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崛起”之翼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gui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李俊岐,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3队国际关系专业。
  葛勇杰,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3队国际关系专业。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9)
  
  摘 要:
  软实力具有许多硬实力所不具备的特点,其达到目标的手段是柔和的、非强迫性的。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已经看到了软实力的重要性,并展开了以“中国模式”、“中国特色外交”和“中国特色文化”为基本内容的软实力外交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同时也有不少问题。这固然有中国自身的原因,但国际体系、大国、对象国以及软实力自身的局限性也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软实力;软实力外交战略;中国;和平崛起
  
  软实力(soft power)是国家实力的必备基本要素。按照约瑟夫•奈(Joseph Nye, Jr.)的说法,软实力“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①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诉求。②国家软实力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③冷战结束以来,文化、知识体系等软力量的作用在上升,而军事力量、自然资源等有形实力在国家间竞争的地位下降。④在全球信息化时代,软权力显得比过去尤其重要。伴随着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中国开始渐渐成为了“软实力”新的拥护者,即一个国家把外交影响力、文化魅力以及经济实力结合起来,说服其它国家追随自己。⑤
  
  一、软实力外交战略兴起的前提——中国国际战略新理念
  
  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开始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中国尚缺乏足够的国外利益和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世界性特权”,仍然是一个“以区域性为基点,兼具世界性特征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亚太大国”。⑥同时,基于对“世界大势”的认识和对国家主权利益认识的深化,与时俱进的中国领导人及学界也开始从国际体系视角审视21世纪前期的中国外交战略。他们认为,“中国的战略选择只能是积极全面地参与国际机制;参与国际机制的修改和完善过程,促使国际机制更为合理、合法、民主,兼顾效率与公平;参与新国际机制的制定,主动促成积极性国际机制的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机制的决策;实施承担一个主导的角色。这一战略选择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角色:在当前充当国际机制的积极参与国;争取在未来的适当时机充当一般主导国。”⑦其二,“中国人了解、接受国际规则,即使分层次、有选择的,也存在一个随着国内发展既需要而迅速提高认识、逐渐转变态度的过程。”
  在此基础之上,中国领导人和政策研究界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思想。中国“和平崛起”最重要的战略方针有三条:一是毫不动摇地锐意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二是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三是周到细致地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⑧以此战略为指导,中国的国际战略理念开始出现以下积极的变革:
  首先,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并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将之付诸实践,表明中国第三代领导人已经形成了合作安全和相互安全的新的安全思维。⑨其次,中国外交开始由内向性转向外向性,强调“有所作为”,积极主动寻求融入国际社会,以在亚洲“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地区大国和经济发展主发动机的新形象”。第三,构建区域全面合作的制度框架,加强地缘政治经济的塑造能力,以提高中国在东亚的战略能力和战略地位的逐步提高。第四,适当承担大国责任,提升大国形象。⑩
  中国伴随着国际战略调整而展现的新的外交战略“开始由主要为自己的发展利益服务的和平环境战略转向与世界谋求共同发展与安全的战略”,从而也必将要求中国开始注重发展自身的软实力外交战略。
  
