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孙光之友·书画艺术网》开播

来源 :倾心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r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1月23日接到《学做人》杂志执行主编郑长春先生的电话,《孙光之友书画艺术网》(http://sgart.melInet.com)已经开播了,而且已有了三百余网友的点击。这消息叫我既兴奋又紧张,迅速上网查收,大气的画面,新颖的版式叫我很是喜欢。
  这一周发生的事情太多。想来与长春先生的交往缘于十年前,那会他还在《消费者导报》做记者的时候。初次相识,便很投缘。一番交流,推心置腹,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许多思想观点,英雄所见略同。两个小时访谈,长春为我写就千余字的《孙光其人其画》一文。我很感动,随情泼墨两幅“四尺”大字:一幅是“志存高远”;一幅是“峰高无坦”。借物言志,以书致谢。据说那次他对我的访问文章还获了该报的好稿奖项。
  由郑长春先生担任的《孙光之友.书画艺术网》总策划与主编之职,我是放心的,因为长春先生与编委周迎春、蔡静、田冲等人都是我省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年青老兵,郑长春担任过多家报刊的主编;周迎春做过《青少年文萃》杂志,《陕西公路报》编辑;蔡静《文学新人报》主编,现为《教师报》记者,田冲在《陕西政协报》、《百姓生活报》都做过记者,可以说他们都是我省新闻工作者的中坚,青年作家与资深新闻人,所以他们在政策把握,弘扬时代主旋律方面是无需我多费心的。
  我衷心地谢谢他们。
  说到“之友”,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上面几位编辑们曾多年为我的做人,作画宣传
  介绍之文章费心甚多,所以我了解他们,他们也了解我。
  说到“之友”,网上还有《贾平凹之友》,忆当年作家孙见喜先生就是贾平凹先生的宣传者,鼓动者,圈人众知。
  《孙光之友.书画艺术网》还邀请了刘文西、吴三大、赵振川、陈忠志、王西京、杨晓阳、江文湛、周大鹏、贾平凹、陈忠实、二月河、周大新先生担任网站顾问,他们都是我敬重的师长与道友,有了大家的支持,我想《孙光之友。书画艺术网》的开播与运作,是一定会为陕西的书画艺术推广做出点实在的事情的。
  再次谢谢郑长春、蔡静、田冲、周迎春等朋友对孙光多年来的关心与关注。我本人深感荣幸,并祝开播大吉。孙光之友网站:http://sgart.mellnet.com。欢迎各位捷足先登,一睹为快!
其他文献
有时和妻一同上街,妻看着灯红酒绿下的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女恋人,成双入对,卿卿我我,逛着大街小巷,手挽手,亲密无间的样子,眼神不由地似乎被粘住了,脚步也似乎停滞不前了,我知道妻心中肯定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感慨万千,有一些尴尬,也有一些酸意,更多地却是羡慕。说不定还会遥想当年——我和老公也曾这样恩恩爱爱,如胶似漆,甜甜蜜蜜的,但岁月无情,现实生活把我们从神仙眷侣变成了柴米夫妻,由激情洋溢变得平淡乏味。但请
期刊
为了完善班级管理,我在班级里设置了班级特殊任务。班级特殊任务每一周都不同,是班级同学最期待的部分。班级特殊任务根据一周班级出现的问题或者相对应的节日安排。实践下来,每一个特殊任务都对班级管理有所帮助,解决了不少的班级问题,班级也更加和谐了。  笔者在整理资料的過程中将班级特殊任务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自己完成的,另一类是学生与其家庭成员(主要是与父母)共同完成的。  学生自己完成的班级特殊任务  我
期刊
传说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在镇江金山寺,俯视长江中往来的船只,就好奇地问高僧法磐:“江中船来船往,穿梭如织,你可知一天要来往多少条吗?”法磐淡淡地说:“两条。”乾隆不解地问:“为何只有两条?”法磐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除此之外,无其它也。”好一个法磐,一语概之!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你看那路上行人,行色匆匆,鱼贯穿行;你看那空
期刊
