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越语中的变体双音节汉越词

来源 :外国语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434jkhg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据统计,越南语中“汉越词”的数量占到越南语词汇总量65%,因此,研究“汉越词”对汉语教学以及越南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全面搜集权威越南语词典中的汉越词,统计出所有变体双音节汉越词,并从双音节汉越词的词序、语音和越化三个角度来分析双音节汉越词的特点,归纳出变体双音节汉越词形成的原因。经研究发现,汉语进入越南语之后必须根据越南语的句法、构词方式来创造新词,汉语词汇已经被越化。此外,变体双音节汉越词还受到越南人的语言、思维习惯和中国南方方言的影响。
  关键词:双音节汉越词;汉越对比;变体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6)01-0019-09
  1. 引言
  在越南,研究“汉越词”的语言学家特别多,如Lê ?ình Kh?n (2001)、Nguy?n Tài C?n (2000)、Nguy?n Thi?n Giáp (2000)等。但在这些学者的研究中,有关“双音节汉越词”的研究只占很少一部分,且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双音节汉越词”的构词、语义、语用以及越南语词典的编纂方面。到目前为止,有关“双音节汉越词”的研究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在中国,研究汉越词的语言学家并不多,且多数是从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比如,王力(1958)从语音角度来研究汉越词、古汉越词;陈保亚(1997)和韦树关(2004)也涉及到汉越词的相关研究;专门研究双音节汉越词的则有舒亚丽、阮福璐(2003),该文统计出汉越词典里共有7810个双音节汉越词,在这些词中有5274个有对应的汉语词。通过对汉越词和对应汉语词语义上的对比发现,两者词义基本相同的占到65%,词义部分相同的占到29%,只有6%的词义完全不同(舒亚丽、阮福璐,2003: 42-50)。
  总之,可以用“多”和“杂”来概括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和双音节汉越词的特点。“多”是指汉越词的数量多、形式丰富。根据罗文青(2011: 31)统计:“在现代越南语里,一共有10900个双音节汉越词”。这个统计数字或许不是很精确,但足以证明在现代越南语里,汉越词的数量特别多。“杂”指的是汉越词的内部影响因素特别复杂。要总结其规律,必须充分了解汉语和越南语,了解两国的文化、历史、民族、政治、经济、科学、社会等各个方面。因此,汉越词对语言学研究者来说也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话题。
  在所有汉越词里,双音节汉越词的数量最多。与汉语相比,这些双音节汉越词与其对应的汉语词有差别,主要体现在它们之间的语音生成、构词方式、词义表达上的差异。这些不同点容易给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和学习越南语的中国学生造成负迁移影响。本文主要关注变体双音节汉越词,并对?ào, D. A主编的Hán Vi?t t? ?i?n(《汉越词典》)和Hoàng, P. 主编的T? ?i?n ti?ng Vi?t(《越南语词典》)等权威词典中的汉越词进行了全面搜集。在此基础上,对双音节汉越词与相对应的汉语词进行比较,找出双音节汉越词在语音、词序、越化等方面的变体形式。通过分析这些变体形式探究双音节汉越词的特点,本研究有利于汉语和越南语的二语教学以及汉越双语词典的编纂。
  2. 变体双音节汉越词的界定
  汉越词(T? Hán Vi?t),又称“汉越语”,是对越南语中的引入汉语的汉根词和汉源词的统称。双音节汉越词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词,其形成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它们必须是汉语借词,跟汉语有关;二是它们必须有汉越读音。
