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5 N:“润园”教师的成长密码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li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3 5 N”是一种实践性、内生性的校本研修模式,从校情出发,通过三类成长课程全覆盖、五级发展班私人订制,创新出N种不同的教师成长路径,它旨在通过愿景打造、实践锻炼、理论支撑、引领示范等实现教师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启迪,让教师的成长更有活力,让团队生长汇聚力量。
  【关键词】3 5 N;校本研修;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78—0069—03
  【作者简介】张国民,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南京,210031)校长,高级教师。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兴教之本,我们在关注教师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外部条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以下简称“润园”)是一所年轻的学校,经过10年的发展,现有57个教学班,专任教师166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约占全校教师总数的80%。我们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前行,在前行中修正,慢慢地,一套关于润己泽人、成己达人的“3 5 N”研修模式应运而生,它让我们的教育实践找到了依据,让教师的成长找到了规律,让学校的发展找到了路径。
  一、密码解读:“3 5 N”的核心理念
  “3 5 N”从问题出发,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抵达愿景的路径,是一种具有引领性与示范性的专业素养驱动,是一种集情境、体验、反思和创造为一体的行动指导。
  “3”代表3类研修课程,学校以课程促成长,通过三大研修课程——通识课程、成长课程、个性课程,促进教师做到“专业自觉,研修自主,成长自省”,按照“阶梯式分类指导,智慧型个性培养,规范化严格管理”的培养思路,用实践把“通识课程做实、成长课程做精、个性课程做活”。
  “5”代表5级发展班,根据教师内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对培训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我们按青年教师任职时间和现有专业水平分成“适应期、稳定期、创新期、冲刺期、引领期”5个阶段,进而开设“天砺”基础班、“天酝”提高班、“天成”实验班、“天启”冲刺班和“天航”名师班。以班级为基本培训单位,选取一线优秀教师为班长,在班级中统计学员的研修意愿,制定主题实践探究项目。通过每月一次的集中研修进行主题交流,各班教师与班长结对,制定“点对点”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从而让5级发展班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全方位、系统化、可操作性的培养路径。
  “N”代表校本研修过程中的路径、方法、策略,我们特别关注实施过程中的“共性目标”的个性转化、“零散问题”的核心聚焦、“实践经验”的理论表达。“N”意味着创新的无限可能,代表了在“课程”“班级”后的个体的无限能动性。我们始终以“在岗位中实践”为核心,聚焦“身在其中”的研究意蕴,切实激发教师的自然、自觉、自省的成长需要。
  二、成长路径:“3 5 N”的行动策略
  (一)通识课程——“一片森林”群体式培养
  通识课程的关键词是“融入”——融入“学校这片大森林”,接受学校群体式的锻造与培养,初步成为专业合格的教师。我们进行集体研修、师能锻造、师德培养、心灵滋润等各项培训。
  在通识课程中,学校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了做好优秀青年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使一些优秀的苗子脱颖而出,学校采用自查对照、外出学习、名师指导、岗位练兵的策略,挑选出一年中各方面进步明显的教师,召开动员会议,每人填写自查对照表。教师在表格中填写已取得的教学实绩、努力的方向(教坛新秀、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使每位青年教师都明确了目标,增强了紧迫感。
  (二)成长课程——“移步换景”階梯式锻造
  成长课程的关键词是“精准”,由于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庞大,经过初期通识课程研修后,成长速度、个体需求各不一致,学校结合每个班级成员的年龄特征、工作经验、专业水平与个人意愿,为每一个班级设置了精准的目标。
  1.“天砺”基础班:加快转变角色,度过适应期。青年教师刚刚离开师范学校即将走上教师讲台,虽然角色变了,但他们的思想意识、言谈举止往往达不到教师岗位的要求。通过岗前培训、师徒结对、主题跟进、规范行为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被动变主动,二是由随意变严谨。
  2.“天酝”提高班:做好传、帮、带,度过稳定期。当青年教师经过了仿效、摸索阶段,度过适应期后,通过考核进入提高班。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做到“三心”“三严”:从事教育事业要安心,教书育人要有恒心,向老教师学习要虚心;师德教育从严,教育教学工作从严,继续教育从严。青年教师只有通过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练就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才能度过稳定期,成为合格的教师。
