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计算形如“x÷a=b”的方程

来源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5333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学过倒数的知识后,解方程时受“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的影响,解题中常常出现错误,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计算形如“x÷a=b”的方程,可以进行以下的教学过程.rn1.对比判断.rn(1)学生独立解方程.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rn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93、94页.rn[教学过程]rn一、激趣导入,引发探究rn师:咱们的老朋友淘气在玩“鼹鼠钻洞”的游戏时,被一个问题难住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rn(课件出示主题图)rn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rn生:有4个洞口,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
期刊
一年级《认识整时》的教学,教师往往只引导学生关注分针的走动变化,忽略时针和分针的联动,这会影响学生后继相关知识的学习.“认识整时”的教学可以采用如下过程帮助学生整体认识时针和分针的联动变化.rn1.静态认读钟面.rn在学生对钟面有了初步了解,知道钟面上的12个数的顺序和刻度划分以后,教师出示显示时刻为10:00的钟面.
期刊
在前测中,很多学生都认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是邻边相乘.那么如何突破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采用下面的教学过程.rn一、独立尝试,暴露问题rn提供素材:练习纸上印一个平行四边形,底为6cm,斜边为5cm,高为4cm.rn提出任务:测量需要边线的数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rn预设学生有两种答案:rn1援测量两条邻边的长度,再相乘,6×5=30cm2.
期刊
活动一:寻找“显性平面”上的平行线.rn1. 请你在方格本上找到两条平行线,并画出来.rn2.请你在空白纸上用三角板或直尺画一组平行线.rn3.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如图1,每条棱都标有字母.rn(1)a和b是平行线吗?为什么?rn(2)请你找一找图中的平行线.
期刊
为了打破解决周长问题的思维定势,增加解决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时可以渗透整体思想,进行以下教学活动.rn一、符号运算,初步感知整体思想rn1.算一算:☆+☆+△+△=60,你知道☆+△=( )吗?rn2.说一说:不知道☆与△分别是几,你是如何快速地算出☆+△的结果的?学生讨论后得出,把☆+△看成一个整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期刊
[课前思考]rn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课程融合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自古文理相通,却又“情”“理”难两全!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两大主学科——语文和数学如何迈出融整的第一步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学校编写了“梧桐之声”特色课程校本教材《数学之旅》.其中“整合篇”主要致力于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探索.而数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主要由我来负责.本课就是我们关于此方面的一次尝试.
期刊
[教学内容]rn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2、83页.rn[教学过程]rn一、开门见山,引发问题rn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百分数的意义.课前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小调查,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百分数应用的例子,谁来分享一下?
期刊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线段后,设计如下活动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rn活动一:用厘米尺画线段.rn1.提出问题: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rn2.学生独立画后,同桌相互测量、验证.rn3.全班交流画法:从刻度“0”画到刻度“3”,得到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明确:3厘米里面有3个1厘米.
期刊
[教学内容]rn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一.rn[教学过程]rn一、创设情境,引出“比”rn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吧,他可是个非常聪明、善于思考的大侦探.有一次,罪犯在案发现场只留下了一个脚印,但福尔摩斯就是根据这个脚印,推算出了罪犯的大体身高.你知道他是怎么推算的吗?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一起来探究人体的奥秘.
期刊
一、情境导课,以问促思,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rn师:瞧!大胖和小胖在分食物,咱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4个苹果,要公平地分应该怎么列式?每人分得几个苹果?rn生:4÷2=2,每人分得2个苹果.rn师:两瓶牛奶呢?每人分得几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