一    进驻这个城市新型公寓花了我每个月三分之一的工资。而了解唐变树每天在做什么花掉了我三分之一的休息时间。  这是一室一厅的单身公寓,有漂亮的浴室和窗台。我喜欢每天出楼梯间时经过的那面镜子,那镜子里的我很好,打扮时髦,身材高挑,还有可以挥霍的青春。  唐变树是我的邻居,他的名子是我某天去信箱拿信时,顺便从他信箱里拿出来的一封信上看到的。  每天我早早回家,听到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就弹起来冲到门口
期刊
每个人都有两种天生的本能。  一种是堕落。  一种是逃避。  堕落,是需要理由和特定的环境。一般的平常人是找不到堕落的理由的,即便在特定的环境下。  所以堕落是被一般平常人扼制着。  然而,逃避就该另当别论了。对于这个满是伤痕,满是无奈,满是难题,满是无法面对的现实的世界里!  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逃避的理由,好多的!所以几乎每个人都背起了一个壳,学会生存之道的——壳!!  于是,壳人——应时而生
期刊
几个月前,我和同事丁丁出了趟差。过去的火车上找不到可以说话的人,丁丁又是个“闷葫芦”,简直把我的嘴巴憋死了。回来的火车上,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找个唠嗑的伴儿。运气不错,坐在我和丁丁对面的,除了一个听力不佳的大爷,还有一位妙龄美女。说她是美女,当然是以我为标准,她的姿色略略在我之上。  丁丁简直没治了,大美女坐在他对面,竟然不为所动,闷闷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在心底默默骂了丁丁无数遍“不是男人”后,我开始
期刊
她的表白让我受宠若惊,我在家排行老大,父母都在做生意,殷实的家境和父母的宠爱把我惯得很任性,可是内向的性格又让我整天心事重重。2000年冬天,朋友开了一家美发店,我被叫去帮忙。  有一天,我看见隔壁文具店里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孩,随便问朋友:“这女孩是谁?”对方不怀好意地冲我一笑:“杨静,隔壁文具店的老板。不过,你小子别想了,人家已经有男朋友了。”第一次见面我对杨静没什么感觉,立即斥责朋友的“小人之心
期刊
听到“砰”的一声,你气冲冲地摔门而去。我的心猛地一震,我强忍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反复地问自己,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不知道这是我们第几次争吵,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爱情真正走入了人们所说的“坟墓”。  看到墙上挂着的结婚照,想起恋爱的美好时光,是那么的令人难忘,仿佛就在昨天:第一次见面时一见钟情的感觉,第一次牵手时的怦怦心跳,第一次相吻时的阵阵颤抖,第一次依拥时深深的悸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相
期刊
2006年10月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我带着几位外地朋友去大雁塔游玩。路过西安城南明德门小区的孙光书画艺术馆时,看到门前人潮如流,便索性进去看看。  顺着门口明媚的光线看去,满屋子都是花花绿绿的仕女画。有装裱好的,也有在地毯上正晾着的,可以说,这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花花世界。  我驻足在一幅《大唐仕女春游图》前,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上面那个若有所思面带愁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矫情女子无限遐想,突然从那幅仕
期刊
离婚是李年提出来的。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结婚不过三年,竟然过不下去了。他没有外遇,妻子也没有,他只是觉得日子是越来越乏味了。每天下班回到家,看到妻子穿着宽大的家居服,心里就会觉得烦。  每天,妻子和他说的那些话句句不离柴米油盐。而以前不是这样的。那时妻子最喜欢穿吊带的小背心,玲珑性感,即使是在冬天,妻子也喜欢穿裙子,说那样感觉飘逸。那时,未为人妻的妻子是活泼俏皮的,小嘴里吐出的话能让人甜到心里去。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