  二、当前中国软实力外交战略的举措及目标
  
  中国的软实力外交战略是“和平崛起”的辅助战略,其具体举措和战略追求都是以中国在21世纪的顺利崛起为终极目标的。
  
  (一)中国软实力——静悄悄地崛起
  提起中国,很多人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西汉和隋唐。为什么呢?除了鼎盛的国力,可能还因为其灿烂的文化和辐射性极强的影响力。那时的中国,是真正的“天朝上国”,吸引着众多国家顶礼膜拜,并最终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但是,近代国力(硬实力)的衰落使得中国基本丧失了软实力的“培养基”,更谈不上软实力外交战略。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凭借着意识形态和以此为指导的外交政策,中国在一段时间内曾经积聚了一定的软实力,但很快在激进的“革命外交”年代消亡殆尽。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事务上,中国实行的是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的“低姿态”外交政策,在努力加入现存国际秩序的同时,埋头于内部经济建设。但这并没有妨碍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与日俱增,相反,一个崛起中的中国一方面已经高度融入世界体系,接受现存体系的规则,另一方面,它也已经根据自己的能力静悄悄地发展出了和美国不同的软实力。B11具体来说,中国的软实力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中国模式”、“中国特色”外交。
  1、“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实质上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B12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发展模式似乎在许多地区有了越来越大的魅力。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将中国模式视为榜样,并正在接受中国倡导的“消除贫困和保障生存权就是对人权最大的尊重”的理念,而美国主导的“没有民主自由,经济难以发展”、“人权高于主权”的理念正丧失市场。B13
  2、“中国特色”外交,包括多边主义、经济外交和睦邻政策。首先,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便一直是中国二十多年来的坚定不移的政策。尽管在早期,中国对多边主义并不熟悉,但却深信与国际接轨乃是中国的长远国家利益所在。近年来,中国不仅是多边主义的接受者,而且越来越成为多边主义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上海合作组织、“10+1”和“10+3”机制、朝核六方会谈等等都是相当成功的例子。B14其次,作为中国多边主义政策的核心,经济外交已经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刮目相看。最后,中国睦邻政策不仅体现在中国坚持以谈判方式解决和邻国存在着的纠纷(主要表现在领土纠纷上),而且还表现在中国与邻国共享发展的成果。
  3、“中国特色”文化。同内向型的日本文化不同,中国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中国在扩大文化影响力方面有着某种无与伦比的优势。几千年来,中国的耀眼光芒吸引着商人、使节、学者和教徒纷纷前来寻求财富、权力、教诲和灵感,而毛泽东之后的改革开放则进一步激发了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同时促使中国领导人扩大本国的文化影响力。B15
  
  (二)中国软实力外交战略举措及成就
  为了实现“和平崛起”,中国开始把外交影响力、文化魅力以及经济实力结合起来,开展自己的软实力外交。中国的软实力外交战略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有了雏形。第一,中国奉行“双赢”的国家关系。中国政府领导人强调北京将倾听其它各国的声音,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在奉行软实力外交时无视它国主权。第二,以与美国关系处于衰退阶段的国家为重点。在东南亚,这种现象在菲律宾和柬埔寨尤为明显,这些国家都将中国视为发展中国家潜在的理想模范。B16
  中国的软实力外交最初是以东南亚近邻为核心的,尤其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国在危机中保持人民币不贬值的举措赢得了东南亚国家的尊重和感激。以此为契机,中国开始大力促进其在东南亚的软实力。中国开始与东南亚国家强调“双赢”的双边关系,奉行贸易互惠,坚持主权高于人权,并且积极参与到多边组织当中,与东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如此,中国在东南亚大力传播其和平发展的理念,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举行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展览活动,在宣扬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在向世界表明中国的发展只会“结识各国,而非占领各国”。作为中国软实力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也大大增加了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除了邀请东南亚学者到中国学习,中国还组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和平队,即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Youth Volunteers),向包括老挝、缅甸等发展中国家派遣青年工作者。同时,中国还领导创立了非正式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峰会,以汇总东南亚各国高层的意见。总而言之,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发展迅速。
  近几年来,中国已将软实力影响范围扩大到了拉美、中亚和非洲。中国的拉美和非洲政策正在变得越来越积极。除了在国际舞台上孤立台湾的需要,拉美和非洲的市场以及资源对于中国的吸引力也是巨大的。同时,在发现“华盛顿共识”不能彻底消除贫困之后,许多拉美及非洲国家对于中国的国家主导型发展模式兴趣十足。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外交已开始有针对性地在非洲大陆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学习。
  中国的软实力外交到目前为止成效显著。英国广播公司去年对22个国家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要比美国更积极。随着中国各方面软实力的兴起,中国已经向世界展示了为什么说和平崛起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现实。中国加入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组织表明,一个崛起中的中国无意挑战现存世界秩序。而多边主义、经济外交和睦邻政策等等正有效保障着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和平崛起理论引导着中国对软实力的追寻,而软实力的发展正在逐渐充实着和平崛起理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平衡发展无疑向国际社会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一个崛起中的中国是负责任的,会在维持世界和平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17
  
