莫扎特音乐艺术的典型特征。
  2.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奏鸣曲式。乐曲开始在c小调上强奏出一个富有动力感的四音音形,作曲家本人喻它为“命运的敲门声”,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雄壮的气息,表达了贝多芬向一切恶势力英勇挑战的坚定信念。对比性的副部引出了一个温柔、抒情、优美的旋律,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展开部音乐巧妙地使用了模仿、对比、复调的手法,频繁转调,使音乐更加丰富。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双主题二重变奏曲式。第一主题是如歌的却带有哲理意味的抒情曲调。而弹性的节奏、起伏的旋律又显露着内在的动力。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诙谐曲形式。音乐没有一般谐谑曲的味道,而仿佛是内心里的一次搏斗。主部是两个鲜明对照的、不同主题的轮流出现,表现了起伏不定的情绪,再现了斗争在继续的场面;中部是以民间舞曲特色构成的赋格段,音乐粗犷有力,表达了一种拼搏精神;再现部具有震撼人心灵的力量,是迎接胜利的凯歌。
  第四乐章,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主题充分表达了超越民族、阶级、国界的人类的振奋、豪迈、奋斗和胜利的情感;副部主题轻松愉快,起伏跳动,表达了欢欣激动的情绪;展开部调性色彩丰富,主题不断发展、高涨,表现出了狂欢的情景;再现部重复呈示部的音乐,进入凯歌进行曲,极板的尾声以排山倒海的气势,烘托出人民获得胜利而喜悦和欢呼的气氛。
  可见,贝多芬的音乐风格鲜明、独特,作品热烈激昂、振奋人心。他的创作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作品,从简单的乐曲到最复杂的交响曲,都同他个人的思想性格有紧密的联系,都与他坚强的个性及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意识是紧密相连的。因此,他的作品既壮丽宏伟,又朴实鲜明,他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又富有哲理性。
其他文献
〔关键词〕 阅读教学;好读;善思;勤写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7(A)—0020—01    目前,中学生课业负担重,难以进行广泛而有效的课外阅读。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运用“三级目标导读”法(即好读——善思——勤写),指导学生立足课内,放眼课外,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课外阅读,实现“取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的目标
期刊
[关键词]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3(A)-0042-01    信息技术有别于中学课程中的其他学科的,不论是在教法研究、学法指导,还是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要靠信息技术教师去探索。如何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上好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要求达到23个学分,相对于其他科目的学分来讲,其比重很大,这样设置的用意在哪里?  专家解读:在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必修课程,是《方案》中所规定的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它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新课程的八大学习领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旨在促进学校
期刊
〔关键词〕 英语教学;词汇;完成句子;问题;语境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7(A)—0044—01    英语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奠基石。如何让学生高效地学习英语词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一步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1. 通过完成句子学习词汇  教师先在黑板上板书该堂课要学习的重点单词,让学生跟读这些单词,然后给出不完整
期刊
〔关键词〕 诗歌教学;想象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7(A)—0023—01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诗经》到《楚辞》,从汉魏乐府到南北朝民歌,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极具特色,基本可概括为:真实、独特的
期刊
〔关键词〕高考政治复习;基础知识;主  干知识;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7(A)—0029—01    在求活、求新、求变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下,近几年的政治高考题,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答案绝大部分在教材中。因此,惟有抓好基础知识,才能在高考中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要真正让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儿童;绘画;课堂结构;绘画程   序;绘画意图; 回应;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1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7(A)—0036—02    儿童的美术教育对其人生的美育过程显得至关重要。面对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怎样引导儿童进行绘画课程学习?怎样又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都是值得我们研讨的课题。  设计绘画程序
期刊
〔关键词〕 小学数学;正比例;情   境;活动;课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7(A)—0056—01    【教学过程分析】  1. 怎样进入新课。我以前的教学多是按照课本平铺直叙,没有特别琢磨过该如何进入新课,创设怎样的情境能吸引学生。这次,教学“正比例”时,我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给出两幅图,分别是1号车和2号车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字词教学;课堂实   践;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7(A)—0058—01    为了上好一节校级公开课,笔者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大胆借鉴高级教师的优秀教案,并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设计出了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教案。笔者认真揣摩了教案里的每句话,细细品味了每个
期刊
〔关键词〕 中职教育;物理教学;   低坡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7(A)—0049—01    针对初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较差的实际,笔者结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对中职物理学科如何实施低坡度教学方法,使学生适应从初中到中职学习的过渡作了尝试,与大家分享。  1. 做好入学教育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