  越、中两国之间的交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交往过程中,两国的文化、风俗、语言密切联系。直到20世纪初,越南语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风俗习惯等仍受到中国的影响。那时,越南没有自己的文字,要借助中国汉字来书写,但使用越南语音,这种现象被称为“字喃”。后来越南才有了自己的文字和标准读音,称之为“国语字”。就是这一原因,使越南语的词汇系统中借用汉语词占到65%,而在历史、政治、科学、医学、文学等领域这一比重高达80%以上(?ào,2005: 10)。
  总之,“双音节汉越词”是由“汉越语素+汉越语素”构成的词,如:朋友=朋+友,讨论=讨+论,道德=道+德等。双音节汉语词进入越南语之后,为了符合越南语的构词规律而改变原来的形式与结构,形成变体双音节汉越词。变体双音节汉越词可分为三种形式:变体词序、变体语音以及“越化”变体。
  3. 变体双音节汉越词的词序特点
  一个外来词进入某种语言之后,可以保留原词的形式与结构,也可以为了符合那种语言的构词规律而改变原来的形式与结构,形成变体。变体双音节汉越词就属于这种情况,即当汉语词进入了越南语之后,它的词序发生了改变,形成变体汉越词,如:例外—ngoai le(外例)、语言—ng?n ng?(言语)等。在汉语里“倒序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逆序词,另一种是伪逆序词。逆序词是指颠倒词序造成的变体,但意思不变。例如:积累=累积(ji lei=lei ji)、离别=别离(li bie=bie li)。伪逆序词是指颠倒词序造成的变体,意思也发生了改变。例如:敌情—情敌 (di qing=qing di)、感动—动感(gan dong=dong gan)。这类词通常很复杂,双音节汉越词的语素之间顺序颠倒通常跟汉源词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汉语词在汉语里可以颠倒语素,进入了越南语之后仍可以颠倒语素。
  据我们统计,共有253个对应的因汉语倒序而形成的双音节汉越词① ,约占越南语词汇总量的0.63%。如:?c hi?m(恶险)- 险恶、??n gi?n(单简)- 简单、C?ng n?p(贡纳)- 纳贡、Chi?n trinh(战征)- 征战等。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有161个词在现代越南语里可以倒序,但在现代汉语里没有它们的对应汉语词。如:
  越南语 倒序 对应汉语词   ác hi?m hi?m ác 险恶(汉语里没有“恶险”)
  ??c ác ác ??c 恶毒(汉语里没有“毒恶”)
  ?i quan quan ?i 关隘(汉语里没有“隘关”)
  b?o tàn tàn b?o 残暴(汉语里没有“暴残”)
  在这161个词中,有146个倒序时词义不变,但语体和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如:
  ??n gi?n - gi?n ??n(简单):V?n ?? này th?t ??n gi?n. (褒义)(这个问题真不简单。)
  Chính sách m?i kh?ng h? gi?n ??n.(贬义)(这个新的政策并不简单。)
  ng? c? - c? ng?(居住):Minh ng? c? t?i s? nhà 270.(口语)(阿明住在270号。)
  H? ch? t?ch ?? t?ng c? ng? t?i Thái Lan.(书面语)(胡主席曾经居住在泰国。)
  还有15个词的词义也发生了改变。如:?m thanh(声音) - thanh ?m(音色)、ch?ng b?nh (病)- b?nh ch?ng(病症)、 tình chung(情深) - chung tình(重情)、qu?n hành(行走) - hành qu?n(行军)、??i ngh?ch(对反) - ngh?ch ??i(反对)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92个词在现代越南语里不能倒序。如:s?c di?n - di?n s?c*、du xu?n - xu?n du*、án m?nh - m?nh án*、c?p b? - b? c?p*、phó thác - thác phó*、báo t??ng - t??ng báo*、tr??ng thành - thành tr??ng* 等。
  此外,在253个对应汉语倒序的双音节汉越词中,有20个词在现代越南语里仍可以倒序,在现代汉语里也有它们的对应词,它们是:
  ??c ác毒恶 - ác ??c恶毒 s? binh 士兵- binh s?兵士
  Th??ng c?m伤感 - c?m th??ng感伤 v?n chuy?n运转 - chuy?n v?n转运
  K?t giao结交 - giao k?t 交结 ?? h?a图画 - h?a ??画图
  Ng? ng?n语言- ng?n ng?言语 tình nh?n情人 - nh?n tình人情
  N? nhi女儿 - nhi n?儿女 m?u nh?母乳 - nh? m?u乳母