  三、当前中国软实力外交战略的局限性
  
  中国实施的软实力外交战略目前正在向更广的范围推进,然而,在貌似顺利的实施过程中,中国的软实力外交战略
  仍受颇多局限。
  
  (一)中国软实力的局限性
  1、软实力以硬实力为基础。以中国的文化吸引力为例,中国现在全世界兴建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尤其是汉语。全球现在已经掀起一股汉语热,有媒体甚至预言汉语将在不久取代英语成为世界语言。但是,一种语言未来的前景还要依赖于这种语言所依附的国家的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经济实力是一种文化具有吸引力的坚强后盾。虽然目前中国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连年攀升,但是这种增长能否持续一直是不易不确定的因素。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所受挑战必然不会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的增加自己的硬实力恐怕也是中国面临的一大难题。
  2、资源配置不均、外交合理性令人担忧、工作缺乏连贯性是阻碍中国软实力有效实施的三大障碍。第一,如何恰到好处地利用各种软实力资源为外交政策服务始终是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文化吸引力而言,中国资源丰富,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让世人惊叹。但是,中国并不善于推销其文化产品。虽然带有“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比比皆是,但中国在文化产品的推销商却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甚至是韩国,这样给人的表象就是中国的文化缺乏吸引力,但实际却是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没有完全得到开发。其实,中华文化兼具人道精神和兼容性、先进性,“有高度、气度和保持前进的速度”B18。所谓的“北京共识”也存在缺陷,中国令人惊叹的经济增长速度靠的是辛苦勤劳而不是灵感妙计。官方统计数字显示,中国三分之二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没有研发活动,2004年三分之二的专利项目是由在华外企完成的。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模式在国内面临严峻的社会经济挑战:收入差距拉大、国家权力萎缩和贪污腐败盛行令人怀疑中国的发展和所谓的“北京共识”能否持续并具有长期吸引力。第二,外交合理性问题。中国与发展中世界的独裁者交好导致了合理性问题。正如奈所指出的,在信息时代最有可能施展软实力的是那些主导思想接近全球准则的国家,而全球准则如今强调自由开明、多元化和自治。合理性引起的担忧使中国即便在美国软实力式微的情况下也难以攻占道义高地。第三,外交政策不连贯。中国能否奉行连贯、调和的外交政策对于它在邻国当中乃至全球范围内展现一个善良宽厚、富有魅力的形象至关重要。然而,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北京往往背负着历史重担,并受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干扰。即使在美国的威信不断下降之际,中国也未能在自由民主国家取得重大收获,原因也在于其外交政策的连贯性存在问题。
  
  (二)对象国的态度。
  中国需要恰当地实施其软实力战略。如果当地人把中国的软实力看作是破坏他们自由和社会福利的因素,那么中国在海外的大公司就不可能成为有竞争力的国际公司。相反,中国的企业会连带被加上某种罪名,就像加在美国公司如麦当劳上的罪名一样,不过麦当劳起码还能动用巨大的广告预算来消除美国在世界上的糟糕形象的影响。
  中国迫切希望避免中国的公司面临西方公司所面临的那种安全威胁,但是事情已经开始发生了。虽然中国最近答应向尼日利亚提供40亿美元的新投资,但武装分子已经警告北京远离尼日尔三角洲,因为他们认为石油公司正在破坏河流,而中国公司可能在制造环境污染。
  中国应该仔细审视其日渐增强的软实力。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活动家、政客、作家及其他舆论领导者也表达了他们的担忧,认为北京对他们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会扼杀国内的政治变革,虽然他们同时也希望北京能利用它的外交影响力遏制亚洲最危险的国家。B19
  
  (三)国际体系及大国的制约
  今天,世界各国日益形成的共识是: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单凭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拼斗,已经难以赢得各国尊重。独创的、传统的、与自然协调的人文力量将更加受到世界各国青睐。中国必须认识到,在世界体系内地位上移的最重要条件,是顺应生存和发展逻辑的压力,形成并加强学习和自我改造的能力,抓住历史机遇发奋振兴,扭转依附,甚或成为带动历史的领先力量。B20而当今中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能否成功利用好这一机遇,克服挑战,对于中国21世纪的前途命运生死攸关。而只有中国崛起,中国文化“软影响”的格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汉语热才意味着汉语真正赢得了充分的国际化地位,从而具有绵绵不绝的生命力和对国家利益的创造力。B21
  美国作为软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在反恐战争之后软实力遭到重创。在很多美国政客看来,中国正是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软实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是以美国的软实力下降为代价的。同时,中国的软实力战略是“和平崛起”的辅助战略,作为世界上唯一的霸权国,美国当然不会轻易容忍中国的崛起,必然会是以遏制的一手,作为崛起重要战略的软实力外交必然不会幸免。
  而中国的周边国家也不会感到轻松。尽管中国的汉语推广才刚刚起步,日本这个亚洲传统强国却感受到了压力。2005年,日本内阁下辖的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发表了一份《推进日本品牌战略》的研究报告,呼吁国民要大力向世界介绍日本的“魅力”,通过增强日本在世界的“软实力”来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2007年1月初,日本政府又宣布将在海外加强推广日语,并计划于数年内在世界增建至少100个日语中心。印度政府还没有设置类似孔子学院这样的专门机构来推广印度的语言文化,但是一些媒体和学者也开始倡导印度政府学习中国的经验,设立类似“甘地学院”之类的机构。B22
  
