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建议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j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地域差异、经济差异及历史背景差异等多方面因素所致,而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不仅对日常语言沟通中的翻译产生影响,同时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此,文章将对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问题进行探究,旨在消除文化差异影响,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可以读到自己喜欢的英美文学作品。
  关键词: 文化差异;文学作品;翻译
  引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家,而英美两国的文学作家及优秀作品也十分众多,且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却导致一些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原著时,出现译文不准的问题,进而影响了文学爱好者的阅读,因此,如何消除这种差异影响,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问题。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概述
  中西文化差异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文环境、地域差异、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不同,形成的文化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念差异、语言交流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翻译者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容易受到本土风俗习惯的影响,影响翻译效果,无法将作者的思想感情翻译出来。在研究不同国家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因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发展情况各不相同,时常会因为中西文化差异造成英汉翻译上的困惑,甚至会在翻译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偏差,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因此,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本土文化,从而避免出现翻译上的偏差,进一步提高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平,真实的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带给读者真实的阅读体验。
  二、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建议
  1、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结合作者的写作习惯,然后根据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特点进行翻译,有利于掌握读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学作品内涵,能够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同时要考虑读者的阅读思想,尽可能使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能够贴近国人的阅读习惯,摒除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著名文学作家莎士比亚的一篇文学著作,由于原著中主要用的是古英文,对于不是母语的外国人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大大增加了翻译上的难度。为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在进行翻译时要充分研究这部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深入两大家族的发展,深切体会主人公所处的世俗情境,全面考虑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能将莎士比亚想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翻译出来,并且将真实的情感翻译出来,避免造成读者的思想误区。
  2、具备“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思想
  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翻译者要具有“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思想,只有具备活跃的翻译思维,才能掌握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而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和意图,使翻译后的文学作品能够展现出原著的文化内涵。这里所提到的“归化”思想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翻译,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内容直接翻译的效果往往更加显著;而“异化”思想是为了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行的间接翻译,当需要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时,通常会用到“异化”思想。例如“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learning”,用“异化”思想翻译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能够将中国文化在翻译中与西方文化进行结合,将中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便于读者进行准确的理解。而“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就需要用“歸化”思想,进行直译“生存还是死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无须任何词语的修饰,直接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想法。因此,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要具备活跃的翻译思维,提高翻译水平,避免读者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为读者展示更加全面的内容描写和情感体验。
  3、解读风俗习惯弱化文化差异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造成中西方国家的人们在生活中的文化思想差异最为明显,也是最难克服的因素之一,所以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解读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站在英美文化的发展的角度上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能够直观地翻译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需要翻译者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前,充分解读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要被文学知识理念所束缚,要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避免出现翻译上的错误,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效果造成影响,进而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偏差。在解读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可以保证翻译的合理性,让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国内与国外的文化差异,进而降低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所避免不了的事实,而为了确保文学爱好者能够更加准确的感受英美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深挚内涵,翻译工作者就必须在充分了解两国之间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同时,需注意作者创作时的历史背景灯诸多因素,才能保证翻译出的作品,与英美原著语义、语境相同,满足文学爱好者的美文赏析。
  参考文献:
  [1]王亚丽.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5).
  [2]闫懿煊.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海外英语,2020(4) .
  作者简介:穆伟明,出生日期:1999.11.17,性别:女,籍贯:辽宁省昌图县,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学校:辽东学院
  辽东学院 辽宁 丹东 118000
其他文献
摘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机械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机器设备与电子技术,产品的开发正在逐步得到完善,新兴的交叉学科技术在机械自动化的机械行业中包括产品结构、功能结构和成分、生产方法、管理系统、工业生产等多个方面,机械设备和机械技术的开发已经成为机械制造技术的重点。这一行业在日后必定会朝着更加高层次的方向发展进步,进而有效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步伐。本文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展开探讨
期刊
摘要: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信息科技为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化的主体,渐渐深入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大大改善了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了人类生产效率。但在现阶段,计算机系统仍面临着许多安全风险。因此,本文将分析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工作中现存的各种缺陷及不足,探讨提升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效率的方式,为日后计算机技术的安全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检测方式  在计算机软件应用过程中
期刊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5G技术以及AI领域的不断发展,人脸信息采集技术越来越重要。人脸识别在身份认证、信息采集、移动支付、智能解锁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部分。本设计通过利用LabVIEW和电脑自带的摄像头对人脸进行拍照并储存,并将采集的照片进行对比识别,比较人脸特征,进而判断拍照者与存储信息中的人物是否为同一人。  关键词:人脸识别;信息存储对比;LabVIEW  背景
期刊
摘要:由于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物流行业在国内的发展迅速,不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该行业还创造了无数的就业岗位与经济效益。但是发展的背后必然是不断的改进与优化,最近几年人们对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来优化物流管理流程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在这种背景之下,物流管理的流程在不断的完善,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本文从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物流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物流管理的
期刊
摘要:对历史文化传统经典的学习、认同和尊崇正是中学生文化自信的源泉。本文基于学校语文拓展课程中开展的一系列国学经典讲解课程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拓展课程;国学经典;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文化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从未枯竭,也从不曾中断,其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一种文化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民族须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形成一
期刊
摘要:汽车维修市场是汽车产业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确保人们出行的重要前提,另外,也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保障。但是我国汽车维修汽车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针对汽车维修汽车的发展状况,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汽车维修市场;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逐年提升,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
期刊
摘要:夏尔丹是18世纪法国平民写实主义的巨匠,他的风格与当时流行的洛可可风格完全不同,夏尔丹靠着精湛的写实技法和朴实、平凡的个人风格,几乎以一己之力将不受重视的静物画抬到了能够成为装饰宫廷的画种。夏尔丹的《铜水箱》是他早期静物画中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物象选择能透露出夏尔丹的风格和情感,是一幅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作品。本文主要研究物品选择来分析夏尔丹的作品,最后总结研究作品给我们创作带来的意义和启发
期刊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拟真的环境当中,学生的每一个操作,计算机系统都可以给出一个相对真实的反应,这一种技术可以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减少学生在现实当中进行实验时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实际生活当中新农业物联网专业的知识的运用,还可以减少因学生长时间使用实验设备对其造成的损伤,同时降低了学校实验器材的维护成本。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新农业视野;物联网专业
期刊
杜甫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祖辈都曾入朝做官。杜甫小时候天资聪颖,博览群书,少年时代的杜甫曾先后游历吴越﹑齐赵,在此期间曾经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但却落榜。三十五岁之后(746年),杜甫赴长安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万般无奈之下转向皇帝献赋和达官贵人投赠却仍然不得重用。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盛世下隐藏的危机。安史之乱后,杜甫辗转多地,积极为国家奔走,但却为皇帝所厌恶。759年,失意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物联网逐渐走入民众的视野,其应用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公共交通、环境污染治理、社会治安监察。这些变化给民众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随着物联网技术对各个产业积极影响逐步显现,各个国家及行业也逐渐认可物联网技术,并积极采用物联网技术以提高自身发展水平。但在生产生活运用中,物联网技术存也在着许多问题。从长远角度来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相关行业来说是发展机遇。各行业应准确把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