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红人”陈天哲的两张面孔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658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全国首例情书上网案”的主角,窜红网络的他在鸡年年末时将自己同更出名的名人用一场官司相联系。他一面在苦心经营自己的公司赚着辛苦钱,另一面却乐此不疲地自掏腰包开打一场又一场的“维权战”。作为一个普通的青年创业者,尽管曾一度否认炒作,尽管不断对外宣称是“情势所逼”,但他的最终目的在一系列的炒作中正在逐步地实现。
  
  一件明显发旧的米色外套,一双已起褶皱的黑色皮鞋,一张灰黑的瘦脸加上一副瘦小的身板,没有任何特点能让记者将眼前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青年同“网络红人”、“风流才子”联系到一起。然而,确实就是这个笔名叫陈天哲的江苏小伙,在刚刚过去的鸡年里,给全国的数十家媒体的新闻报道制造了诸多的卖点。他作为原告引发的“全国首例情书上网案”及其以后的一连串官司,一度给这些报纸、电视以及网络制造着接连不断的轰动效应。
  2006年2月9日,距离狗年的“情人节”还有5天,在西安交通大学东门附近一座小楼上,陈天哲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虽然当时已经快到下午下班吃晚饭的时间,但陈天哲讲起自己的维权历程时却侃侃而谈。
  
  老情书被人贴上网
  
  2005年1月14日,作为一家公司经理的陈天哲从同事口中得知,以“陈天哲”的名字署名的5封情书被贴在论坛上,点击率非常高,网友跟帖议论纷纷。陈天哲打开网站论坛,果然发现论坛中贴着他3年前写给前女友的5封情书。这些情书被命名为“风流才子的情书”。情书的文头有批注,文尾有编后,其中有“这是男主人公认识女孩不久后写的第一封情书!情真意切,可是典型的一见钟情啊!”等语句。
  陈天哲告诉本刊记者,让他吃惊的是,在国内几个大型网站的论坛上,情书的内容被人全部贴到了网上,甚至连落款、姓名和时间等内容都原封不动。从网友的回复上看,这些帖子已经在网上公开了一周之久。
  情书上网后,一些网友说了很多下流的话。特别是他当时的女朋友得知后,和他闹得不可开交,两人关系现在还很紧张。“发了那些情书,哪怕别写我的名字也行呀,也不至于给我造成这么大影响。”陈天哲说,那些天,他压力太大了,晚上都无法入睡。他一直在想到底是谁偷拿了他的情书并把它们发到网上去了。
  直到2005年1月17日,陈天哲从手下的员工小程的一份“检讨”书上才知道,是他偷拿了情书。小程19岁,平时工作也踏实认真。陈天哲就找到小程说,如果小程愿意把那个公布情书的网友名字说出来,他就考虑不起诉小程,但小程拒绝说出那名网友的名字。
  
  “网络红人”与四场官司
  
  事情没有就此平息,从那时起到狗年春节,陈天哲时不时在媒体上掀起报道的热点,也时不时给公众以意外之举。由此,关于“老情书”的一系列的热点事件不断被媒体报道的同时,陈天哲也被冠以“网络红人”的称号。
  2005年1月24日,陈天哲打响了全国首例私人信件被公布于互联网而引发的侵害名誉权官司,他起诉员工小程侵犯了他的名誉权、版权,要求小程赔偿精神损失费1元钱,并把发表在网上的情书每封抄写10遍。陈天哲说,之所以索赔1元,而让小程抄写情书10遍,只是想给他教训的同时给他一个练字的机会。
  3月1日上午,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审理了此案。法院一审宣判,小程支付陈天哲1元钱精神损失费。而罚抄情书缺少法律上的根据,驳回了陈天哲的请求。
  陈天哲称,从3月份法院审理官司后,就有书商找他,希望能将此事写成书。开始他并不同意,但书商一再要求,他后来也想给这件沸沸扬扬的事情画上句号,就开始着手写小说了。
  2005年7月底,事情本来已经告一段落了,陈天哲却又出现在了南京白下区法院的原告席上。起诉情书上网事件“元凶”——小程所指的女网友崔玲(化名),索赔精神损失费8000元。原来,一个多月前,崔玲给陈天哲写来了一封邀功信,信中称她在看到陈的情书后,好奇加上无聊,就将情书发布到网上去了。“现在这变成了一件十足的名利双收的大好事(指陈写书和即将出书一事,记者注)……你的成功可有我的一半哦!”在这场官司中,陈天哲以获赔精神损失费1000元胜诉。此事引起南京当地多家媒体的关注,而国内几家著名网站也及时予以了转载。
  打完了南京的官司后不久,陈天哲又在北京状告网易公司侵权,原因是在他在南京状告崔玲案审理期间,网易网站5个部落论坛里又出现了“老情书”的帖子。更绝的是,原来“风流才子的情书”的帖名被更改为“风流才子陈天哲的情书”。11月29日,陈天哲出现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这次他的案子吸引了北京多家媒体关注。法庭上的陈天哲准备了十余份相关的证明材料,要求网之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赔偿其精神损失费555元;作出书面致歉书,并经其本人同意后,在指定的两家公开发行的报纸上进行公布。
  然而,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法庭刚开始审理,被告方律师辩称:我首先要澄清的是,你起诉的是网易,而我们公司是网之易公司,中间虽然只差一个字,但却是两个不相干的公司,并且是两个不同的法人代表,所以你的起诉对象是错的。由于对方有证据证明原告告错了对象,陈天哲只能当庭选择了撤诉。
  事情还是没完,陈天哲当庭表示他还要进行第四场官司:“我要起诉广州网易公司,向163(网易)网站索赔163元赔偿费,还要求罚网易的法定代表人丁磊抄写被发布上网的情书10遍!”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这起官司还没有进入法律程序,但陈天哲要求“判罚网易的法定代表人丁磊抄写被发布上网的情书10遍”的新闻已经在网络上到处被转载。
  
