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初中政治课堂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dan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贡献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品德的磨砺、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培养。这一切都是以人文精神为基础的。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本身价值的尊重与追求,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將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至高的追求目标。而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是一门承载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学科,弘扬人文精神、注重人文教育是该课程的重要要求。因此,如何把人文精神渗透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项值得教师研究与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升人文感知
  人文精神在很大层面上是“可感而不可说”,它不同于固定的知识点,只有通过切身感知,才能深刻理解、吸收。而创设教学情境,是最恰当的感知方式。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各种人文素材,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进而自主感知人文精神的内涵。
  如在教学《维护人格尊严》时,为了让学生感知“人格”的深层含义及人格尊严权的不可侵犯性。笔者创设了两个教学情境:一是用图片描述了在上海外滩的公园里立起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让学生想象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感受失去人格尊严的愤怒和耻辱,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油然而生;二是在里约奥运会上,加拿大主播侮辱中国14岁运动员“死得像猪一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引起了全民谴责,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格尊严受损带来的伤害,以及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进步。
  二、树立形象典范,增强人格感染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要立足于人格养成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人文精神,才能够真正吸收它的内涵。形象典范是一个很好的传导、熏陶的媒介,教师可以选取恰当的名人轶事,构成具有强烈代表性的形象典范,对学生产生自然的人格感染。
  如在教学《承诺是金》时,笔者讲述了隋朝名臣皇甫绩的事例:皇甫绩小时候因贪玩而没交功课,按例要打二十板但外公对他网开一面,可他认为自己曾立下不守规矩就要受罚的諾言,必须说到做到,于是他主动要求接受惩罚。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臣,遵守承诺的美德令他一直深受人民拥护。鲜明的形象典范为学生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重信守诺的品质,撼动了学生的内心,感染了学生。在具体教学中,除了引用名人轶事,教师还可以树立身边的优秀形象典范,增强对学生的人格感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人文视野
  在思想品德课本中关于人文精神的资源是有限的,教师要尽可能地拓宽教学资源,让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去了解人文精神,吸收人文精神。而最便捷、最多样的渠道必然是网络,它集新闻、资讯、生活等于一体。网络资源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具有一定的时政性,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拘泥于课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了解社会。
  如在教学《举世瞩目的成就》时,笔者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世界对中国的赞赏;通过讲述奥运会等世界文化体育盛事,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崛起;讲述国人去国外旅游时体验到的外国人接待态度的变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国家的发展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就能自然地将学习情感上升到爱国情操。由此可见,教师找准网络资源,能为思想品德课堂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四、完善实践活动,深化内涵修养
  思想品德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思想的感悟,更缺少不了行动。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深化内心的理解;只有充分“动起来”,学生才能让思维感知与行动感知融为一体,才能更真实地渗透人文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有新意、有操作价值的主题活动助力学生践行人文素养,深化学生的内涵沉淀。
  如在教学《有话好好说》时,笔者组织了“对您说说心里话”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想想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带领学生制作“心意卡”,让学生把心里话写在卡片上。与日常不同的沟通形式,使学生表达出对父母浓烈的爱。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坚持人文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电能的广泛使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已离不开电,对于维修电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介绍了电工的识图、电工元器件的安装、布线和排故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维修电工 识读电气原理图 布线 通电检验 排除故障  当今社会,电能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和人们对电能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因此,电工作为电力系统中最基础的工作者,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为了保证电能的正常使用和电气设备正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人类学习知识、技能和积累精神财富都需要利用语言来完成,所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众所周知,“狼孩”“猴孩”之所以会丧失人类的语言能力,就是因为他们出生后不久就脱离了人类的语言环境。由此可见,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抓住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巧妙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口语策略——在日常用语中培养
摘要:新岭南文化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蕴含着深远的德育思想。学校要想创新德育途径,提高德育实效,首先应借助新岭南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打造新岭南文化阵地,形成文化育人的良好校园环境;然后通过打造正能量传播高地,丰富学校德育途径;最后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之力建设文化育人场地。  关键词:新岭南文化 德育 途径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把传统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相结合,能增强传统德育思想的时代
摘要: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改善德育课教学模式,提高德育课实效,已成为每一位德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在生活教育理论的引领下,探寻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以期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教学目标生活化,让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课 教学
语文教学的魅力,在于充满传统、人文、思想的熏陶,更有五千年教育文化的积累。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学习过程过于刻板,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只能停留在课本表层知识的学习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当代,笔者常常想:怎样才能让莘莘学子爱上语文,做到如先贤教育的“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而又能使学生乐在其中?  快乐的源泉在于创新,
纵观近几年江西高考试题,人类遗传病及遗传系谱图的考查概率较低,但学业水平测试则常有出现。  遗传系谱图的计算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2/3问题;第二,患病男孩问题;第三,多个性状在一起均患、均不患、只患其一的概率等。限于篇幅,本文仅就2/3问题和患病男孩问题的解题方式进行探讨。  一、2/3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不清楚什么时候用2/3,什么时候用1/2计算。如:4
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能极大地促进教育内容、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的改革。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体育 运用  众所周知,21世纪是由信息技术主宰的世纪。计算机应用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彻底改变了教育的发展面貌。作为一门融合身体
从教16年,我梦想着能进行一次穿越,回到学生时代。闭上眼睛,想起那个温馨的场景,是那次运动会中激动的加油,抑或是上课时教师一个高深莫测的举手投足,甚至疾风骤雨般的批评,我总是想起当时的事情,忘不了當时的情境。  从8岁上学到现在,我一直与学校打交道,一直都在看书、写字,要学海无涯苦作舟。不论是面对那个滔滔不绝的老头儿,还是那个声情并茂的语文教师,或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政治教师,抑或是生龙活虎的同学。十
摘要:基于“综合实验班”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五邑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中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目标导向理论、系统管理模式、分层管理为理论指引,结合综合实验班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综合实验班系统化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系统化管理 综合实验班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合作教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校企协同育人模
摘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为学生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问题意识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本文结合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不断地突破自我,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 举措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