  3.“天成”实验班:交任务、压担子,进入创新期。青年教师精力旺盛、可塑性强。学校一直努力让青年教师通过锻造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校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完成4个“早一点”:早一点在市、区上公开课,早一点以专业学科知识全副武装自己,早一点走向教育科研领域,早一点担负组织领导责任。
  4.“天启”冲刺班:定靶子、精目标,力争成为骨干。一是对标找差,夯实理论。教师对照骨干教师相关考核标准,对标找差,梳理出自己专业成长的不足,为后期的发展指引方向。同时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考试,为骨干教师评选夯实理论基础。二是引领课改,课堂实战。“天启”班的教师已经逐渐进入成熟型教师梯队,因此以他们为首成立“课改议事园”,研讨出台了“革新教学行为,构建润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开展“一课三上”课例展示活动,开展“校园话吧”交流会,立足儿童视角,打造润学课堂。三是学科引领,自主命题。润学课堂要求立足儿童视角,促进儿童生长。天启班的教师还需要结合儿童思维特征,结合市、区试卷编制方向和特点,通过“命题研讨、命题比赛、命题实练和命题展示”进行自主命题,以此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
  5.“天航”名师班:高层对接、深入课堂,力争成为名师。一是高层研修,高压高氧。此阶段的教师专业水平较高,校内的部分培训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学校则推荐他们进入市、区名师工作室,接受更高层次的研修与培养。二是外出进修,汲取精华。每年的高端培训以此班的成员优先,把他们送出省、送出国进行进修培训,如厦门的英语研讨会、北京的国培计划中高级研修班、加拿大的英语研修等,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带回学校。三是校内领军,带动发展。以“带一个团队,攻克一个难题,做一次校内展示,出一批成果”为目标,年底对他们进行考核,以此督促此阶段的教师在领衔学科、带动青年教师的基础上使自己不断成长。
  (三)个性课程——“一步一景”订制式助推
  在群体个性化成长中,部分教师的专业特点更加突出,专业优势更加明显,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专长。因此,我们采取多样的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
  1.搭建多维平台,助推个性化专业成长。学校运用多次申报的形式,在一次次的指导中,让初具个性的教师个性更明显,使没形成个性的教师初步形成个性。这样,个性鲜明的、初具个性的、找准个性点的教师梯队逐渐形成。我校与总部名校牵手、与名师同行,设立特级教师工作室,为教师搭建个性化专业成长的引领平台。我校积极开展各项赛事和活动,为教师搭建个性化专业成长的突破平台。
  2.在研究中自省,让个性化成长持续发力。人以什么样的状态工作和生活,将决定他的工作和生活的质量。我们要求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实践,在自由中研究,让教师的研究活动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加强学校层面培养和个人自省相结合,用科研、反思等多举措,促使教师个性化成长的持续发力。
  校本研修立足教师发展,教师发展促进儿童成长,这是我们“3 5 N”校本研修模式的初衷。学校在两年间获得区校本研修示范校、教学改革示范学校,多项前瞻性课题立项、结题,我们将继续在教育的这片森林中穿行,探索更多的风景!
其他文献
近来葡萄酒可是行业内的热门话题,先是年前国内的昌黎事件,后有糖酒会上的国外假拉菲曝光,一连串的事件似乎都在把矛头指向葡萄酒行业。但是,就在各种事件将葡萄酒行业推向风口浪
针对煤炭质量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spring技术、Ibatis技术以及Webwork技术实现系统框架,采用建立对象模型、建立动态模型、掘进工作面迎头剖面图的建模、回采工作面素描的建模以及工作面煤质预测图的建模实现工作面图形绘制技术,采用B/S结构、MVC多层架构设计模式,选用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设计开发了煤质信息全过程管理系统.
一所“名校”之所以成名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一位“名师”之所以被人敬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位学生最终成长为人才的重要支撑是什么?问题和答案或许是多元的。然而,拂去表层的含义
通过建立风光塔式发电装置风道的三维模型,运用ICEM CED划分网格,FLUENT软件进行数值分析,采用其中的RNG k-epsilon湍流模型,对风道内的速度场、压力场等进行模拟,得到了风道
把点子依次序连上,便知道米奇在做什么了。
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不知所措,幼儿、家长双休日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之间,面对孩子的抱怨家长也无奈:“如果不给孩子上兴趣班,那能干什么?双休日两天玩了也是白白浪费时间。
采用不同的催化体系于10 L聚合釜中合成了1-丁烯(Bt-1)与1-己烯(He-1)的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仪、差示量热仪、拉力实验机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及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对共聚
饥饿营销,看似是一个比较直白的营销术语,但酒水企业要想熟练地运用好这种营销手法,还是大有学问的。
采用推广模拟退火算法和Sutton—Chen势,研究了初始构型为fcc[111]结构的Ni纳米线沿径向压缩时结构、结合能、键角和键长的变化。结果表明:径向压缩的程度对Ni纳米线结构有着很
采用Chem3D软件自带的分子力学MM2模块对17种4-(1-哌嗪)类香豆素化合物进行几何结构预优化。通过DFT中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对其进行几何构型的全优化。提取Gauss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