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rx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程教育在基层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喜人,“想致富、靠远教”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共识。群众的认可就是远教人工作的最大动力,当前在学用工作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各种各样的远教富民活动在基层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基层远教管理部门整合资源,强强联合,在各成员单位的配合下送科技、送服务、送项目,为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献计献策献资源。然而,虽说形势一片大好,笔者却想泼泼冷水:我们确实发挥了带动百姓致富的作用,但是,一旦离开了我们的带动,老百姓自己的致富能力尚有几何,这还是个疑问。这也是目前我们工作的一个局限所在——在富老百姓口袋方面我们成效显著,但在富老百姓脑袋方面,我们的探索仍然不够。
  远教工作的实际运作中存在很多辩证关系,富口袋和富脑袋则是在实践中发现的一对新的辩证关系。“仓廪实而知礼仪”,在老百姓口袋干瘪时,他们确实还难以体会到求知方面的饥渴,所以让老百姓口袋富起来是一个急务;“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需读五车书”,如果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那么就难以抓住稍纵即逝的致富机遇,这就是近年来中央屡屡提倡的“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在远教工作开展中,富百姓口袋,让百姓先得实惠,是立竿见影的措施。不过,我们也不能忘了,在让老百姓的口袋充实起来的同时,还要力争让他们的脑袋也充实起来,他们有了知识,就有了明辨是非、判断正误、把握机遇、发展自我的能力,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作为地方远程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工作职能上要富口袋与富脑袋“两手抓、两手都抓硬”。在指导思想上,要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素质为重点,立足实际,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拓宽远程教育培训内容,既要注重立竿见影的具体项目带动引导教育,又要注重立足长远的知识储备提升培训。在具体实施中,要丰富远程教育的培训和教学形式,开发新传播渠道,变远教为近教,对群众进行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素质提升教育,以提高群众的自主创业致富能力。
  首先,要扩展远程教育的学用内容。我们不少同志都非常重视到基层抓示范点、抓示范项目,恨不得一下子就让基层插上翅膀飞起来。这并没有错,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具体工作实施中,确实存在着富口袋和富脑袋的措施不均衡的现象。其实,远程教育是包罗万象的,看一场专题讲座是远程教育,看一套科普节目何尝不是远程教育呢?我们不仅要把那些实用技术做成套餐给群众送去,让他们上“必修课”,还应重视和培养群众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让他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上“选修课”。为此,我们应广泛搜集各类课件,普遍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范畴。同时,一旦发现群众的自主兴趣爱好,我们要积极引导和支持,让他们深入学习下去。“行行出状元”,任何一门技术或学科只要群众学得深入了,都会从中发现“金矿”,从而开辟出致富之路来。
  其次,要激发群众的自主创新、自觉发展意识。可以通过典型引路,现身说法,让老百姓认识到科学致富的重要性。也可以采取资金扶持方式鼓励老百姓自己找路子、上项目,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对于新型农民、产业大户,有必要树立为典型,进行重点培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富带富能力。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远教学用活动,比如组织知识竞赛、才艺比拼,或者技能比武、致富竞赛等新颖的互动式学用活动,吸引老百姓走入远教课堂,在群众当中掀起“充电”热。
  “口袋富了不算富,脑袋富了才真富”,现代人对知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如何去富脑袋,大家都知道,但未必能做到。远程教育部门就要主动担负起这个启发民智的任务,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来引导群众自觉学习,主动武装自己的头脑。
  (作者为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远程办干部)
其他文献
