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漱石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以《三四郎》、《从那以后》为中心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wor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目漱石(1867-1916)被称为日本近代文学中的“明治文豪”,其作品跨越时代深受不同年龄层读者的喜爱.本文聚焦夏目漱石的《三四郎》、《从那以后》两部作品,以女主人公美弥子和三千代为研究重点,结合明治时期的女性生存、思想状况进行分析,解读夏目漱石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揭示女性的自我觉醒与“家”的压抑造成的时代悲剧.
其他文献
“互联网+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就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文献归纳与分析研究,解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研究的四大方面、“互联网+大学生就业指导”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是维多利亚时代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涉及工人及资本家双方激烈冲突的内容.南方与北方是盖斯凯尔夫人的杰出的小说之一,它生动地呈现了资本家与工人之
具有爱尔兰和美国双重国籍的作家科伦?麦凯恩,著作颇丰,尤其擅长描写在异乡生活的少数族裔的错位和孤独感.本文以叙述者肖娜为视角,揭示少数族裔在美国的边缘化处境,从美国的
摘 要:W.H.奥登作为现代诗坛名家,其代表作之一便是这首《悼念叶芝》。作为一首现代哀歌,也作为一首充满智性的悼亡诗,其中众多意象的妙用成为了本诗的点睛之笔。本文将结合社会时代背景与作者思想情感变化对《悼念叶芝》中的意象的巧妙运用进行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W.H.奥登;《悼念叶芝》;意象  作者简介:王雅婷(1997-),女,汉族,辽宁大连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英译本科,研究方向
文章采用原型批评理论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丽“替罪羊”的形象从传统思想和社会政治双重压制迫害角度下浅析探究.通过对其“替罪羊”形象的分析,本文指出艾
《圣经》在西方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对西方的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圣经》中的人物为原型分析小说人物的形象和生活经历,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