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润的余味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nzhixingki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盘核桃的人,会琢磨包浆,讲求圆润。
  这玩意只有中国人喜欢吗?也不是。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有名作《阴翳礼赞》,里头说西洋美学,比如白银餐具,那就是闪闪发光。东方的美,如瑞雪初降,如绿树嫩叶,讲究湿润温宁。如中国的锡器,历久而有的灰色;如玩弄几百年的玉石,凝成微浊幽淡的色彩;烛光摇曳下的菜肴,幽暗的泥金,酱油与羊羹的暗沉色彩,都很美。
  ——大概,越讲究生活温厚之感的,越喜欢这份感觉?
  日本茶道做茶勺,据说最好的材质,是烟熏出久远风味的竹子。绿竹太鲜艳了,有风味的老竹子,才带他们喜欢的风雅吧。
  类似于《红楼梦》里,林黛玉初入贾府,看堂上都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这个半旧很到位:富贵之家,并不因此专门搞新花样。所谓的古典感与厚味,也就在这半明暗之间了吧?
  当然,这样圆润幽暗的凝积感,并不只是求个半旧不新的感觉而已。
  老紫砂壶爱好者,讲究养壶。喝久了,积厚了,茶壶外表光润不提;给壶里倒点清水煮开,喝来也能有茶味:这就是积累了。
  同样的做法,日本土锅也有。1980年代日本经济大发展时,有人鄙夷老派的土锅。结果真有店家玩了一招:端出一个做了三十年甲鱼锅的土锅来,里头加点酱油和水,咕嘟咕嘟煮开了:一锅都是浓郁的甲鱼香,一口汤都浓郁至极。想来也不奇怪: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积累着甲鱼汤的精华呢,到最后这圆润丰厚的味道,都积在锅里了嘛。
  西方人其實也不是不明白这点。我有位意大利朋友,在外面馆子喝咖啡时,讲究一口闷;自己灌在保温杯里带出来的咖啡——冬天尤其爱如此——喝起来小心翼翼。大冷天,喝一口,满足地叹口气。
  他说家里的咖啡壶和外头的是两个味道。为什么呢?因为家里的咖啡壶用得年深月久,壶里有了厚厚一层咖啡油脂。煮出来的咖啡格外浓香,倒出来覆一层油。既保温,又光润,口感还柔滑浓。“是家里的味道。”
  这道理,大概类似于多年老卤水吧?肉桂辣椒八角茴香丁香豆蔻生姜酱油鱼露冰糖葱蒜来来回回,只有卤水厚润光亮,永远不变。区别只是,久藏的味道,是真的能沤进器皿里。无论是烟熏的色彩、浓厚的味道,都是如此。
  所以场面上的人,会喜欢优雅纤细的香槟杯;但真到了黄昏归家,灯下独饮,会喜欢用久了的茶碗、咖啡杯。老锅老铲老杯子,味道似乎才对。这份圆润,这份安全,这份熟悉,就是时间累积的味道。
  当然,也不一定都是完美的。
  我爸年轻时出差,去江西近湖南的某小地方。当地接待得很热情,我爸还担心,问吃得辣不辣,当地单位回答:“我们吃得不辣!——湖南才辣!我叮嘱厨房了,不要下辣椒!”
  我爸于是吃了,一嘴红,哇哇叫,拼命喝水。
  去厨房问,厨师一呆:“哎呀,原来是接待外地来的呀!”
