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论事,同类拓展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ybxy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8套作文试题,以“社会现象”类居多,它们分别是全国课标Ⅱ卷的“同学关系调查”,广西卷的“寻找手机”,山东卷的“莫言被咬”,广东卷的“富翁捐助”,北京卷的“爱迪生与手机”,浙江卷的“童心”等。这类试题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生活,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占2013年高考试题数量的三分之一。显而易见,此类试题将代表着2014年的命题方向,那么如何写好“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笔者认为最佳的写作方法是“就事论事、同类拓展”。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从试题所给的材料性质来看,可分为三类:
  一、正面材料。如全国课标Ⅱ卷的“同学关系调查”,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山东卷莫言在被“咬”之后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并认为请别人挑错,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广西卷中捡手机者认为不能用贪心来对待爱心。这类材料感情倾向明显,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此类材料作为正面材料,考生可把它作为一般议论文来写,以全国课标Ⅱ卷的“同学关系调查”为例,可从以下思路构思立意: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就事论事、略写】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确实如此,同学之间只有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关系才能变得融洽,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就事论事、略写】
  第三步:分析、阐释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的调查表明,近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②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③清华朱令案;④网友给同室的大学同学发短信感谢:“感谢当年的不杀之恩”。【同类拓展、详写】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要成才,先成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高尚的人,其之于社会的作用,恐怕是大于那些学富五车、却不惜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利益的人。让我们用尊重、理解和包容,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略写】
  二、反面材料。如浙江卷三句话都是对童心的论述,并且共同揭示了一个社会现实——少男少女的心灵在提前硬化。而材料的背后又具有明显的感情倾向,那就是“世界一旦失去这个伟大的孩提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所以材料对世界失去这个伟大的孩提王国的社会现实是充满着否定态度的。
  此材料作为反面材料,考生可采用先破后立的结构模式来行文立意。
  第一步:开篇引述材料。英国作家菲尔丁说:“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就事论事、略写】
  第二步:找准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剖析其谬误,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是的,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放眼身边,有多少孩子逐渐丧失了童真?他们过早的世俗化,梦想不再,锐气不再,暮气沉沉。所以我们一定要留住童真,留住初心,留住曾经的美好。【先破后立】
  第三步:联系社会现实中的类似现象,阐释所“立”的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在丰子恺白发苍苍时所作的画中仍可寻找到童真世界;②热播电影《致青春》引发全民大怀旧;③当孩子从老人那儿听到神奇的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后,大人们往往一句“这个世界是没有神仙的”,就会使那个童年栖居的诗意空间轰然崩塌;④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里的孩子们都过早地学会了人情世故,例如攀比家长的地位和财富、向老师送礼、相互妒忌拆台等等。【同类拓展、详写】
  第四步:结合试题材料再次强调所“立”观点,总结全文。中国画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泰戈尔也曾说“在孩子的眼睛里能找到天堂”。让我们留住童真,捍卫最初的人性家园,回归生命的本真,只有这样,往前走,才能干净地看待这个世界。【略写】
  三、开放性材料。如广东卷“富翁捐助”,北京卷“文学家与科学家对手机的认识”,此类试题材料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考生只需抓住一个观点自圆其说即可,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广东卷为例,考生可做以下解读:
  第一步:开篇引述试题材料。有一富翁热心于慈善事业,决定向三个贫困家庭捐助。一家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捐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就事论事、略写】
  第二步:选择材料的一个角度分析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可赞成,可反对,可辩证。如在对捐助的态度上,我很赞赏第三家的做法,因为别人的捐助毕竟是有限的,暂时的,甚至说是一种施舍,一个人要想彻底的走出困境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以第三家为切入点提出观点、略写】
  第三步:联系社会现实中的类似现象,阐释自己的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88岁高龄的郑州老人孙玉兰靠卖气球为儿子治病,被网友称为“气球奶奶”; ② “87版晴雯”安雯为爱复出独立抵债拒绝施舍;③中国式慈善往往大张旗鼓的捐赠,从不考虑受捐助者的感受;④诈捐门的反复出现,让受捐助者对捐助者也失去了信任。【同类拓展、详写】
  第四步:结合试题材料再次强调所提观点,总结全文。第三家的做法让我看到了他走出困境的勇气与希望,因为独立是对自己最好的捐助。【略写】
  以上行文思路,我们可基本概括为“就事论事,同类拓展”。就事论事就是指考生的写作对象必须是试题材料所展示的社会现象。一事一议的最大缺陷就是文章内容单薄,为了弥补这种缺陷,考生必须运用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寻找一些和试题材料同类的素材以充实文章内容,支撑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同类拓展。
