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景观在农业观光园中的表达应用——以南京禄口航空农业园为例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k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耕文化景观是农民在进行农耕活动的过程中对自然进行利用与改造,受物质与人文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景观类型。它的内涵与核心可概括为"天、地、人"三位一体:"天"即自然规律,"地"指的是回归本源的土地景观,"人"则是人的活动与意识,三位一体形成自然规律、土地景观与人类活动意识的和谐共生体系。农耕文化景观的构成包含物质、精神、情感三大要素,本着自然、景观、人三者和谐共处的原则,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应遵循象形、畅神、缘情三种表达策略。象形即"象物之形",营造农耕文化景观的物境,为物质元素表达;畅神即"万物融其神思",营造农耕文化景观的情境,为精神元素表达;缘情即"随物以宛转,与情而徘徊",营造农耕文化景观的意境,为情感元素表达。在此以南京禄口航空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为例,探讨农耕文化景观在农业观光园中的应用表达方法,依据"生态、自然、以农为本"的规划策略,充分挖掘和利用基地原有的物质、精神和情感资源,从规划层面、设计层面和策划层面分别针对现状运用象形、畅神、缘情的表达手法来体现农耕文化景观的价值,把握观赏主体"眼"象形,"脑"畅神,"心"缘情的感官体验,各功能分区主题与内容分明,凸显农业观光园的景观特色。
其他文献
针对现今公路工程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存在的主观性较强、缺少较为科学的数值优化算法的缺陷,在介绍了蚁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利用组块试配强度与混合料造价的比值作为算法的启发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通过对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NA-449b表达的比较,分析miRNA-449b与胃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其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
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经济改革采取了国有经济基本不动,在“体制外”寻求发展的战略,即“增量改革战略”。实施增量改革战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成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江苏省作为出口大省,借助其作为海陆通道交汇点的地理优势,收获了一定政策红利。在对外贸易稳步发展的同时,江苏省对外贸易环境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正】 中小学在开辟第二课堂中,应着重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面向多数原则。开辟第二课堂是课外活动的发展,是培养人才的必要渠道。因此,开辟第二课堂,首先应面向多数,根据自
<正> 近年来,冯至的《十四行集》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而探讨它与外国文学——尤其是以歌德、里尔克为代表的德语文学——之间的联系,则成了研究的焦点。审视已有的研
海鸥岛是广州这座特大城市里唯一保持着原生态的大型岛屿,极具保护价值。为向社会展示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促进广州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进而有效保护岛屿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