  ——他是真没放辣椒,只是接着上一个菜的锅台做的菜:光是锅里的辣椒余味,就把我爸给辣着了。
  (静茹荐自《看天下》)
其他文献
对做饭这件事情,我从小就有点政治不正确。  小学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回家自己给父母做一顿饭,并据此写一篇作文。饭倒是做熟了,可过程实在是手忙脚乱、苦不堪言。灶台上那架大铁锅,成了我挥之不去的阴影。即便以后长到了一米七多,也依旧觉得炉灶太高,炒锅太重,做饭是一件超出我个人能力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面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完全没有主流的、似乎应该有的喜悦和成就感。几乎每个同学都在作文里写:“看
期刊
其实,我们看见的非洲草原纪录片,拍摄时间大多在草色枯黄的旱季。  东非草原分雨季和旱季。雨季来临,草原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旱季来临,草原枯黄。  那为什么纪录片要选择旱季拍摄?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交通,第二个动物的拍摄困难程度。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旱季的路况才能满足拍摄条件。东非草原没有硬化路面,基本都是推土机推出一个简易土路。这个土路,只能满足基本的通行要求。而且,要每年
期刊
連勤(视障人士)和她的导盲犬Candie初次见面,是在2007年7月2日。  当时连勤在美国兼职做翻译,那天完成工作后,客户提议说,这里附近有一个导盲犬培训学校,要不要一起去认识一下那些导盲犬。连勤就在这里见到了Candie。  那次见面,连勤对Candie的印象实在一般般,因为它太高冷了。连勤当时站在Candie旁边许久,但Candie根本没有理睬她,自顾自晒太阳,难怪人送绰号“冰公主”。  那
期刊
说起巨富,似乎都是男人的专利,但其实,在财富的世界里,女性也有着自己的天地。2004年在《福布斯》杂志上榜的就不在少数。世界五大洲各有自己的富婆。在北美洲,她是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长女艾丽斯·沃尔顿;在欧洲,她是欧莱雅公司创始人舒埃勒的独生女莉莉安妮·贝当古;在亚洲,她是世界著名游艇公司嘉年华集团创始人泰德·阿里森的女儿、以色列人沙丽·阿里森;在拉美,她是墨西哥最大的啤酒制造商莫德洛公
期刊
10年前刚认识我老公的时候,20岁出头的他,头发茂密得像施了肥的西蓝花一样。任谁也想不到这样一颗头会和秃字扯上关系。可等到谈婚论嫁见家长的时候,实话实说,我有点吓到了——看着叔叔“地方支援中央”的别致发型,我心中就是三个问号:Why(为什么会秃)?When(什么时候秃)?How(怎么会秃成这样)?回来上网查了半天,大体搞懂了:爷爷秃,爸爸秃,那么他不秃的几率几乎为零。当时觉得事已至此,怀着一丝侥幸
期刊
总有一些时刻,会触动你回忆起一些小事。十多年前,公司楼下路口处有个煎饼摊,老板半夜才出来,营业到清晨。有时候加班结束,我会买上一套。和老板聊,她说自己住北京通州,每天深夜骑着三轮车,来到二十多公里外的朝阳门路口。这个时间段,没有城管,而北京这种生物钟紊乱的城市,总少不了不眠者。昏黄路灯下,她舀一勺面,用煎饼耙子旋转着摊开,白色蒸气在清冷的深夜里弥漫开来。一口咬下去,热量果然增加不少,温暖和肥胖了不
期刊
请各位想象一下,在你的面前有一盘很精致的料理。你会先吃自己最喜欢的菜吗?还是会把最喜欢吃的菜留到最后吃?  投资家的习惯,通常是先吃自己最喜欢的菜。  另外,通常把最喜欢的菜留到最后吃的人,大部分人都拥有企业家的个性。  投资家之所以有这种习惯,是因为他们比较重视结果;相反,企业家大多重视顺序,倾向于按部就班得到好的结果。  那么,这跟先吃自己喜欢吃的菜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把它留到最后,万一吃得太饱
期刊
那是1993年的大年三十。那年冬天的每个早晨,肖林都会在海拔4300米的营地里醒来,有时会发现身下的床垫结冰了,温度表的指针经常在-20℃的刻度上下摇摆。  他要做的事,是去白马雪山进行定向观测,寻找和观察一群滇金丝猴。回忆起当年在白马雪山上的三个多月时光时,他说,从没想到自己的命运“会被滇金丝猴改写”。  肖林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第一批专业保护工作者之一。白马雪山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境内,是
期刊
接到喜欢了七年的他的电话。他对她说:“我们在一起吧。”  尽管听到电话那头别人的窃窃笑声。她还是淡定地说:“好啊。”  然后她问:“大冒險又输了吧?”  他说:“我选的是真心话。”  (二之前荐自《文苑》)
期刊
“喂,请问是要疏通马桶还是下水道?什么原因造成堵塞?您的位置是在哪里?80元您能接受吗……请保持手机畅通,我让师傅给您回电话。”霖的手机响了,然后我听到了以上的内容,用普通话讲的,冷静娴熟,穿插在我们的方言聊天里有些突兀。  霖是我的中学同学,认识多年的朋友,之前我每次回老家,都有空余的时间找我玩——她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在家闲着。这次不一样,她找了一份新工作,给某个家政网站平台做客服,负责几个省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