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片表面预倾角的测量方法

来源 :光电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晶分子在基片表面预倾角的大小对液晶显示器件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预倾角大小的控制及测量是实现 STN 显示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测量预倾角的几种方法,比较了几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在 STN 显示中,一般要求2°~7°的表面预倾角,采用晶体旋转法并对计算公式进行适当的校正,可保证测量的精确度达±0.1°,且容易实现仪器化。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工神经风格与神经网络计算机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一个热点,本文通过对电致发光材料的各种特性的讨论,分析了固体化平板电致发光作为一种光神经器件的一些特点,指出
介绍等离子体显示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以及在该技术中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
分析了具有不同发光层厚度的SrS∶Ce电致发光(EL)器件的亮度、传输电荷、光致传输电荷和效率。Ce掺杂浓度恒定为0.05%,发光层厚度在380um到890um间变化。发现,具有较厚发光层器件亮
对 TFT 栅延迟进行了研究。为使栅延迟最小,对栅总线结构进行了优化,并用分布参数理论与正弦稳态法分析了该结构。最后在一定近似条件下,得到优化结构尺寸的原理性结果。
用ZnS:Mn和Zn1-xMgxS:Mn新型荧光粉结构开发成对角线为12cm和24cm的红/绿多色EL显示。证实了对角钱为26cm的白色EL显示的亮度和色纯度都有提高。描述了用白色荧光粉和反向平板
本文系统介绍了多孔硅发光的光谱特性、结构和组分、发光机理、制备手段和形成机理、分析手段、应用前景和相关课题等研究动态。
据报道,松下电气工业有限公司从1996年3月21日开始,已在市场上推销一种宽屏幕的直流等离子体显示板(DC-P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