  考生们在写“社会类现象”材料作文时由于思虑不全,往往会踏入一些误区,从而导致分数低迷。其实这些“陷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盲目地提某些大道理。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就事论事”,不能让文章的中心游离于“事件”之外,但是在考场上一些考生所谈的话题和材料事件毫无关系,以致文章跑题。比如广东卷考生所谈的话题必须是“慈善”;全国课标Ⅱ卷考生所谈的话题必须是“同学关系”;北京卷考生所谈的话题必须是手机等等。如果考生所谈的话题游离于“事件”之外,那必定是跑题作文。
  (2)内容空洞,走不出对试题材料的论述。既然社会现象类作文要求就事论事,那么有些考生就会就着材料大谈特谈,甚至对材料反复的叙述,缺乏对文章中心必要的拓展,进而导致文章内容单薄。要避免文章内容空洞无物,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对各类社会现象有一定的深度思考。考生平时不妨多看一些新闻、时评、社论等,提高思维能力与社会认知度,在写作时便可围绕材料进行主题升华。
  (3)结构比例严重失衡。 开篇引述试题材料,这仅仅是个引子,因而需要略写。选择材料的一个角度分析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向外拓展,阐释自己的观点才是文章的重点,此部分需要详写。可一些考生却恰恰相反,大肆地叙述试题材料,而向外拓展的部分极少,进而造成文章在结构,材料安排上比例严重失衡。所以在文章结构上,考生不妨采取“起承转合”的结构来行文,请参照下表:
  上述这种行文方法,使得文章结构严谨,不失为一种复古的创新。而且此类手法适合许多题目,也就是说许多文章都可用这种结构,因篇幅关系,不可能尽说,只能点到为止。
其他文献
电影《日瓦戈医生》有这样一个场景:医学院的学生日瓦戈,抱着几本书乘坐老式电车,跑过莫斯科街头,脸上充盈着希望、好奇、单纯……生活正在向他展开,一切皆有可能。  它让我想起初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时的感受。当我从闽南小城来到这武侠和爱情小说中屡次提及的烟雨杭州,来到西子之畔大气而富有魅力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踏进学校的那一瞬间,曾为“亚洲之最”的宏伟大门和恬静优美的校园深深震撼了我。这便是我将奋斗四年的所
期刊
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继2013年“最难就业年”,2014年“更难就业年”之后,2015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引起了更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首次突破700万人。而2015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5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案例播报】  在高考之前我根本就没考虑什么专业问题,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我老爸老妈也没什么文化,他们认为考什么分上什么学,哪用得着去瞎琢
期刊
周童瑜,南京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关系和中美文化。托福考试满分获得者,知名语法专家,对英语语法有独到研究。  婚礼的英文誓词中有一句是“till death do us part”,death是第三人称,但并未用does, 因为这是一种特殊虚拟式。提到虚拟语气,我们脑海中知识的主体是非真实条件句的虚拟用法。然而,条件句之外的特殊虚拟式却往往出其不意地让我们陷入麻烦。  这类特殊虚拟式由部分特
期刊
民以食为天,生在中国,长于大学,怎么能少了各种小吃的熏陶!小吃街的玄妙就在于,你明明知道吃的是地沟油却仍然津津有味乐此不疲,时间长了还会有些小小的想念。混着街边昏黄的路灯、熙攘的人群、友人的笑脸,你在这喧嚣的小吃街里吃下的不仅是美食,还有一种满足感。  大连理工大学:忍不住的“黑暗料理界”  大连理工大学的西山小吃街虽被戏称为“小脏街”,各种“黑暗料理”应有尽有,但是那香酥辛辣的QQ鸡架、咸里带甜
期刊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还是轻的,更有跌跤的、伤筋折骨的。我想,凡是向前走路、朝着目标奔跑的人,都应做好跌跤的准备。我们不可能完全了解还没有到达的远方,哪里有坎坷、泥沼、陷阱、潜藏的危险,我们无法做到先知先觉,一切都是道听途说,因此,前方的考验往往也就挥之不去;我们自身也具有跌跤的可能,比如视线的模糊、体力的不支、意志的薄弱、精神的不振,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我们戒备不足、步伐紊乱、重心失衡
期刊
每天,当你走进教室,你是否发现其中很多因素会干扰到你的情绪,进而影响到你学习的质量与学习效率?  干扰源一:电话  干扰程度:★★★☆  症状:使人心不在焉  菲菲特别爱在教室里打私人电话,而且每次一打就是十多分钟,电话兴许都被打“烫”了,她还是不肯轻易挂掉。这时,教室俨然成了她自己的私人空间。即便是在课后打,菲菲也常常使得周围的同学没法专心完成急着要上交的作业。一些同学实在受不了,便跳出来数落了
期刊
择友宜慎  有些厕所那股气味不是谁都能忍得了的,但情况紧急,你能怎么办?还是非去不可,对不对?可你注意到没有?即便再怎么讨厌,十几分钟后,好像味道也并非之前想象中的那么严重了,也许,你甚至会反问说:“哪有什么怪味?”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这说明,不管环境如何,终究,人都会慢慢适应的。  如果你不抽烟,周围也没人抽烟,你压根就不会想要去抽,但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抽,渐渐地,你会开始习以为常;如果你身边
期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她用博大的胸怀,为无数心怀飞天梦想的高考学子提供了腾飞的起点和击空的劲风。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南航学生处副处长、招办主任张鹏老师为我们解读这所腾飞中的高校。  《求学》:请问贵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殊的办学举措?  张鹏主任:我校实行“菜单式”的培养模式:  (1)组建了“长空学院”,包括优秀人才特色
期刊
在高考阅读理解题中,经常需要考生们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在考查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即要求在体会了词语、句子的含意之后,还要对这样写
期刊
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好成绩需要长时间的付出,但长时间的付出未必一定能得到预想的效果——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方法的对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率的高低,有一条老掉牙的公式“学习时间×学习效率=学习的收获”。我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虽不能说是很完善,但我认为还算是比较合理的,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借鉴。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学习应该是灵活的,而不是纯粹死记硬背课本中的概念。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