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在颈椎融合术中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ao844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由羟基磷灰石和左旋聚乳酸复合研制的新型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在颈椎融合术中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制备新鲜人颈椎标本6个(尸体均为合法捐赠,由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模拟临床术式行前路C5~6减压椎间分别植入髂骨、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和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加钢板内固定,通过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测量C5~6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 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加钢板固定后稳定性增加,在各个状态的运动范围均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 <0.005).单纯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组在后伸状态下运动范围(6.25±0.29)度较正常组(5.76±0.40)度增大,稳定性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除后伸外的其他各种状态下的运动范围均小于髂骨组,较髂骨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新型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加钢板内固定后各个方向稳定性好,能重建颈椎稳定性。

其他文献
多学科综合治疗始于19世纪60年代,为解决单一治疗手段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存在的局限性而产生.其不仅弥补了单一治疗手段的不足,而且有效地提高了临床疗效.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可谓是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典范,从单一的根治术、扩大根治术的治疗模式到现在的保乳手术,辅助放、化疗等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乳腺癌的治疗已经历了100多年的革新,取得了多种综合治疗方法,显著地提高了临床疗效.本文就乳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
本文介绍了日本开展非住院手术的现状以及经验体会,可供医院改革以及卫生政策制定者参考.
期刊
目的 探讨Ⅱ期和ⅢA期(仅指T3N1M0)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评价新辅助化疗在Ⅱ、ⅢA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初步探讨肿瘤大小与病理完全缓解的关系;初步分析新辅助化疗的应用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收治的可手术乳腺癌临床病例共408例,分为A组(新辅助化疗组)及B组(对照组),A组Ⅱ期106例、ⅢA期112例,B组Ⅱ期92例、ⅢA期98例,A组应用新辅助化疗4个周期,随后进行手
目的分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genousLeukemia,CML)患者骨髓中表达BCR/ABL肿瘤基因的细胞亚群,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总共421名年轻的已婚母亲在卡纳塔克邦接受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调查结果主要来自妇女自述发病率、医疗需求行为以及卫生费用.对911例完全病例进行了分析,其中58%的病例是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