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味道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ostalgia,鄉愁對故鄉的思念,異鄉遊子的內心情懷;某種意義上是人飲水思源的本能。味道是種無形神奇的力量,它遠遠超越人類其他感官和意識,味道富有無窮的可能性……有關味道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出的體驗和回憶;如此平凡又如此超凡,或許如此中國人論食衣住行時,往往以「食」為先。旅遊時常常在餐館裏聽到某某味道像媽媽、像祖母似曾相識等之類的話,這就是味道的力量!建築是否和食物一樣也有味道?肯定有!
  所謂的原始性就是建築屬性的味道,發揮建築的屬性,人更是如此!這裡指的絕對不是複製復古,是創造,所謂的「造」。形式固然重要,但它很有可能是最膚淺的設計手法,或許找不到形式留住淡淡的感覺,越加有品味。所謂的無我,不是流失自我,應該是解放自我,從自愛開始,了解自由的我,想要有我更要放下自我,這不是哲學,是人對生活的真正認知。建築的屬性本身就會說話,建築本身就是個「我」,材料、技術、創意也是如此。建築的味道,如在深山竹林裏的風聲中,在那泉水連續擊打的石巖間,在人間漂浮的四季變化,在區域與地方上自然生成循環。如何創造體驗,如何讓建築的味道深入生活,是今天建築師追尋的,或許說設計以內涵為目標,大多東方人非常看重生活裏最深處的感知。
  建築是人造的,是模仿自然的,是意圖挑戰大自然的,是嘗試適應在這塊大地上與自認融合的;建築像人一樣在矛盾和對立中成長,建築是實驗性的,建築離不開人,建築需要人的勞動與智慧,建築就是人類對人學的一種生活建樹,建築只有不同的角度,沒有對錯;建築就是了解人類生活的人造容器。如果說得詩意一點,建築師擁有上帝之手,要創造人類的時代生活;一個有點過去的味道,又有未來展望的生活!味道是最好的故事,如果要想開拓一個建築新紀元,就要從味道開始。試想如果沒有味道,觀感世界就會失色,味道的體驗絕對是獨到。
  味道就是一種可能性,可能性不是唯一性,論設計就要有可能性,所謂的唯一性是「病」。世界如此美妙,世界如此醜陋,都因為它是多元可能的組合和分解思想。建築師不思考也是一種罪,不要用「民情和世道所逼而如何如何」來做藉口,可悲!建築的理論只要被分解了,就好像設計初衷意義被斷章取義了,結果都「見鬼了」!但在有些建築師總能靈活運用這一切的一切,往往有所謂的「自我,尋我,無我」這樣高超又平凡的意境,這就是味道。就如庫哈斯發表的Bigness至大說過,一座建築物達到一定大的規模,就會遠遠超越美醜的評價。但如果斷章取義地認為庫哈斯所謂的「fuck the context(見鬼的文脈或城市背景)」是上世紀的建築預言,從我的角度看,今天的城市更應該是「I’m the context(我「人」就是文脈或是城市和背景)」,超脫不是意味著只有毀壞一種選擇,以上論點是我所謂的「建築的味道」的一種。
  建築的意義、建築的存在,可以有多重解釋,但建築絕對不是僅僅的比較和複製。建築不會因為一兩個人結束,建築是人類偉大的發現、偉大的創造和生活思想的展現。建築沒有真正的重複性可言,相似度是有的,所謂的味道只有相似沒有重複。建築是人在空間和形體活動之間的文學,是被生活實踐改變的成長和進化。它只會跟隨著熱愛真誠的人群,因為一個簡單的理由「相信」而非偽裝!在思想的領域裏,一個好問題永遠比答案來得有趣;如果什麼都以結果為標準,人活著就少了樂趣和真實性。
其他文献
大陸台商欲運用「仲裁」解決民商事私權爭執,仍須注意「仲裁機構」、「仲裁員」的選擇。  如不幸遇上仲裁員有循私偏頗時,一定要趕緊蒐證,並依據所掌握之確切「證據」,除由相關機關追究仲裁員的刑事責任外,自己也可以向管轄法院提出撤銷仲裁裁決申請,保障自己的權益。  台商在中國大陸運用「仲裁」解決民商事私權爭議,選任「仲裁員」非常重要。仲裁員必須公道正派(大陸《仲裁法》第13條前段);然實務上有仲裁員「索賄
期刊
台灣每次選舉之後,都會有一段時間的安靜,可是沒安靜多久,媒體需要「大新聞」,就會有「大新聞」出現,否則就會有點乏味可陳,媒體一定很感激M女藝人出包,而且是個好大的包,這下子媒體收視率又飆起來了,當然此劇中人物「小黃」最可憐。  在你旁邊的人是當啥用的?  藝人都有經紀人,也可以稱為褓姆,我常開玩笑說:「藝人要把經紀人當助理奴役,或是當老師尊敬,這是藝人的EQ。」  相同的比喻,老闆把主管當成「協助
期刊