  Th?t n?i室内 - n?i th?t内室 ch?nh t?整齐 - t? ch?nh齐整
  Tr??ng thành长城 - thành tr??ng成长 ng?ai xu?t外出 - xu?t ngo?i出外
  其中有10个词倒序后词义基本相同:
  ??c ác - ác ??c恶毒 s? binh 士兵- binh s?兵士
  H?i c?i 悔改- c?i h?i改悔 th??ng c?m伤感 - c?m th??ng感伤
  D?n ch?ng引证 - ch?ng d?n 证引 nghi?m ch?ng验证 - ch?ng nghi?m证验
  K?t giao结交 - giao k?t 交结 ch?nh t?整齐 - t? ch?nh齐整
  Danh thanh名声 - thanh danh声名 ng?ai xu?t外出 - xu?t ngo?i出外
  另有10个词倒序后词义发生了改变:
  Sinh bình 生平- bình sinh平生 v?n chuy?n运转 - chuy?n v?n转运
  ?? h?a图画 - h?a ??画图 ng? ng?n语言- ng?n ng?言语
  N? nhi女儿 - nhi n?儿女 tình nh?n情人 - nh?n tình人情
  Th?t n?i室内 - n?i th?t内室 m?u nh?母乳 - nh? m?u乳母
  Tr??ng thành长成 - thành tr??ng成长 ái tình爱情 - tình ái情爱
  我们用表1将以上情况总结如下:
  可以倒序 不能倒序 倒序后词义不变 倒序后词义发生变化
  越南语 161个 92个 146个 15个
  对应汉语 20个 233个 10个 10个
  表1 双音节汉越词的倒序情况及对应汉语词的数量统计
  综上分析,越南语首先借用双音节汉语词,在使用过程中有了一些词序的变化;此后越南语慢慢接受这种变化并构造出新词,但同时还保留了汉语词的构词形式。因此,在越南语里出现很多成对的双音节汉越词,即双音节汉越词和它们的倒序形式,但对一些“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的偏正式汉语词,在汉语中它们不能倒序,而在越南语中,为了符合越南语“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的构词习惯,许多词的组合顺序却发生改变,如:
  偏正关系汉语词 汉越词
  劫数(ki?p s?) s? ki?p
  命数(m?nh s?) s? m?nh
  村长(th?n tr??ng) tru?ng th?n
  族长(t?c tr??ng) tr??ng t?c
  分析表明,大部分可以倒序的双音节汉越词基本上保留原词(汉语)的词类。因为它们之间的语素可以颠倒,所以可以造出很多变体双音节汉越词。这些变体的稳定性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接受检验。每一对变体双音节汉越词的词义基本相同,但感情色彩和语体不同,如:ki?p s?是个中性词,但s? ki?p是个贬义词;th?n tr??ng一般在口语中使用,而tr??ng th?n一般只在书面语或某些正式场合使用。在汉语里也有这样的现象,有一段时间很多中国人为了赶潮流刻意颠倒了一些词的顺序,如:还归-归还、离别-别离、整齐-齐整等。此外,“倒序现象也存在于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的方言当中”(汤志强,2001: 299-301),它们常常与普通话的词语顺序颠倒,如:   闹热(福建话)- 热闹(普通话)
  紧要(广东话)- 要紧(普通话)
  严尊(台语) - 尊严(普通话)
  限界(台语) - 界限(普通话)
  出现这种倒序现象,究其原因归咎于越南人常根据中国南方方言的构词顺序来模仿造词,结果就出现了汉越词是汉语构词倒序这一现象。双音节汉越词都是汉语借词,汉语对其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些词又与汉语的构词方式和意义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任何语言都有各自特点,汉语进入越南语之后必须按照越南语的构词特点和规律来构造新词,因而许多汉语词逐渐被越化。细究这种现象,本质上跟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等因素都息息相关。
  4. 变体双音节汉越词的语音特点
  汉越词与汉语词之间同义同音现象很普遍。这种同音现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汉越语素之间的同音现象,如:Cung:供,宫,弓;T?:写,左;Th?:手,守,取,首等;二是汉越词和非汉越词之间同音的现象,如:
  Giá-价,嫁,架,芽 (汉越词)