  (四)软实力自身的限制。
  首先,在对于软实力的界定上,许多学者就认为仿效和吸引根本算不上软实力。而奈则认为那些“仅将力量定义为深思熟虑的指挥和控制行为的批评家们忽略了力量的第二个或者‘结构’上的层面——不易威胁或这里又迫使他人改变行为而如愿以偿的能力。”B23
  其次,软实力并不能都产生所希望的结果。所有的软力量都依赖于背景——谁与谁在什么情况下相关——但软实力较之硬实力更依赖于权势者及接受者的意愿。此外,“吸引力通常具有矿散漫效应,产生的是一般性的影响,而非某种具体易测的行为”。[1]
  第三,尽管软力量有时对具体目标有直接影响,但这更可能对国家寻求的整体目标造成影响。[2]当今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外,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任何国家的软实力都像信用一样,蓄积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丧失则很快。[3]
  因此,尽管中国的软实力与日俱增且运用得卓有成效,但它尚未形成一个理想的软实力资源组合来实现其外交政策巨标。外交政策日益具有世界性、日益充满自信,政治制度却封闭刻板,两者之间的差距造成了软实力三大支柱之间的不平衡,这三大支柱就是:文化吸引力、国内价值观念和政策所树立的榜样、外交政策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北京在施展软实力过程巾的合理性和连贯性问题也是由软实力资源的这种不平衡引起的。由于外交政策目标和尚不完善的软实力资源之间常常发生冲突,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全球领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我们应当预见中国的软实力资源在今后几年中会越来越丰富。随着中国的软实力增强,它给国际社会出了一道有趣的难题。中短期内大国、尤其是华盛顿如何处理这一难题将对东亚乃至全世界的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制订新的遏制政策来阻止中国崛起是不切实际的。[4]
  [注释]
  