  一连串官司带来的效应
  
  就在陈天哲西安、南京、北京接连打官司的过程中,有关陈天哲出书、拍电视剧的消息也是满天飞。本刊记者曾试着在百度搜索网络上输入“陈天哲”三个字,找到相关网页约1090篇,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关于陈天哲和情书的。
  2005年12月初,从北京赶回的陈天哲在西安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某影视公司与他合作,将把自己撰写的小说《情书》改编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并当场和该影视公司签订了剧本和音乐作品改编的合约。当地有媒体报道这样写到:在40分钟的发布会上,陈天哲给人的感觉是不善言辞,性格腼腆内向。签下小说《情书》改编权的影视公司负责人马先生告诉记者:陈天哲是个有才华和上进心的小伙子,他的小说字里行间透着才气,洋溢着对生活和爱情的热爱和追求。为维护爱情的神圣和尊严,他辗转三地打官司,不为钱财,只为讨说法,连商界巨头也不畏惧,精神难能可贵。马先生说:“我们公司决定投资千万把《情书》打造成一部45集的韩式大型爱情剧。将情书的文字改成歌词,谱曲后在网上发表。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向广电总局申报,安排演员、导演。”
  今年2月9日,陈天哲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从办公室书柜下一堆资料中拿出几沓已经揉得皱皱巴巴的、写满了字的稿纸,这就是他的小说《情书》的手稿。陈天哲还特意拿给记者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观看,里面全部是有关他的新闻报道。记者发现,这些报纸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以西安、北京、南京三地报纸最多。说起媒体的关注度,陈天哲很兴奋。他称据有关人士统计,在自己的几场官司期间,同时刊登转载“情书上网案”的媒体近1000家。
  有意思的是,在2006年1月5日19时37分41秒提交到国内某知名网站论坛中的一篇名为“谁是2005年的太极高手”的帖子中这样写到:
  陈天哲太极拳第一招:一元钱维权,全国媒体追踪报道,一举成名!
  陈天哲太极拳第二招:出书,要名还要利,强化名利!
  陈天哲太极拳第三招:乘胜追击,为书造势,并不急着出书,他很清楚光靠新闻推书并不会好!
  陈天哲太极拳第四招:做电视剧,全盘出击,彼此影响,彼此带动!
  帖子作者为chentianzhe,刚好是“陈天哲”的汉语拼音。记者提及此事,陈天哲称自己也看过了,并连连说“决不是我自己写的”。
  
  三问“风流才子”
  