  Giá-rét(冷的意思) (非汉越词)
  Bí-秘 (汉越词)
  Bí(冬瓜的意思) (非汉越词)
  根据Lê Xu?n Thái(2005: 11)统计,“在所有汉越词里,同义的非汉越词占到75%”。如:天 thiên-tr?i、地 ??a- ??t、子t?-con等。另外,还有一些汉越词语素与它们的变体同义。借用汉语词时,这些汉越词有时候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法。根据?ào Duy Anh(2005:50-53)统计,“有500个汉字有两种以上的汉越读法,这是由越南语不同的方言读音所引起的”。如:chính-chánh-正、tr??ng-tràng-长、sinh-sanh-生”。实际上,变音双音节汉越词的数量并不多。据我们统计,越南语中共有43个变音双音节汉越词②,如:a dua - a du、a hoàn - ? hoàn、a phi?n - á phi?n、an t?m - yên t?m、an v? - yên v?、?o n?o - áo n?o、bá quan - bách quan、bá tánh - bách tính 等。
  这43个变音双音节汉越词又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变声调(共5个), 如:
  a hoàn - ? hoàn a phi?n - á phi?n
  ?o n?o - áo n?o c?m ?n - cám ?n
  c?u k?t - c?u k?t
  这些词的词义与它们的变体词义相同,有时只是感情色彩或使用的语境不同。
  第二类:变韵母(共35个),如:
  a dua - a du an t?m - yên t?m
  an v? - yên v? bá quan - bách quan
  bá tánh - bách tính ban ?n - ban ?n
  b?c nh??c - b?c nh?c báo an - báo yên
  韵母的变体情况具体见下表:
  第三类:变辅音(共3个), 如:
  b? báng - ph? báng c?ng th?i - c?ng trái kiêu sa - kiêu xa
  其中有些辅音已经完全改变,表现在:b改成ph;th改成tr;ng改成t;s改成x。虽然很多变体双音节汉越词的语音发生了改变,但它们仍是一个双音节汉越词,并由两个汉越语素构成。根据我们语料的统计,出现变音的原因具体可归纳为两种:第一种是语言禁忌,即越南给孩子取名时,为了避免与皇帝或者官员的名字重名,而出现了两种读法。这种禁忌只在一定的地区或一定的历史阶段出现。第二种原因是根据越南语的发音特点和发音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也包括越南语中一些方言的不同发音。
  5. 变体双音节汉越词的“越化”特点
  汉语词进入越南语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纯正越南语的影响,尤其是变体双音节汉越词的“越化”现象又主要受到越南语构词特点的影响。因此,在讨论变体双音节汉越词的“越化”现象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越南语的构词特点有所了解,具体归纳起来主要与以下两方面的特征有关:
  第一,词序方面的特征。在汉语里,合成词主要有5种关系:并列、偏正、补充、动补、主谓),但越南语里只有两种关系:并列和偏正。并列关系的越语词跟汉语基本相同。比如:?c ??c(=ác恶+??c毒);An ninh(=an toàn安全+ninh t?nh宁静);?c hi?m(= ác恶+hi?m险)等。而偏正关系的越语词跟汉语不同,汉语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但越南语却是“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因此,很多偏正关系的越语词的词序都跟汉语的词序不同。比如:命数(m?nh s?)- s? m?nh、局长(c?c tr??ng)- tr??ng c?c、班长(l?p tr??ng)- tru?ng l?p等。
  第二,构词要素方面的特征。在越南语里,一个双音节汉越词主要由两个构词要素组成。构词要素通常分为“正要素”和“辅要素”。对一些并列结构来讲,两个要素的功能相同。对一些偏正结构和叠音结构(AA类)来讲,一个要素是主要成分,另一个要素则是辅助成分。越南语构词要素参与造词时,除了少部分位置固定的构词要素外,大部分构词要素的位置都不固定,通常较为自由,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如:giao vien(老师)- vien chuc(职员), vo ich(无用)- hu vo(虚假)等。无论是从词义还是从功能来看,越南语的构词要素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