  ①[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②Joseph Nye,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0.), p.188.
  ③[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④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0页。
  ⑤Joshua Kurlantzick, “China Buys the Soft Sell”,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15, 2006.
  ⑥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5-207页。
  ⑦门洪华:《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转引自李而炳主编:《21世纪前期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202页。
  ⑧郑必坚:《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学习时报》,2003年11月7日。
  ⑨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1页。
  ⑩关于中国国际战略理念的变革参考了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7-211页。
  B11[新加坡]郑永年:《中国软实力悄然崛起》,新华网,2005年1月20日。http://business.sohu.com/20050120/n224039269.shtml.
  B12关于“中国模式”的具体特征、全球瞩目程度以及国际关系相关思想流派对中国模式的看法,详见俞可平:《“中国模式”:经验与鉴戒》,《新华文摘》,2005年第22期;马丁•哈特•兰兹伯格(Martin Hart-Landsberg)、保罗?伯克特(Paul Brukett)著,庄俊举译:《解读中国模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2期。
  B13江雪晴:《世界评说中国软实力——我专家认为,中国软实力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沾沾自喜的程度》,《环球时报》,2006年6月2日。
  B14[新加坡]郑永年:《中国软实力悄然崛起》,新华网,2005年1月20日。http://business.sohu.com/20050120/n224039269.shtml.
  B15[美]贝茨•吉尔、黄岩钟:《中国“软实力”的源泉和局限》,2006年11月2日。http://news.phoenixtv.com/opinion/200611/1102_23_27373.shtml.
  B16Joshua Kurlantzick, “China’s Charm: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 Policy Brief Published by the Carnegie Endowment, No. 47, June 2006, pp.2-3.
  B17[新加坡]郑永年:《中国软实力悄然崛起》,新华网,2005年1月20日。http://business.sohu.com/20050120/n224039269.shtml.
  B18马晶:《软实力重在文化磁力:孔子学院背后的国际较量》,《新京报》,2007年1月14日。
  B19Joshua Kurlantzick , “China Buys the Soft Sell”,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15, 2006.
  B20时殷弘、宋德星:《21世纪前期中国国际态度、外交哲学和根本战略思考》,《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1期。
  B21马晶:《软实力重在文化磁力:孔子学院背后的国际较量》,《新京报》,2007年1月14日。
  B22马晶:《软实力重在文化磁力:孔子学院背后的国际较量》,《新京报》,2007年1月14日。
  B23[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参考文献]
  [1] [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2] [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3] 江雪晴:《世界评说中国软实力——我专家认为,中国软实力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沾沾自喜的程度》,《环球时报》,2006年6月2日。
  [4][美]贝茨•吉尔、黄岩钟:《中国“软实力”的源泉和局限》,2006年11月2日。http://news.phoenixtv.com/opinion/200611/1102_23_27373.shtml.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李颖,供职于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摘 要:  要素主义教育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度占据了教育领域的统治地位。而这样的一个课程理论,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代表人物又是如何?哲学基础是什么?它又有着怎样的课程观呢?本文依据这样的思路,结合大量的文献,对这些问题做了简要地概述,并在文章最后分析了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
期刊
[作者简介]  蒋清华,法学硕士,中南大学法学院教师。  (中南大学法学院,湖南 长沙410083)    摘 要:  高校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第一要务,让学生真正成为大学的主人,充分尊重和保障学生权益,切实关注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高校以学生为本,具有教育学、政策上和法律上的依据。高校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基本举措有二:在教学领域强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监督权;在学生管
期刊
[作者简介]  朱景林,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学校教学管理。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403)    摘 要: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造型》课程于2003年被评为江西省精品课程,现正将其锻造为国家精品课程。文章通过分析精品课程《陶瓷造型》的建设,目的在于了解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所在,对完善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精品
期刊
[作者简介]  熊欣,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湖南文理学院语言教学中心,湖南 常德415000)    摘 要:  英语和汉语习语,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练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它指的不仅仅是固定短语和谚语,还包括一些俗语(colloquialism)和俚语(slang)。本文将采用对比分析法,从习语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生活
期刊
摘 要:基于心率变异性指标研究视障滑雪运动员对竞技状态的适应特点。采用实验法对42名滑雪项目的高级运动员进行分组,其中:由23名视障滑雪运动员组成实验组;19名无视障的俄罗斯国家队滑雪运动员组成对照组。实验过程:分析安静时和训练大周期准备期运动员身体负荷测试时的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表明,依据心率变异性指标,视障滑雪运动员对竞技状态的适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高的生理学指标“值”。在安静时视障滑雪运
期刊
摘 要:为完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青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测试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进行研究。结果:1)最为重要的是快速伸缩复合能力,其中下肢评价指标以立定跳远最为便捷合理,上肢评价指标则以引体向上最具综合性;2)直线和多方向加速能力以20次持拍四角变向移动为主要评价指标;3)能量系统发展板块以1 500次双摇跳绳作为
期刊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法,梳理体育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2006—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进行计量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体育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不存在短期均衡关系,体育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单向和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基于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产
期刊
摘要:从发展大学生竞技运动的视角,为竞技俱乐部的结构,以及体育教研室和竞技俱乐部活动的整合提供理论依据。使用分析、合成、模拟和归纳教育经验,教育学观察等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结果编制控制学校竞技俱乐部的结构模式。指出俱乐部的活动可以按2个关键方向进行:群众性竞技运动和大学生高成绩竞技运动。以不同的态度对待竞技俱乐部在大学结构中的地位,如果竞技俱乐部是单独的结构组成部分,将它的活动整合到体育教研室的工作
期刊
【专家点评】文章探讨了优秀短距离游泳运动员赛前中周期的专项训练。研究采用传统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对比方法,过程实用而不复杂。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有2个问题需要解读。第一,关于“中周期”。在经典运动训练理论中,中周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周期单位,而是训练大周期框架内由若干个小周期组成的中级周期单位。我国的运动训练学教科书中没有“中周期”概念。在某些文章中时而见到把持续时间在1个月左右的
期刊
【专家点评】论文作者勒·伊·鲁贝舍娃是教育学博士、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教授,同时也是俄罗斯著名的体育期刊《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总编辑。《体育理论与实践》杂志创刊于1925年,今年是创刊95周年。本文是勒·伊·鲁贝舍娃为《体育理论与实践》95周年刊庆所撰写。《体育理论与实践》杂志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为传播前苏联运动训练理论,开展体育学术讨论,引领俄罗斯体育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9年前《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