  官司也打了三场了,精神损失费也获得了赔偿。书已经开始写了,拍电视剧的协议也已经签了,事情发展到这里,陈天哲此举的真正意图所在已经非常明显。但在去年12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陈天哲却还是公开否认整个事件有幕后指使者,是事情发展的自然结果。而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陈天哲则首度承认事情发展到眼下确实有“有关方面”的策划,是炒作的结果。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新西部》):陈经理,“谁是2005年的太极高手”这类帖子相信你也看到过不少,社会对此事的反应你也很清楚。你自己目前还有理由否认不是炒作的结果吗?
  陈天哲(以下简称陈):我曾经说过,我打官司不为钱只为官司。在这几起官司中,我自己已经花去了约3万多元钱了。在你采访之前,我回应媒体和公众时一直在否认存在新闻炒作。现在我也看开了,我不能再让人们误解了。我承认在事件发展中,确实有影视公司和书商在策划,为将来书的发行和电视剧造声势。比如,我在北京打官司时,就是影视公司给我出的住宿等费用,书商给我统计有关情书案件的报道和转载的情况等等。
  《新西部》:早在2005年3月的时候,就有报道说你已和书商签订了协议。书商投资50万元做启动资金,帮你出书,而且首次就将出10万册。那么,现在你的书写到什么程度了?你对自己将来的书有多大期望?什么时候能出书?
  陈:说实话,媒体上吹得太厉害,以前我从来没写过小说,事情发展到令我自己也下不了台了,现在被情势逼着写。目前还没有定稿。书名就叫《情书》,已经改了20遍了,目前的字数在21万。我的情书确实很感人的,在去年情人节里,就有人截取我的情书内容,编成短信用手机相互传发。所以,将来我的书谁看了都会被感动得流泪的,而且书的格调非常高,里面有我的故事,也有我的书法和绘画作品。
  至于出书和电视剧拍摄时间,现在还很难定,因为书商和影视公司希望再往后拖一些,你知道的,这些人惟恐天下不乱。所以,对于将来的《情书》和同名电视剧,我感觉肯定会红起来的。
  《新西部》:由于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你已经成了网络红人,成了名人。你公开说过“情书事件”中每一步都走得很无奈,之所以想出书,拍电视,只是想向前女友、现任女友以及身边的朋友们证明自己的清白,希望他们能理解自己。这样的说法能令人信服吗?有没有人对你的感情世界以及人品表示过质疑?
  陈:我从媒体出来,知道媒体对新闻的炒作。我不觉得自己是红人,不觉得自己是名人。情书事件发生后,我不告也无所谓。在开始打官司时,就有朋友反对我这样做,认为我很轻浮,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些朋友不与我来往了。特别是我以前供职的报社,对我的事情至少流传有3个版本,其中说的最多的是我很“风流”。网上有人不是叫我“风流才子”吗,如果在100年前这样叫我会很高兴的,现在我觉得自己其实是“风流未遂”。
  整个事件对我的女朋友影响最大,曾经有一天,有近30个电话对她的选择表示怀疑,等她平静下来后,她的父母又坚决反对,所以,到现在,我和她的关系可以说已经画上了句号。现在的同事,在表面上几乎没有什么异常,但背地里肯定会有各种说法的。
  我的父母一直很支持我,他们都是教师。思想都比较开放。他们一直觉得比较庆幸,因为我碰上隐私曝光等事后没有消沉,认为我处理得很理智。
  经历了这么多,我的思路已经有所改变,我要把《情书》写成一部惟美的爱情小说,拍成一部惟美的爱情电视剧,我希望我的创作在朋友们的眼里,是一部惟美的爱情剧。我希望这样做能让一切的误会烟消云散。
  
其他文献
习作教材走向课堂教学,一直存在着勉为其“教”的困局。“童化作文”工作室以写人类习作教学内容建构的研讨活动为例,深入探讨了从习作教材走向教学所经历的置于“文体场域”、
上海好心人真是好!47岁的四川凉山彝族农民郑尔热说起来自上海的记者崔益军,赞不绝口。  8月30日,上海《申江服务导报》记者崔益军第14次来到昭觉县大坝乡申江小学。经过他的牵线搭桥,上海市新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钱英琦总经理和部门经理再次来到了该小学,为孩子们送来了价值达两万多元的学生寝具,学习用具和图书1万余册。    摄影报道引发爱心浪潮    崔益军,上海《申江服务导报》一名普通记者,1999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提出了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些看法及对策.
随着全国范围内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全部免除,中国基础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过,只要稍微了解中国现行基础教育现状的人,都会一方面对大政策的免除学杂费叫
共享单车因解决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痛点,且适用场景广泛、使用便捷成为了共享经济领域的创新典范。与有桩公共自行车引发较小的关注不同,共享单车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并成为
学习语文不应该局限于课本,还应该走得远一点,让中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通过山水人文景观旅游活动逐步走入广阔、博大、深邃的社会空间,感受社会变迁的脉动.
通过对塔身的受力分析及简化力学模型,用弯曲振动理论对塔身振型作了分析;从而揭示了塔式起重机工作时,外部动载荷引起塔身结构中部动应力值比塔身结构根部应力值大的现象。为今
"专题习作与创新"课程是高职类电气工程专业新开设的一门特色课程.本文从实际出发,对该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
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国大地上出现了空前规模的大迁徙。小到一个个拖儿带女的家庭.大到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还有北大、清华等大大小小的学校.他们从北平、从沪上等
国家发改委门庭若市.周边宾馆酒店爆满,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蜂拥而至.有政府官员,还有企业界人士.他们都在为今年年底前的1000亿元投资“蛋糕”进行博弈,渴望从中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