  此外,汉越词语素通常也用来构造越南语词。“汉越词语素”是指读音为汉越音的汉语语素,通常是单音节,可以用来造词。每一个“汉越词语素”至少有一个相对应的汉语词。比如:thanh 清 - 声 - 青, hoa -花 - 华, nh?n - 人 - 仁 - 因 , th?y - 水等。有时候汉越词语素与越南语语素也可以结合构成新词。如:“?”的对应汉越语素“亚”在古汉语中有两个意思:1.“次于”;2.“比第一低”。在古汉语里有“亚父”,“亚圣”,“亚相”,“亚卿”,“亚将”,“亚献”之说。因而,越南人就用古汉语语素“亚”,与另外一个越南语素组合,构造出汉越词“á h?u(亚后)(意思是“在选美比赛中的亚军”)。此外,越南人根据“亚”的词义,模仿汉语构词特点,造出“á b?ng(在比赛或考试中得第二名的人), á t?(第二个孩子)”等词。在现代汉语里,“亚”基本上已经没有“次于”(比第一底)的意义,但“亚军”这个词仍使用此义。   而变体双音节汉越词的“越化”是指汉语词进入了越南语之后,受到越南语词汇系统和越南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某些方面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越南语里的汉越词,也就是“越化”现象。具体来讲,“越化”有三个特征:首先,越南语借入的汉语借词在进入越南语词汇系统时需要改变其读音,成为越语中的汉语借词。其次,由于进入的时间段不同,一个汉语借词在越南语里会有几个不同的读音。如:平安-binh an- binh yen。最后,汉语词受越南词形态与结构以及越南人习惯的影响(如上文所述),会出现词序颠倒、与某些越南语语素结合构成新词、多音节词变成单音节词等现象,这为汉语词进入越南语的词汇系统创造了条件。从“越化”角度来看,变体双音节汉越词主要有三类现象:
  首先,变体双音节汉越词有对应越语词的现象。根据所有对应越语词的变体双音节汉越词的统计结果发现,这类词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对应越语词是单音节。如:am thanh-声音-tieng、can ban-根本-goc、bình lu?n-评论 - bàn等。另一种情况对应越语词是多音节,主要是双音节。如:an bai-安排-sap xep、 bach dau-白头-toc bac、??c gi?- 读者-ng??i ??c等。这一类又分为两个小类:一类是对应越语词有一个语素是汉越语素。如:binh phuc - khoi phuc(复)、ái tình - tình yêu(情)、chú ? - ?? ?(意)等。另一类是对应越语词有两个语素都不是汉越语素。如:am thuc(饮食)- an uong、an t?a(安坐)- ng?i yên、d?ng c?m(勇敢)- m?nh d?n等。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大部分变体双音节汉越词对应的越语词都是纯越语词。这些纯越语词在口语中使用较多,有一些变体还保留一个汉越语素,但这些变体的数量很少。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越南语借词的形成有两个原因:一是越南语中缺少表达该意义的词,二是为了丰富越南语词汇系统。通常来说,双音节汉越词丰富越南语词汇系统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越南语里已经有表达该意义的词但仍习惯使用汉语借词;另一种是越南语中缺少表达该意义的词,而发展到某个阶段虽已出现表达该意义的词,但仍使用汉语借词。
  其次,变体双音节汉语词没有对应越语词的现象。在所有双音节汉越词里,无对应越语词的双音节汉越词占多数。顾名思义,“无对应越语词的双音节汉越词”指的是没有找到对应的越语词的汉越词。如:an duong-安养、an huong-安享、an khang-安康、an ninh-安宁、ban sac-本色、ban tam-本心、ban than-本身、ban tinh-本性、chính sách-政策、chính th?-整体。这类词虽然没有找到它们对应的越语词,但还是可以用越南语来解释它们的意义。如:“ban tinh”指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cá tính c?a m?i ng??i),“bi?n ?i?u”指的是已经换了声调(thay ??i gi?ng ?i?u),“b?t l?c”指的是没有能力(kh?ng có n?ng l?c, kh? n?ng làm m?t vi?c nào ?ó)。这类词有三个特点:一是它们大部分是抽象名词。如表达思想类、意识类的某些概念。二是这些汉越词语素进入越南语之前,大部分是汉语外来词,其中多数借自日语。三是越南语中很难找到它们对应的纯越语词。