人物印象:工作中不找借口,富起来不吃独食;在他的心里,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排在第一位。  在湖南省安化县柘溪镇辰溪村的田间地头和养殖场里,人们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或是在指导村民进行田间作物管理,或是在向大家传授科学养殖技术。这个村里的“大忙人”就是辰溪村村委会主任兼远教站点管理员邓向华。2008年,辰溪村建成了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起初,村里没人懂远教,村干部也都不会操作远教设备,邓向华就主动请缨,
期刊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金秋十月,记者来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采访,在蓝天碧水间感受了成吉思汗后裔性格的豪迈,也认识了他们在工作上的激情向上。杜尔伯特远教人正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做远教工作,创造了累累硕果,使杜尔伯特远教工作如草原上的萨日朗花一样璀璨。  奶牛养殖的“指挥部”  踏着深秋的落叶,记者走进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泰康镇幸福村,正赶上这里的远教站点在
期刊
人物印象:青春不怕失败,青春敢于做梦。她是一个倔强的女孩,用坚持赢得村民的信赖。  “俺们一把年纪了,参加哪门子学习啊?”“谁家现在没有电视,还非得到村委会里去看那个?”……这是曹改梅刚到陕西省方塌镇苗圪台村时面临的窘境。三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她被选聘到苗圪台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兼远教站点管理员。最初,农村的一切都让她感到陌生,而远程教育这个便捷的平台曾一度让她觉得找到了开展工作的抓手。于是,曹改梅拿
期刊
美丽的海滨城市张家港又称沙洲,自古便盛产“长江三鲜”——鲥鱼、刀鱼和河豚,这“三鲜”脍炙人口,让有幸品尝过的人都称赞不已。然而,你可知道,张家港远教人为了破解教学课件制作上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也创新出了“三鲜”制片法,即“渠道求鲜新、素材求鲜亮、播放求鲜活”;“三鲜”的出台,使张家港远教制片工作犹如注入了源头活水,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渠道求“鲜新”:突破“为任务而制”  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部门下达
期刊
如同做菜需要油盐酱醋一般,在制片工作中,也离不开“推拉摇移”这四种最基本的镜头。而这其中,由于电教制片往往时间紧迫、设备单一、人手不足,因此操作相对简便的摇镜头的使用比例是较多的。所谓摇镜头,指在拍摄时机位不动,只是机身做左右或上下的非高速旋转而表现出来的镜头语言;摇镜头在电教片中的“大行其事”,充分说明了它的作用之大。现以海南省拍摄的专题片《一对党员父子的油画梦》(以下简称《梦》)为例,着重谈一
期刊
结合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宣传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但据一些基层站点反映,平台上的农村环保类课件资源偏少,而且针对性不强。具体表现为:一是远教课件资源库中,专门介绍农村环保知识和典型经验的不多;二是现有的农村环保题材课件内容定位不准、与实际结合不紧,比如,对垃圾处理方法、秸秆焚烧危害、水源保护、农家粪肥科学处理等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讲解不深入、不全面
期刊
邕江如练,昆仑龙蟠,山光水色秀美、壮汉瑶苗混居的南宁,是西江水域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2012年以来,为了给这片秀丽的土地再添新彩,南宁市远程办实施远程教育品牌战略,发起了“打造先锋站点,构建精品示范带”活动。  树品牌,万绿丛中烁千红  近年来,南宁市远程办在对基层站点普查中发现,远程教育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在基层并没有真正“红”起来。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打好“远教牌”?南宁市
期刊
手机上网,并不稀奇,但手机上网不花钱,就有点意思了。可这还就是真事儿,在重庆市铜梁县鱼溅村,手机上网还真就不用花钱。因为,这个村开通了远程教育WIFI,只要在远教WIFI的覆盖范围内,用手机登录远教平台或上网冲浪完全无压力。  让远教没有距离  鱼溅村地处丘陵地带,全村不足三千口人分散地居住在3500亩土地上。住地偏远的农户离远教站点三公里,其间的道路还有很多弯弯绕,来参加一次活动着实不便。村上重
期刊
三十年的坚持,一所画校,培养美术人才近5000人,解决就业3000多人。  三十年后的今天,一条油画街,油画年生产总量6万多张,产业年总产值700多万元。这一切,倾注了一对党员父子的心血,实现了两代人的梦想,更使一方百姓实现了致富梦。  1984年,海南岛屯昌县南吕镇一个叫咸陆村的小村庄。清晨,在村里一间简陋的瓦房里,一位年轻的农民画师正在给村里的孩子们上美术课。几张破旧的箱子临时搭起的展台上放着
期刊
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和平镇,你跟人打听王立国,兴许很多人还会发愣,不知是何许人也;但要是一提起“王花生”,大家就都恍然大悟了:“哦,你找的是他啊!”然后便抢着告诉你:“这小子,花生种得好,产量高,还卖得快。”“人家不简单!在网上鼓捣鼓捣,就把小花生种出大名堂了。”带着这满脑袋的信息,当遇见王立国本人时,便求证起乡亲们的话来。王立国听罢,哈哈一笑:“大家说得也有理儿。不过我上网可不是瞎鼓捣,而是在网上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