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诗存 厥功则伟——从《万首唐人绝句》到《薛涛诗笺》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o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涛诗专集《锦江集》五卷,只在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始见著录。该志撰于公元1155年,当为宋人所辑部分遗诗。而后,此集即佚,仅在约与晁公武同时的章渊的《槁简赘笔》中有记载:涛“八九岁知声律,暮年居浣花溪,有诗五百首”,似是《锦江集》的诗数。涛约生于公元770年,卒于832年(从张蓬舟先生说),享年63岁,从及笄到卒年,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EPG电子节目指南系统在烟台有线数字电视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对EPG信息向各县市下传以及各县市本地自办节目的加入进行了重点阐述,并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一套电子节目指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一段文字。其中“取笑同学翁”一句,意为“被同学嘲笑”,与现代汉语的说法恰好相反。
刘沅(1767-1855),字止唐,号青阳子。他创立的“槐轩学派”,在四川国学界有深远影响。清末民初,蜀中国学大师,多出其门。《清史稿·刘沅传》记载“咸丰中,(福建)侯官林鸿年为云南布政使,至蜀得沅书,读之惊喜。求问时,沅已死(据此推测当在1856年),因受业于沅弟子、内阁中书刘芬,尽购其书去。及罢官归,遂以其学转相传习,闽人称为川西夫子云。”  刘沅先世居湖北麻城孝感乡。明中叶正德—嘉靖间(15
中国古代的造纸术自东汉蔡伦改进以后,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到宋代进入成熟阶段.无论在纸的生产地区、原料、技术,还是在所产纸的质量、数量、流通以及纸的用途、纸制
章太炎与吴稚晖,前者是国学大师,后者在1963年被联合国第13届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纪伟人".二人均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领域中产生过巨大影响,均为辛亥革命元老.但二人自相交开
在纪念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侯德础新著《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与文教》一书于2005年5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是侯教授20多年来孜孜不倦从事抗战史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亦是近年来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抗战时期四川及周边地区经济和文教状况的一部力作。  著者在言及推出本书的初衷时说:“四川是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四川人对八年抗战的伟大贡献,举世公认
当今.随着“艺术”这一词义的嬗变与泛化,已有学者对将中国书法定义为艺术提出疑问。认为书法是一种文化现象:关于书法是艺术的命题失之偏颇。从这里.可看出一种严肃的思考。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