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有效性教学方法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k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理论繁多,学习枯燥乏味的教学现状急需改变,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新课改下,教学方法只是教师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懂得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掌握对人生的认知规律才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从有效教学的理论入手,结合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现状,对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分析,转变学习和教学的方式,创建合理有效的课堂结构,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完善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积累丰富知识,为更好地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现状分析;教学有效性;方法研究
  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导向与时代发展的脉搏相合拍,与学生的成长特点相符合,并且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新理念。思想品德的最终教育目的体现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从而更好地去认识和适应社会。目前,新课改如火如荼,但是,许多教师喊着新口号,却走着老路子,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成为目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每一位政治教师永恒的追求。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核心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由于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强,往往以比较抽象的概念原理,枯燥的逻辑论述出现,给学生以高深、单调、乏味的感觉。为此,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结合有效教学的新理念,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为更好地发展思想品德课提供浅见。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相对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无效而言的。“有效”也意味着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也可以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一、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1、思想品德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观点,提高学生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门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思想品德课不仅具有更为宽泛的学科背景,更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替代不了的。作为德育课程,它有不同于一般德育工作的课程特点,对促进学生德育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因此,我们要从德育建设的根本方针、目标和任务的高度来把握思想品德课的性质。
  2、目前,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对思想品德教学现状提出了很多权威性的概述。如,“现行课程设置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在繁、难、偏、旧。”“中小学德育已成为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在内容上存在成人化、简单化倾向,不符合认知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思想和生活相脱节;在方式方法上未能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存在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等。因此,从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现状分析,提出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积极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思想品德,促进学生自身的道德发展很好的途径。
  二、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一大特色。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机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活动,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新课程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因此教师也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采用举例、讨论、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还可以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掌握学情,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意识
  教学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资源,可见学生要素是放在教学的第一位的。很多时候,人们对“有效性教学”的解读往往侧重于教师的工作,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考虑得更多的往往是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考虑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学生不是教师表演的观众,而是学习和思考的主体,教师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科学的引导最终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向互动的、和谐的课堂教学。
  1、优化教学过程。
  鉴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必须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过程,即必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及教材的不同特点,灵活地运用读、讲、议、练、写等教学手段,或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比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针对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知识面窄,社会经验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的实际,在教学中采取了三段式的教学结构:预习提疑——讲解答疑——综合释疑。而对于八年级、九年级的学生,由于经过七年级的训练,有了一些基础,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增强,因此笔者便采取了四段式的课堂教学结构:自学预习提疑——综合讲解答疑——集中训练释疑——写出心得体会。实践证明,这些做法的确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回归生活,践行理论。
  众所周知,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因此,如何让思想品德知识发挥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我们应该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次综合性的拓展活动,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励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的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并且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可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场景化生活片段,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粘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3、开发现代化资源。
  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更是一种新型思维能力的训练。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内容乏味枯燥的课程,合理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和精彩图片、视频或动画等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强教学内容之间的动态联系,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也可以大大缩短教师板书的时间,给学生留足思考讨论、作业的时间。因此,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树立自身的主导地位。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工具,教师在多媒体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地安排多媒体显示的内容,不能全部代替老师要讲的内容,以引导为主,以互动为主,只有正确把握多媒体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绝不能本末倒置,要切实发挥其德育主渠道作用,改革教学方式,不断探索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并养成探究习惯、提高探究能力的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增进对科学的情感。那么,在化学教学当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掌握自己积极主动认识和探究所获取
期刊
【摘要】面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学会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主体性、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体现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中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培养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数学;培养  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
期刊
【摘要】在积极倡导我校“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前提下,认真学习新课标,努力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借鉴名家理论指导,使自己的教学实现双赢。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积极 兴趣 思维 引导 辅导 探索 鼓励 习惯 表扬  一、以学生为主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学生主体存在和主
期刊
语文教材是精选的最好的阅读材料,如果能利用课文教学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到写作的灵感和素材,汲取古今中外课文中的写作精华,并创造性地进行发挥,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走出无米下“锅”的作文窘境,让课文成为学生展示作文才华的起点和舞台。那么如何利用课文指导学生作文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一些做法。  一、因势利导,写同题作文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文为突破口,围绕课文所涉及的话
期刊
【摘要】短跑是田径教材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特点要求运动员要具备超强的速度,爆发力,速度耐力等素质,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做到这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从提高步频,增大步长,提高步频步长的协调配合的能力,提高放松跑的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去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  【关键词】提高高中生;短跑速度;方法  短跑是田径教材中最要的内容之一,是发展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也是高考体育素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构建学生的语言模型,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水平。  【关键词】阅读;感悟;积累;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语言积累,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好的阅读方法
期刊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国粹,也是汉语的根基,所以古诗词成了人文教育和评议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作为中国的青少年一代,有义务学好古诗词,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因此,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材中便收入了许多古诗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有限,所以语文教学大纲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定得较低,但古诗的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让学生真正
期刊
【摘要】水稻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从水稻栽培的全过程和农业生态系的总体观点出发,以预防为主,根据病虫害与水稻、有益生物和环境各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主要探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水稻  一、水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及措施  水稻主要害虫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水稻螟虫。不同时期要针对不同的主要害虫进行防治。水稻害虫的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有:(1)明确当地水稻不同生
期刊
数感是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学生学习和计算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数和运算的实际意义,用数及其关系表达和交流信息,用数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从低年级开始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有效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呢?  一、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  建立数感必须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背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呈现的问题要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建立数感。如教学“元、角、分”的知识后,可以穿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