  再者,变体双音节汉越词存在缩合现象。很多汉语多音节词进入越南语之后,出现了缩合现象,缩合的类型有以下两种:
  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这些双音节汉越词大多是省略多音节汉语词的部分语素。这些缩合没有固定的规律,通常是按照越南人的习惯和文化习俗省略。在词义上,大多数双音节汉越词是“旧的形式,新的意义”。“旧的形式”指的是双音节汉越词还保留着汉语的构词方式,由于保留部分汉越词语素,因而与汉语的词义有一定的关系。“新的意义”指的是为了符合越南人的风俗习惯和表达新概念的方式,汉越词的词义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
  ?c ??c(恶德),表示“缺德” (恶:坏;恶德:道德坏)
  ?i qu?n(爱群),表示“爱集体” (群:集体;爱群:爱集体)
  ?c kh?u(恶口),表示“臭嘴” (恶:坏;恶口:臭嘴)
  6. 结语
  汉越词倒序的动因与汉语逆序词的情况有关。越南语借用汉语,自然会受到汉语的影响,所以出现汉越词的倒序现象。汉越词的词序变化与汉语有关,但并不意味着汉越词的对应汉语词在汉语里也能倒序。双音节汉越词与它们的倒序词义基本相同,但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有所不同。此外,双音节汉越词的词序变化原因还跟越南人的语言、思维习惯以及中国南方方言有关。在借用汉语时,越南语模仿一些中国南方方言的词语特点,颠倒了词序,结果汉语普通话的词序也出现了颠倒现象,最终流传并固定下来。
  越南语中出现的变音双音节汉越词,其变音的原因主要与民族禁忌和越南语的发展历史有关,还受到越南语方言的影响。汉语进入越南语之后必须根据越南语的构词方式和特点来构造新词,因而一些汉语词被逐渐“越化”,这种现象跟整个民族的文化和心理有关,同时也体现出两国文化在相互接触中所产生的影响。此外,本研究探讨了双音节汉越词的词序、语音、越化方面的变体特点,对汉语和越南语的二语教学以及词典的编纂有很大的帮助。
  参 考 文 献
  ?ào, D. A. Hán Vi?t t? ?i?n [M]. H? Chí Minh: NXB V?n hóa th?ng tin, 2005.
  Hoàng, P. T? ?i?n ti?ng Vi?t [M]. ?à N?ng: NXB ?à N?ng, 2005.
  Lê, ?. K. T? v?ng g?c Hán trong ti?ng Vi?t [M]. Hà N?i: NXB ??i h?c qu?c gia Hà N?i, 2001.
  Lê, X. T. T? Hán Vi?t và vi?c gi?ng d?y t? Hán Vi?t [M]. ?à N?ng: NXB Giáo d?c, 2005.
  Nguy?n, T. C. Ngu?n g?c và quá trình hình thành cách ??c Hán Vi?t [M]. Hà N?i: NXB ??i h?c qu?c gia Hà N?i, 2000.
  Nguy?n T. G. Ng? d?ng Vi?t ng? [M] Hà N?i: NXB ??i h?c Qu?c gia Hà N?i, 2000.
  陈保亚.侗台语与东南亚语的语源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1): 40-44.
  罗文青.越南语双音节汉越词特点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舒亚丽、阮福璐.略论双音节汉越词与汉语双音节的异同[J].汉语学习,2003,(6): 42-50.
  汤志强.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王 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8.
  韦树关.汉越语关系词声母系统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柯贤兵 )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有研究者认为:“儿童以游戏为生活,游戏是儿童的第二次生命。”学前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游戏中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软式棍球起源于冰球,是“直杆球棍”击打“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