目前,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據工信部最新的統計數字,截至2016年底,中國大陸手機用戶已達13.2億。而隨著各大手機廠商新品發佈的速度不斷加快,智能手機每年的淘汰量也達到3~4億,但是,這些被淘汰手機的回收率卻不足2%。基於此,二手手機回收平台應運而生。  平台湧現  縱觀目前的二手交易市場,涉及手機回收的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閑魚、轉轉為代表的綜合二手平台,他們採用的是
期刊
案例重現  即便身處同樣寒冷的冬天,以羽絨服聞名的公司卻面臨著截然不同的境遇:2017年2月份中國第一大羽絨服生產商波司登黯然關閉了倫敦梅費爾區的旗艦店——這是波司登在海外佈局的第一家門店,向來被視為該公司出海雄心的標誌;而Canada Goose(加拿大鵝)則宣佈將於3月同時在紐約和多倫多兩地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總計出售10%~15%的股份,預計募資2億至3億美元,對該品牌估值達20億美元。  今
期刊
案例重現  最近大家的朋友圈和公眾號,常被「辱母殺人案」、「校園裸貸逼女自殺」的新聞或評論刷屏了。  追根溯源,這些觸目驚心的血腥事件,都饒不開高利貸之「原罪」。  判斷是否高利貸,要看國家法律對利率合法與否的「三八線」是如何設置的。2015年,最高法院發佈了《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給予司法保護的年利率年區間為24%以下;無效區間為超過36%部分,24%至36%中性區間則意
期刊
案例重現  陳剛(化名)在事業上小有成就,擁有一家香港上市公司,長期與妻子孩子分居兩地,導致雙方情感關係急劇下降,最終以離婚收場。  雖然家境殷實的他早和妻子在婚前簽訂了婚前財產協議,但卻發現這一紙協議並不能讓他高枕無憂。  其妻子申請在香港法庭提出訴訟,由於香港的法官在離婚訴訟中擁有很大的酌情權,因此某一方仍可以有機會獲得超過一半的財產。  2016年9月12日深交所上市公司昆侖萬維發佈公告,董
期刊
二、三十年間,在陸台資企業已超過1 0萬家,新的一代成長為青年才俊,舊的企業面臨傳承和接班。曾有統計指出,九成的台商都有讓第二代接班的想法,但最後接班成功的可能只有一半。  接班問題深深困擾著第一代台商們,被外界貼著「二代」標籤的年輕人,總是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他們中,有人致力於幫助父輩的企業轉型升級,也有人自由開創與父輩完全不同的事業與人生。上海尚玖企業形象策劃公司負責人趙晨陽就是他們中的一位。
期刊
案例重現  日前,一個名為《你看到我們跟大陸的對比,你不會害怕嗎?》的視頻在社交平台瘋轉。  儘管台灣名嘴描述大陸移動互聯網驚人成就略顯誇張,但不可否認,曾錯過PC時代的台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已被大陸猛甩N條街,而且不可逆轉,使之前一直認為大陸落後的台灣人錯愕不已。  事實上,台灣互聯網行業起步早於大陸,現在卻遠遠落後於大陸,這種發展差距的產生並非偶然。主要由以下原因所致:  製造業成為台灣IT產
期刊
2017年,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的人工智能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3月9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再次對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發表觀點。同時,「兩會」期間,包括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等知名企業家都表示公司未來將發力智能製造。  不過,除上述力挺「人工智能派」外,互聯網、製造業領域仍有眾多企業大佬對當下人工智能的發展提出了
期刊
健身會上癮?市場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當40~50歲的時髦大叔都在飯桌上談論脂肪含量與馬甲線時,說明市場已經有些微發燙。  如火如荼的「私教」生意  當下逐漸火熱的健身行業,除了傳統健身房,也衍生出了各類新模式。「辦健身卡的人分三類。A類是會去健身並且會請私人教練的人,B類是辦完年卡很少去健身的人,C類是辦完卡不健身也要去洗澡的人。除了最後一類,前面兩類都是能讓健身房賺錢的『金主』。」  「零健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