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各项现代事业的进步提供物质基础。电力事业作为我国十一五计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其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现代化社会经常的加快。为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使用性能,提高系统的运作效率,很多先进的新型技术得到充分的运用。针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趋势,分析系统运行中运用到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 新技术;电力系统;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12-0129-0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伟大理论时刻贯彻于我国现代事业的发展中,在电力系统不断改进调整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先进技术创造的巨大作用,这些对于电力系统的性能优化调整是很重要的元素。研究电力系统中的新技术,主要还是为了更高科技水平技术的引进。
1 新技术带动系统自动化
“自动化”运行是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提出的,这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化发展理念。当今社会技术的改进,让很多行业的发展朝着“智能化、自动化、一体化”的趋势发展,就电力系统而言,其自动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控制方式。早期的电力系统中,运用到的控制方式主要是开环监测,通过“监测”来进行系统的运行控制,这种方式操作不够灵活,运行速度较慢。而新技术中则倡导闭环控制方式,见图1,其能够优化系统功率,调节控制方式。
图1 直流电机闭环控制
2)电压幅值。促使了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的改变,主要是针对高电压等级而言,其现在正在逐渐变化为低电压。较为经典的实例则是,能量管理系统转变为配电管理系统,其电压等级进一步改进调整。
3)系统功能。自动化运行模式的创建使得电力系统各方面的功能得到了改进,由最早的“单一型”转变成为“综合型”的系统模块。这是电力系统当前发展的重大突破,很多变电站都采取了综合型的模式。
2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
在电力系统投入使用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力专家和技术人员经过不断地深入研究发现,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值经常出现起伏波动,使得整个电力系统处于非稳定状态,从而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提高系统的电压质量,维护系统正常的运行性能,人们开始注重于输配电技术的研究。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则是在这种背景下被研发出来的,该项新技术是一种优化传统输电能力的新技术,其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改善电压质量,保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的运行原理为:选择独立性、综合性较强的电力装置来优化组合,从而改变输电系统中的相关指标参数,包括:阻值、电压、相位等,以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整个系统进行调整,确保输电系统运行畅通无阻。而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之所以具备如此之多的功能,主要还是因为其统筹了多项技术于一体的特性,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许多当代先进技术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使得电力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3 定制电力技术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迅速调整的过程中,很多用户对于电力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系统性能似乎难以达到广大用户的期望状态,特别是当前很多电力用户针对供电系统的质量、电能供应的可靠性、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的标准。电力技术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则根据用户的要求积极创设了各种先进的电力技术,以增加系统的使用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定制电力技术被称作为一种新型的“用户技术”,其重点服务目标就是广大电力用户。定制电力技术主要原理:通过对配电系统内部结构(见图2)实施优化调整,从而增强系统的活跃性,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各种阻碍。
图2 配电系统结构图
该项新技术优化的主要对象包括了对于系统供电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采取多方面的技术来实施有效处理,对配电网以及用户的供电端采取诸多运行效率高的电子控制器,以协调好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
4 结论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必须依赖于技术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整个行业,乃至社会市场经济的综合效益。而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将各种实用的新技术与其融为一体,促进电力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范之铭.探讨现代社会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信息系统工程,2009,20(14):59-61.
[2]周文文.如何构建现代化的电力系统模式[J].浙江大学学报,2009,40(20):132-134.
[3]王敦露.浅谈加快现代电力系统模式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9,22(8):45-47.
[4]张进才.电力系统中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J].东南大学学报,2008,30(12):14-16.
关键词 新技术;电力系统;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12-0129-0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伟大理论时刻贯彻于我国现代事业的发展中,在电力系统不断改进调整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先进技术创造的巨大作用,这些对于电力系统的性能优化调整是很重要的元素。研究电力系统中的新技术,主要还是为了更高科技水平技术的引进。
1 新技术带动系统自动化
“自动化”运行是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提出的,这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化发展理念。当今社会技术的改进,让很多行业的发展朝着“智能化、自动化、一体化”的趋势发展,就电力系统而言,其自动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控制方式。早期的电力系统中,运用到的控制方式主要是开环监测,通过“监测”来进行系统的运行控制,这种方式操作不够灵活,运行速度较慢。而新技术中则倡导闭环控制方式,见图1,其能够优化系统功率,调节控制方式。
图1 直流电机闭环控制
2)电压幅值。促使了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的改变,主要是针对高电压等级而言,其现在正在逐渐变化为低电压。较为经典的实例则是,能量管理系统转变为配电管理系统,其电压等级进一步改进调整。
3)系统功能。自动化运行模式的创建使得电力系统各方面的功能得到了改进,由最早的“单一型”转变成为“综合型”的系统模块。这是电力系统当前发展的重大突破,很多变电站都采取了综合型的模式。
2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
在电力系统投入使用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力专家和技术人员经过不断地深入研究发现,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值经常出现起伏波动,使得整个电力系统处于非稳定状态,从而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提高系统的电压质量,维护系统正常的运行性能,人们开始注重于输配电技术的研究。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则是在这种背景下被研发出来的,该项新技术是一种优化传统输电能力的新技术,其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改善电压质量,保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的运行原理为:选择独立性、综合性较强的电力装置来优化组合,从而改变输电系统中的相关指标参数,包括:阻值、电压、相位等,以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整个系统进行调整,确保输电系统运行畅通无阻。而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之所以具备如此之多的功能,主要还是因为其统筹了多项技术于一体的特性,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许多当代先进技术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使得电力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3 定制电力技术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迅速调整的过程中,很多用户对于电力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系统性能似乎难以达到广大用户的期望状态,特别是当前很多电力用户针对供电系统的质量、电能供应的可靠性、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的标准。电力技术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则根据用户的要求积极创设了各种先进的电力技术,以增加系统的使用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定制电力技术被称作为一种新型的“用户技术”,其重点服务目标就是广大电力用户。定制电力技术主要原理:通过对配电系统内部结构(见图2)实施优化调整,从而增强系统的活跃性,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各种阻碍。
图2 配电系统结构图
该项新技术优化的主要对象包括了对于系统供电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采取多方面的技术来实施有效处理,对配电网以及用户的供电端采取诸多运行效率高的电子控制器,以协调好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
4 结论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必须依赖于技术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整个行业,乃至社会市场经济的综合效益。而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将各种实用的新技术与其融为一体,促进电力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范之铭.探讨现代社会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信息系统工程,2009,20(14):59-61.
[2]周文文.如何构建现代化的电力系统模式[J].浙江大学学报,2009,40(20):132-134.
[3]王敦露.浅谈加快现代电力系统模式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9,22(8):45-47.
[4]张进才.电力系统中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J].东南大学学报,2008,30(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