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用药介绍

来源 :医师在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bey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儿黄疸在临床十分常见,大部分为生理性过程,无需特殊处理可自然消退,少数可发展为高胆红素血症,需及时进行干预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手段,可通过减少胆红素生成、增加胆红素摄取、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及减少其肝肠循环等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目的.了解各种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用药.
其他文献
厚朴排气合剂源自《金匮要略》经典名方——厚朴三物汤,主要成份为厚朴、大黄、枳实、木香,具有行气消胀、宽中除满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症见腹部胀满、胀痛不适、腹部膨隆、无排气、无排便、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薄腻患者,能促进紊乱的胃肠功能恢复.此外,众多临床研究发现厚朴排气合剂还可以联用其他药物治疗疾病.
期刊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力的常见病,具有不可逆性和隐匿性两大特点.其病因很复杂,一般认为与眼球内的房水产生过多,或排出困难,导致眼压升高有关.若眼压持续升高,压迫眼球壁,可造成视网膜和视神经乳头萎缩变形,影响视力,严重者还会致盲.虽然任何年龄段都可患青光眼,但较常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此外有高度近视者也是高发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近视人群数量的增多,青光眼的患病率也将逐年增加.
期刊
筋膜是贯穿身体的一层结缔组织,约占人体重量的20%,包裹着我们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经、器官,并将它们与我们的骨骼相连,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官,所在深度从皮下几毫米到两厘米不等.说到筋膜的解剖和生理,不得不提的是筋膜层和透明质酸.筋膜各层都有自己的排列和成分:浅筋膜是疏松、不规则的,由相互交织的胶原纤维组成,而深筋膜则是规整的纤维层.
期刊
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要求下,除了做好相关排查工作外,全国各地都在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但笔者发现有很多群众甚至接种点工作人员对接种疫苗前后的饮食和作息注意事项存在较多疑惑,如是否能吃鸡蛋、鱼或海鲜等.rn虽然目前关于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影响的研究还很少,但笔者认为可参考其他传染病疫苗接种的相关研究.
期刊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按发病原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该病主要临床症状可概括为胀、痛、吐、闭,即腹胀、腹痛、呕吐、肛门无排便排气,但临床常因多种因素干扰出现漏诊、误诊,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诱发水电解质紊乱、肠穿孔、肠瘘、重症感染、休克等危急情况.
期刊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但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原因的疾病.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本病诊断缺乏金标准,主要根据主要症状(如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中上腹痛,或中上腹部烧灼感等)、持续时间(症状至少存在6个月)、出现频率(每周皆会出现),并排除器质性疾病等的基础上确立诊断.
期刊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其相关疾病主要表现在白细胞数量及质量的异常,正常人白细胞计数参考值: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2~12岁儿童8~10×109/L.
期刊
抗生素是临床常用药物,能通过杀灭致病菌而治疗感染性疾病,但由于其作用没有选择性,故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干扰肠道正常代谢功能,甚至造成条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和感染,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特别是儿童肠道菌群比较脆弱,稳定性差,更容易受抗生素的影响.
期刊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的一种儿童常见疾病,传染性强,好发于夏秋季节,表现为突起高热、咽痛、拒食、流涎等,咽部充血明显,咽腭弓、腭垂、软腭处有直径2~4mm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溃破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古代并无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名记载,但根据其病因、病位、症状等临床特点,属于“口疮”“感冒”“口糜”等的范畴.现介绍1则中医运用银翘散配合中药涂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案例,与读者分享.
期刊
碘摄入过高、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进而诱发各种甲状腺疾病.例如:碘缺乏会引起甲减、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等;碘过量则会引起甲亢、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等.临床可以按照每天饮食中摄入碘的多少不同,分为忌碘饮食、低碘饮食、适碘饮食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